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4月30日讯(记者 陈志伟)他,19岁从技校毕业后,他就干起了工程车检修工的工作,一干就是23年。他,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刻苦钻研,即使一个螺丝帽松动了,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很快,他从一名普通检修工,迅速成长为青岛首席技师。他,就是青岛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车辆部的工程车检修工尹星。
工作20多年来,尹星大胆实践、领先一步的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始终尽职尽责、甘于奉献,逐步锻炼成长为技术高超的高技能人才。
励精求治、研无止境,做设备技术创新的带头人
2015年12月16日,伴随着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的开通运营,标志着岛城已经步入地铁时代。作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首条开通的地铁,这条线凝聚着几代地铁人的梦想。地铁的建设与运营,需要无数人倾注真情与心血,需要每一名员工无私默默的付出。尹星年已不惑,学起业务理论不输任何一名年轻人;他言语不多,在疑难故障面前眼睛发亮;他喜欢较真,在技术标准面前“认死理、不变通”。
近年来,他积极参与重大设备改造及专用设备制造,主导实施2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参与完成的科技创新项目《运行监控系统在青岛地铁工程车的应用研究》,实现“科技保安全”目标,填补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轨道车安全防护设备的空白,在行业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港铁深圳公司、上海申通集团等多家业内公司的关注。此外自主设计了实用却无处购买的工装,增强作业安全性,也提升了工作效率,“传动轴拆卸工装”设计方便了作业,提高镟轮作业的安全性;“工程车钩舌分解工装”通过液压小车代替人工拆装,降低了劳动强度,杜绝了人的伤害。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是一名技术工人基本的职业道德。在平凡的岗位上,立足本职,刻苦钻研技术,提高技能为公司多做贡献,也使个人价值得以实现。针对地铁车辆和工艺设备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以及一线检修中在技术和工装上存在的短板,在工艺改善、先进操作法总结提炼、积极发挥自身技术特点,并总结提炼了4项先进工作法,年可转化效益180余万元;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年创效益90余万元。
3号线北段试运行前夕,重型轨道车马上要开展正线作业任务,此时整车失去制动能力无法运动,离作业只有不到一个小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推迟试运行时间。尹星赶忙到现场进行故障处理,不到30分钟就处理好故障,保证工程车正点使用。
务实笃行、矢志有成,做员工技能提升的领路人
2016年,结合地铁运营检修工作实际,尹星承担起牵头搭建技师工作站的重任。
万事开头难,搭建技师工作站在公司内是首创,没有样板可以借鉴,没有规章可以执行,只有从零开始、摸索前行。他一方面向先进单位学习,制定搭建方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验优势,积极推进技师工作站全面搭建。短短半年时间,工作站搭建初步成型,组织实施了钳工基础技能实训、技师讲堂和“微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技术攻关项目也陆续展开,技师工作站已成为车辆部推动检修生产,促进人员素质提升又一靓丽的品牌。
2018年2月青岛地铁集团尹星技师工作站成立,尹星作为领办人,同时组织申报了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目前,工作站已入围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并公示完毕。
自工作站成立以来,共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活动78多次,965人次受训,为公司节约各类培训费用近20余万元。积极同年轻的同事一起交流,帮助他们分析生产中遇到各类检修难题,提升他们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撰写故障分析报告,在技师工作站QQ群里予以发布,增进同大家的交流共享,促进了年轻员工业务技能的提升。多名徒弟因工作业绩突出,也取得诸多荣誉。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