青岛新闻网1月22日讯(记者 于泓)如何办好一所名校?这是校长关心的问题,也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日前,全国知名教育家,原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校长,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十大人气校长”叶翠微在参加由青岛新闻网主办的“2017青岛教育总评榜颁奖典礼”时,以“名校发展的逻辑”为题,分享了他对于高中教育的认识。
叶翠微在分享中谈到,从民族发展来看,我们已经形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群和学校群,换句话说,在规模方面我们已经走到了极致,基于这点事实,我们不禁反思,一个大国、一个强国的教育难道仅仅要依靠数量来支持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希望学校的办学水平可以得到不断的提升,让一所学校,从普通学校走向知名学校校,从知名学校走向真正的名校。”在叶翠微看来,名校的发展有着内在的逻辑可循,他把这个逻辑总结为六个关键词——创新、平台、课程、师资、校品、国际化。
创造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名校之名,如果没有创造和创新它是走不远的。”在叶翠微看来,现在的教育存在着一种悖论,即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来应对未来的挑战,而要打破这种固有的思路,有两点非常关键,一是基于“未来”、二是要基于“开放”。
基于未来,就是要求校长必须认识到教育发展的紧迫性,尽量多地参加各种学术性的论坛,来提升自身的视角和认知,使自己不断地处在学习中,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形成全校关注“未来”、重视“创新”的氛围。
而谈到开放,叶翠微给出的建议是:校长应该把自己的门打开让老师能够走进去,“多开门,少开会”,一所学校,要保证自己的创新活力,必须保持一种“大进大出”的状态,形成一种“活”的氛围,通过这种校长和老师思想上的交流,来过滤掉日常教学、行政中的陋习。
给学生一个好玩的平台
叶翠微在分享中谈到,学校就是一个平台,为了这个平台,我们动辄投资上亿元来建设,同时整合社会资源来服务学校这个平台,但好的平台并不等于好的应用,如何用好学校的平台,才是真正考验校长水平的地方。
在叶翠微看来,要用好校园平台,无非两点:一是要认清谁是平台的主人,二是要保证学校平台“好玩”。
“学生是学校平台的主人,这是我一直强调的。”叶翠微说,在他过去执掌杭州二中期间,他看重的是学生校园里有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演讲、第一次实验、第一次竞技,这些是学生最宝贵的经历,也是学校平台应该为学生提供的,同时,一个好的平台,也是要允许学生犯错的平台,只有学生在校园里多犯错,未来才能在走出校园之后少犯错。
“我们的平台一定要让学生觉得好玩儿。”叶翠微在分享中谈到,学校平台要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让学生们看到最新、最齐的科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科研的动力,让学校搭建的平台真正的能为学生所用。
多样化的课程是未来的趋势
对很多高中学校来说,由新高考引发的课程改革是现阶段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叶翠微在论坛上谈到,纵观国内课程改革不难发现一种新的趋势——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选修课的比重在很多省份已经从制度上得到了保证,那么对于一所要成为名校的学校来说,它未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课程水准不断提升的同时增加课程的丰富性。
“2006年一次对华盛顿高中的考察让我震惊。”叶翠微说,一所华盛顿名校仅有300多名学生,但是选修课种类可以达到700多门,如此丰富的课程设置国内罕见。
“而发展选修课程也要把握住方向。”叶翠微认为,未来人工智能、艺术教育、项目学习、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各校选修课建设的一个发力方向,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来培养出富有个性、创造力的人才。
让一个名师带出一群名师
名师成就名校,作为全国名校长叶翠微认为名师对于学校来说非常重要,但目前各校发展名师的路上还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挑战,客观来讲,目前国内高中老师的收入并不算高,这种物质上的制约确实影响了高中教师的发展;与之相对的,在主观层面上,决定一所学校是否能够成为名校,如何利用现有的师资是关键。
在叶翠微看来,再小的学校也一定有它的“名师”、“牛人”,而如何利用好名师个人的力量,把名师打造成名师群,由个人的名师资源向名师集体转化,是校长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注“校品”建设让学生走向世界
“一所好的学校,要有自己的校品。”叶翠微说,所谓“校品”就是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积累,以及学校精神的结晶,这是一种可以影响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是评判一所学校优劣的指标之一。
“国际化教育也是近年来各校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我看来,我们现阶段的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推出去。”叶翠微说,国内的国际化教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送学生留学,去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二是教学引进,把国外好的教育理念教学资源引进到我们的课堂,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未来我们的名校应该要把自己的学生推向世界,而与最初的走出去不同,未来我们的学生要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同台竞技,在杭州二中担任校长期间,叶翠微带领的学生频频在国际赛事上获奖,这也印证了叶翠微让学生走出去的名校思维。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