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农民发明家”和他的“上合朋友圈”(视频)

2018-06-08 19:25 作者:任俊峰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农民发明家李志敏。

青岛新闻网6月8日讯(记者 任俊峰 张力伟)这两天,随着上合峰会的临近,青岛璐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敏特别忙,来自各国的客商纷至沓来,让他有些应接不暇,“明天还有一批印度的客户要过来;另外有一批货,客户等急了,马上要发走。”李志敏说。

近年来,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城市,青岛不断加强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经贸往来,在这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搭上了“快车”。六年前,李志敏成功研发出了辣椒剪把机,这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发明家”,并成功敲开了国际市场。

李志敏和他发明的辣椒剪把机。

创业维艰 他花六年时间研制出辣椒剪把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辣椒出口国之一,胶州则是全国最大的辣椒加工出口集散地,每年大量的辣椒在这里被加工成成品,运往世界各地。

2006年之前,李志敏还是胶州一名普通的辣椒商人,那时,他所在的胶莱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辣椒在出口前,需要经过一道特殊的工序,那就是用剪刀将辣椒的“长把”剪掉,然后才能制作成成品对外出售。

别小看这道工序,技术含量不高,但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每到旺季,很多辣椒企业都在招人,人工费很高不说,合用的人还很难招到,这成为当地企业的一大“心病”。

如何低成本地把辣椒把剪掉,成为李志敏的心事。

那时候,从小喜欢研究机械的李志敏突发奇想:能不能研究一种机器,代替人工为辣椒剪“把”?

小时候,因为家里生活困难,李志敏只上过七天初中,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机械的热爱。工作之余,他对机械的钻研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

这一次,李志敏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动剪把机研究出来,把工人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

都说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但有时候,明知是机会,真要抓住这个机会,需要经历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艰辛。

在搞研发之前,李志敏的家庭还算不错,那时候他已经在镇中心盖了一栋两层的门头房,家里吃穿不愁,但是自从开始“鼓捣”剪把机,他的生活水准便“急转直下”,家中几乎所有积蓄都被他投入到了研发之中。为了省钱,李志敏尽量选用二手的材料,厂房也是临时借用村里的闲置房屋,能自己干的活尽量自己干,曾经为了节约运输成本,他骑着摩托车,右肩扛着三根铁管,从30公里外的胶州赶回了家,肩头上也留下了让他刻骨铭心的三道红印。

刚有发明辣椒剪把机这个想法的时候,李志敏觉得这事儿应该不难,因为辣椒剪把机跟男士的剃须刀是一个道理,就是外边一个罩,里边加上刀片,胡子进来以后削掉就可以了,辣椒把也是这个道理。然而一次次的失败,让他体验到了创新的艰难。

随着投入的增加,他的经济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有一次过年,李志敏因为借了亲戚三百块钱无力偿还,被亲戚堵着门要了整整一天。此时,村里的人包括家人,对他的“固执”和“怪异”也越来越不理解,很多人在背后嘲笑他“神经病”。用李志敏的话说,曾经有个阶段,他甚至想跳楼自杀,但是一想到自己住在二楼,李志敏诙谐地笑了,“既然摔不死,就要继续干下去。”他给自己定了最后期限,如果45岁还没做出来,就再也不做了。同时,他还用女儿的名字给机器命名,就是想把机器当孩子一样去培养,也给自己加油鼓劲。

“辣椒去把”看似简单,但一旦设计稍有偏差,就会前功尽弃。

用机器给辣椒剪把绝对是个“技术活”,一旦设计有偏差,不但把剪不干净,辣椒也会被破坏,对机械原理有弄不懂的地方,李志敏就骑着摩托车出门学习,每一次的失败,他都认真总结经验。

终于,经过六年时间的研发,在反复的失败和试验之后,2012年,李志敏的第一台辣椒剪把机研制成功了,尽管剪出的辣椒成品率还有待提升,但是毕竟见到了“曙光”。

机缘巧合 李志敏登上央视舞台

正当李志敏发愁怎么把自己的剪把机卖出去的时候,有一天,正在车间里忙活的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这个来自北京的号码让他感觉有些陌生。一开始,他还以为对方是搞推销的。

“你是谁?我不认识北京的人。”而电话那头的人自称是“编导”。原来,李志敏的发明引起了央视10套“我爱发明”栏目的注意,对此,李志敏有些为难,他告诉编导,自己没有钱做广告,而编导在电话中告诉他,节目是免费的。

经过几天的录制,李志敏的辣椒剪把机在央视播出,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自从节目播出后,他就不断接到了国外客商的电话。“我记得第一位大客户是印度的,他对我说央视都播出你的产品了,一定错不了。”李志敏清晰记得,那个客户定制了4台机器,这让他成功挖到了“第一桶金”。

李志敏发明的辣椒剪把机,一天能处理1.2万斤辣椒。

有了钱之后,李志敏更是将所有的资金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研发之中,他不断推陈出新,针对东南亚、俄罗斯等国辣椒的品种,研发能适应不同形状辣椒的剪把机。

他发明的辣椒剪把机,一天能处理1.2万斤辣椒,相当于100个人的工作量,而且成功率都在95%以上。

目前,李志敏的剪把机已经远销印度、墨西哥、越南、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在国内,李志敏的机器也很受欢迎,很多客商在使用了剪把机后,运转效率大幅提升,同时也节省了日益增加的人工费用。

目前,他的产品占据了整个行业90%以上的市场,拥有六项专利技术。

李志敏用女儿名字命名的“璐璐辣椒去把机”。

感恩上合 李志敏要做辣椒加工“世界第一”

“这台机器已经订出去了,马上装船从黄岛出发去非洲。”6月6日,站在青岛璐璐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院子里,李志敏指着一台即将装车的机器告诉记者。

他说,自从国家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他的订单量大大增加,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客户的电话,再加上青岛独特的空港交通优势,两年来,公司的业绩呈10倍规模的增长速度。

辣椒去把机成品。

值得一提的是,胶州当地政府也给予了辣椒产业巨大的扶持。目前,总投资额达60亿元的“辣椒小镇”已经开工建设。

胶莱镇将借助胶州辣椒产业发展之力,围绕辣椒及衍生产品,发展辣椒调味品仓储物流、现货期货交易、创业研发、文化创意和总部基地等产业,以辣椒产业为龙头,多元调味品为发展方向,产业服务为主要功能,文化旅游为吸引力,发展建设中国首个辣椒特色小镇。

同时,胶州市正积极与新疆商务厅沟通,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大力构建规模化、专业化的援疆现代物流产业园板块。

借助产业发展的东风,李志敏的生意前景一片光明。

李志敏研发的葱姜收获机。

上合峰会即将在青岛举行,参会的国家,大部分都是李志敏的业务关联国。最近,很多印度的客户借着上合峰会的契机,来李志敏的工厂里参观,“他们首先对我表达感谢,因为剪辣椒在印度是一项很传统同时又很辛苦的工作,而剪把机彻底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另外,这些客户还对李志敏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希望他能在其他品类上也有类似的创新和发明。“感谢国家的政策,感谢上合峰会,能让我这样的农民企业也有走出去的机会,对于客户的期望,我感觉责任更重了,同时也更有信心了。”李志敏说。

未来,李志敏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造一条从种植、采摘到深加工、脱帽、切丝,覆盖全流程的完整产业链。如今,自走式收辣椒机器、辣椒脱帽机很快就要投放市场。同时,他还要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软件的研发,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李志敏说,只要有辣椒的地方,就要有他的辣椒剪把机,他要成为这个领域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为中国“智造”争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