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明日立秋 秋老虎发威也能热死人 好在早晚要凉快了

2018-08-06 14:27 作者:任俊峰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立秋之后,虽然“秋老虎”还会发威,但随着湿度下降,人体的感受会舒服很多。

青岛新闻网8月6日讯(记者 任俊峰)明天,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就要来到了,青岛最难熬的酷暑时节即将成为过去。不过,按照以往经验,立秋后还会有“一伏”,天气要继续热上一阵,要知道青岛的“秋老虎”也是很有名的。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的意思。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凉风至”的意思是: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白露生”的意思是: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寒蝉鸣”的意思是: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据记载,在宋朝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秋高气爽的时节很快要来到了。

进入立秋时节,天气仍然很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民间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谚语,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俗语称“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即在于此。

此外,秋的含义,还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青岛市气象台专家介绍说,“立秋”过后,还处在“三伏天”当中,炎热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按照往年的规律,往往在“立秋”节气之后,闷热潮湿的感觉有所缓解。这主要是因为,立秋以后随着天气形势的转变,空气的相对湿度有所下降,8月份各区市的平均相对湿度在79%~83%。“老青岛”都有经验,8月份虽然气温依然比较高,甚至有时候比7月份还高,但是闷热的情况逐渐减少,感觉上就会舒服一些,特别是早晚时段,感觉更为凉爽。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未来一周,岛城以多云间晴天气为主,受副热带高压持续影响,本市还将持续高温闷热天气,最低气温全市26~27℃,最高气温市区及沿海地区32℃左右,内陆地区最高33~36℃。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