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青岛新闻> > 正文

快去打卡 探访青岛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来源:爱青岛 作者: | 责任编辑: 2018-01-31 06:03:47

“博物馆原来这么好看,你去过几个?”

“节目里的这些国宝你都亲眼见过吗?”……

随着被称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的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的走红,原本高冷的博物馆们也一改往日的枯燥严肃,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旅游“打卡目的地”。

2017年,据市文物局统计,青岛市已经注册登记的博物馆和纪念馆为73处。青岛这些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有很多杰出的宝物:如青岛市博物馆的北魏石佛像、明万历《道藏》、宋代钧窑鼓式洗,即墨市博物馆的宋版《妙法莲华经》、汉“诸国侯印”,莱西市博物馆的西汉木偶人等,都是珍品。让我们走进这些青岛本地的博物馆,看看这些镇馆之宝。

青岛市博物馆

北魏“丈八佛”:险被日本人偷走

两尊大佛神态宁静,身姿飘逸,造型优美,佛像身高各有一丈八尺(约6米),俗称“丈八佛”,每尊佛像重约30吨,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大佛头做高髻,面含微笑,赤足立于莲花座上,莲花瓣下置四方形须弥座,座的前后刻有许多小佛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杰出之作。

佛像应该有4尊,2尊大的,2尊小的,原来安放在淄博市临淄龙泉寺内。1928年日军入侵山东时,日本人曾两次预谋将佛像盗回日本,当时正逢济南“五三”惨案之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日本侵略者迫于形势,未敢将这批文物盗走,只将两尊小石像的头盗走,其余用草绳缠裹的石佛和石碑一直躺卧在淄河店车站,1930年青岛四方机厂原厂长栾宝德亲自调拨专列将这批石造像和石碑从淄河店车站运至青岛,安放于当时的四方公园内。

北宋钧窑乳钉鼓式洗:喂鸡用过

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镇馆之宝是北宋时期钧窑的瓷器乳钉鼓式洗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件北宋钧窑乳钉鼓式洗传世量极少,目前发现的不足5件。

据介绍,1962年,在当时的青岛市文物商店工作的张廷臣经常和同事去区、县、村蹲点,抢救社会上的零散文物。一天他发现一户农民家盛鸡食的器物好像是件瓷器洗子,便进门边与农妇搭话边观察那件瓷器。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后,他断定那件瓷器是件宋钧窑洗子。农妇见他喜欢就说:“这件东西没什么用处,俺看着它又矮又厚又重,喂鸡很稳当,大哥这么喜欢,一定有用处,就送给你吧。”张廷臣以5元钱买回了这件瓷器洗子。后来这件洗子经专家鉴定后,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明万历《道藏》:全国仅两部

《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总称,不仅包括道教教义,还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化学、数学、医学和体育等内容,明朝修订的《道藏》,全国只有两部完整的,一部藏于北京白云观,另一部则藏于崂山太清宫。

在崂山太清宫三清殿正殿神像两侧设有6个乌木大柜,《道藏》即放在大柜内的乌木抽屉里,每个抽屉内放三函,共计4516册。这部《道藏》能够保存得如此完整还要得益于太清宫的道士们。他们总结出了一整套按季节、按一定操作规程来对经卷进行防潮、防虫蛀的措施。

青岛消防博物馆

消防老爷车

青岛消防博物馆是全国首家消防主题博物馆,博物馆内部展厅装饰全部以消防车、消防栓、消防水枪等消防器材装备外型为基础设计的。

在展厅内,一辆1953年从德国引进的MAGIRUS(马基路斯)云梯消防车模型,是消防博物馆最为珍贵的藏品之一,它是新中国进口最早的消防车辆,也是当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消防车辆装备。据介绍,这辆车主要用于高层救人抢险,实际车长12米,宽2.5米,高3.3米,配有风冷式发动机,输出功率达到175马力,云梯最高可升到47米。该型云梯车目前在世界上仅有两辆,但能够正常发动行驶的只有青岛这一辆。因为车体太大无法在展厅内完整展示,目前存放在北岭的战勤保障大队。

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

文房砚台

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自2007年开始筹建,从2012年6月起正式面向学院师生和社会公众全天开放。青岛黄海学院博物馆尤以文房砚台方面的收藏最有特色,中华古砚馆为目前国内博物馆中为数不多的几家以砚文化为主题的场馆,古砚陈列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形制和石质的众多方古代砚台。年代上起西汉,下迄民国,乃至文革,多为传世文物。这些收藏能够全方位展现中国砚文化的发展概貌。

青岛贝壳博物馆

龙宫翁戎螺价值600万

博物馆展示了4260余种奇形怪状、五彩斑斓的贝壳标本,这些标本“籍贯”遍及四大洋60多个国家,它们组成了一个充满海味和童趣的奇幻王国。这座博物馆是青岛一名贝壳收藏“发烧友”收集37年的成果,规模位居亚洲第二、中国第一。

龙宫翁戎螺是青岛贝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海、台湾、钓鱼岛及印度洋和日本等沿海,栖息在80——200米深海,龙宫翁戎螺是“翁戎螺”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直径约10——23厘米,青岛贝壳博物馆展出的龙宫翁戎螺直径为22厘米,价值600万人民币。“龙宫翁戎螺”一直被誉为“海洋中的活化石”,生物学家们曾对照5.7亿年前的化石研究发现,龙宫翁戎螺与它的祖先几乎一模一样,历经数亿年未灭绝、不变种,在浩繁的生物世界里,实属罕见。目前,在全球各博物馆和贝类收藏家手中仅存300只左右。

邮电博物馆

1905年爱立信公司生产的壁挂式磁石电话机

1905年生产的爱立信壁挂式磁石电话机,形状颇似哥特式教堂,它是20世纪初德国对青殖民统治时期总督府和德国军队使用过的话机机型,目前全世界仅存不到10部,属于名贵古董级老电话。

青岛纺织博物馆

元宝石

在青岛纺织博物馆珍藏着清朝末年间的“元宝石”,该器具因其形状神似元宝而得名。在手工作坊时代,元宝石是用于碾整染布成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该元宝石是从民间征集的,收藏者的旧邻在1905年以前经营一家印染小作坊,几经搬迁一直不忍舍弃,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

青岛啤酒博物馆

被称为“爷爷电机”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西门子电机

在青岛啤酒博物馆珍藏着一台历史悠久的电机。据介绍这台老电机由德国西门子公司在1896年制造,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现今存有的最古老的一台电机,通过电机转动带动糖化设备工作,青岛啤酒厂1903年建厂之初,这台电机就在糖化车间默默运转,一直到1995年才退役,被称作青岛啤酒厂的“镇厂之宝”。

在历代啤酒厂工人呵护下,老电机几乎从未出现过故障,现在如果通上电,它们仍能够轰隆隆地转动起来。西门子公司得知青岛啤酒厂里有一台自己生产的百年电机至今仍在使用,多次派人来参观、拍照甚至保养维护,这台电机的照片和故事还被制作成“西门子携手中国140年”广告放在了公司官网,不仅成为双方共同的骄傲,还使双方结下了友谊。

莱西市博物馆

机关木偶之祖:大木偶

在莱西,对戏曲文化产生较大而直接影响的当推木偶艺术。近世莱西的木偶艺术异常发达,堪称木偶艺术之乡,特别是莱西乃中国木偶艺术的发源地。1978年,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了一件大木偶和一批小木偶,其中大木偶可立、可坐、可跪、可卧,至今仍属考古发掘所仅见,被视为机关木偶之祖,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大木偶高193厘米,共由13块木制部件构成,各个结合部位均采用卯隼法连接,立、坐、跪、卧自如,腹部横木上和两条大腿根处还钻有许多小孔,头部雕刻刀法明快,口眼鼻耳清晰,整体上身躯伟岸,神态威严。岱墅木偶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或许仅限于“丧家乐”但却开了木偶表演艺术的先河,后世大为发达的各类木偶戏应该就是沿袭岱墅木偶的路子发展下来的。

胶南市博物馆

来自秦朝的瓦当

胶南市博物馆馆藏有一件秦朝时的瓦当,是胶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于1982年3月在琅琊台出土。据胶南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件琅琊台瓦当是秦始皇修筑琅琊台时烧制的专用瓦当,制作细致,古拙朴茂,是研究秦代建筑和书法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1986年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介绍,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文字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平度市博物馆

首次使用龟趺的汉碑

平度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东汉的王舍人碑,于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公元183年)立,1982年冬在灰埠镇侯家村出土。碑文上部残缺,现残高110厘米,宽78厘米,厚21厘米,碑文隶书计12行。王舍人碑的奇特之处在于在能够见到的汉碑中首次使用了龟趺。汉碑的碑趺一般作长方形,使用龟趺则较为少见,在王舍人碑前仅有四川的樊敏碑。据平度市博物馆馆长崔传富介绍,从残存篆字及汉人题额惯例推测,碑主王君,为汉舍人,专家推测此王舍人为灵台待诏之一,为太吏令属官。

即墨市博物馆

《妙法莲华经》:金绘银书

即墨市博物馆馆藏的《妙法莲华经》成书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与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同年,是最早用金银写成的经书之一。

《妙法莲华经》被人们历代传抄不穷,但是即墨市博物馆的《妙法莲华经》却有特别之处,首先,抄写这部经卷采用的纸张,是我们当今能够看到的最早和最好的书写用纸——宋代精制的磁青纸。其次,作为最早用金银写成的经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经文皆为楷体,浑厚庄重,呈颜柳风格,为宋代书法精品,经卷以金绘佛像、银书经文,且经名及菩萨、如来、世尊诸佛等名亦皆用金书写。

汉代金印:留下历史谜团

即墨市博物馆还馆藏有一方古旧的金质龟钮正方形刻印,一般人读这方金印刻字会读成“诸侯国印”,但实际上是“诸国侯印”,印面凿刻白文篆书,阴文篆书“诸国侯印”,四字端正清晰可辨,布局严谨。龟纽背部隆起,龟首向前探出,四肢外伸呈站立状,龟尾内收,印文与形制带有明显的汉代风格,是国家一级文物。

据介绍,这方汉印1979年秋出土于汉代皋虞县故地(今王村镇)的小桥村附近。按说,被分封的诸侯都有这样的金印,是一方诸侯权力的象征,而一般诸侯封地都会见诸于史书,但是即墨的地方史料及《山东古国考》中,都没有此次分封的明确记载,仅在《山东古国考》中记载,商周时期有拟姓“诸国”,但此印到底是拟姓“诸国”的侯国印玺还是别的诸侯的侯印却一直没有考证出来,给历史研究者留下了一道谜题。

【爱青岛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来源:青报网、青岛早报】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