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在青岛开一间书店光有颜值还不够 连摆书都是一门学问

2018-08-27 14:52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分享到:

书店的际遇起起落落,前仆后继。有的书店让人兴致勃勃,有的则让真正的爱书人失望,我们究竟想去什么样的书店?听除了才华和思想别无所长的书店人告诉你——

开一间书店,光有颜值还不够

与西西弗书店25周年的“生日”不谋而合,两场有关“下一代书店”的研讨活动八月在上海和北京同期进行,参与者有两点共识:一是别指望投资书店赚钱;二是除了才华和思想,做书店的人别无所长……

话音未落。书店,已成为青岛这座城市八月的关键词——

沿用上世纪30年代本土书店旧称的荒岛书店进驻万达CBD广场,据说作为书店品牌,“荒岛”年内还将开出实体连锁;如是书店的城阳分店正式开门纳客;颐中皇冠假日酒店本周即将开出青岛首家“酒店+书店”——再读书店;来自宁波的“天一书房”首个跨地域店面9月1日将正式开进青岛的商业综合体大拇指广场……

荒岛书店内景。王雷 摄

如是书店城阳分店内景。李魏 摄

被业内公认为“夕阳产业”的书店,在青岛正迎来新一轮回暖的高峰。而在这一轮高峰到来之际,人们对于书店的期许,正从形式与美学意义上的高颜值,回归到书店原本的核心价值——阅读。

书店的价值在于:

让书与人、人与人更加契合地相遇

上周五,开业在即的再读书店还没有确定临街橱窗的陈列主题。对于这间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的新书店,项目策划者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裁王纪楠怀着极高的热情和期许,他希望书店的每一个细节都能传递出和自己一样的悦读者所向往的书店模样。

占据了颐中皇冠假日酒店一层一隅的再读书店,与青岛新华书店书城隔香港中路相望。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开书店的做法,已被王纪楠和他做酒店的朋友们确认为一个方向:“我们是在用书店重新定义酒店,而酒店,作为身体的栖息之所,我们也在尝试把它成熟的服务模式注入到书店这一精神的栖息之所中。”

王纪楠说,未来再读书店甚至会利用酒店的优势提供高品质的餐饮,但是,一家书店的核心永远离不开书。他曾去杭州取经,并试图与一个“80后”书店运营团队合作,但最终作罢。“他们更偏重休闲的书吧概念,书更像是道具。”

再读书店不大的门头之上,“再读,只为一本好书”的书店主旨开宗明义。“好书,一本就够了,但如何才能找到一本好书?这是再读书店存在的意义。很多人并非不热爱读书,只是没有找到那本可以一读再读的书。”

再读书店准备重新定义选书的标准和运营模式,一项“共享人计划”,已经开始在线预热推广:据说目前书店已组织起一支超过30人来自不同行业的爱书人选书团队,他们将分享自己的书单和阅读体会,在此基础上,更多的普通读者会加入其中——“分享一本书,共享一段文,影响一个人”。在“共享人”计划中,每个人都可以在书店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它们还可能被保留在样书中,供他人参考。“如此往复,读者不仅为书店提供了主打的长销书品,还逐渐形成了分享共读的阅读群体。”

王纪楠说,“全民阅读,就是让更多的人多读书。每个人都有阅读的需求,书店的价值就是激发需求,让每个人都能与一本喜欢的书和一群同样喜欢这本书的人契合地相遇。‘再读’试图探索文化、美学、商务与零售相融合的契合点,让人在舒适的空间里找到自己的那本书。”所以,“书店的定位应该放在购买后,让书与人、人与人之间不断产生联系,触发碰撞讨论,阅读群、购买群自然就会随之扩大。这才是真正的书店体验式营销。”

“春秋争霸”的书店:

连摆书都是一门学问

在还没有完全陈列妥当的再读书店,店长刘乃泉认真地诠释不同图书类别在不同区域的摆放,无一处无来由。在文学诗歌类书架前,工作人员正在设置一张敦实的实木长桌,那将成为一处可供诗歌爱好者吟咏切磋的相对独立的空间……

不久前刘乃泉通过面试成为书店一员,据说每个参加面试的人都要推荐一本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他推荐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刘乃泉的个人履历几乎与书业的发展脉络保持一致,起初他从一家专业领域出版社跳槽到某知名电商平台,经历了网络图书销售大战的硝烟,又在书店以复合文化空间的形态回归的热闹中加入了一家本土民营书店,之后又在一家跨地域大型连锁书店短暂任职,而这一次,刘乃泉似乎已经等到了海明威笔下那条值得为之搏击的“大鱼”。

“资本的介入,实体书店正面临新一轮洗牌,青岛的书店,也正进入一个‘春秋争霸’的状态。每家书店都在彰显自己的特色,都在标榜自己的独特。”但刘乃泉认为,独特并不意味着舍本逐末,“书店的根基还是书,如果作为根基的图书主业扎得足够稳健,那么文创、咖啡、餐饮等衍生品作为枝叶才会越来越茂盛,而现在人们看到的几乎只是他貌似繁盛的树冠。”他理想中的书店,是能够让图书扎根,枝繁叶茂,让真正热爱阅读的人喜欢,同时又具有人气流量的书店。

再读书店内景。王雷 摄

“现在有越来越多读者回归到纸质书,青岛人的阅读习惯变得更加成熟,在网购成为习惯之后,也带来了些许厌倦,人们需要不一样的体验。所以,书店的回暖也是消费观念周期性回归的必然。”如此利好的天时之下,刘乃泉认为,书店人首先要考虑的是:你书店的书如何能吸引更多的人。

就在青岛的这家小书店正在为书与人的相逢煞费苦心之时,日本BACH选书机构创始人幅允孝已经将“选书力”和“陈列”划定为未来书店的核心竞争力。

在八月初进行的有关“下一代书店”的研讨中,幅允孝说,比起“选择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展现我们的选择”。“要通过对书的重新摆放,来寻找到书和人的连接点,开启更多的可能性,将书更精确地送到读者那里。它甚至能使那些旧书获得新的展现的舞台,变成一个全新的东西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在未来,书店是非常有现场感的地方,书的选择和陈列将变得更加重要。”

当读者转化为消费者:

书店离生活更近

两周前,位于大拇指广场的天一书房还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景象,也是负责该项目的励开刚最忙碌的时候。励开刚经营书店没有败绩,即便在书业低迷时,他亦创造过新书店当年赢利的传奇。而对于宁波新华书店旗下品牌“天一书房”北上的首个跨地域实体店的成败,励开刚却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几天前,“天一书房”的开业预热消息再度确认了新书店的定位——“收藏一种独有的慢生活方式”。“现在的书店,颜值一家比一家高,而且选书也越来越专业。”初到青岛的一个月时间里,励开刚首先考察的是两家大型连锁书店。考察之后,励开刚希望天一书房更接地气。

“我始终认为,书店应该把读者当做朋友。”2010年励开刚去台湾诚品,他发现那里35岁左右的读者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一次性购书就有十几本,而在其他省市,孩子成为最重要的消费主体,青岛也不例外。天一书房专门为0至12岁的孩子打造了一处阅读体验空间,五彩斑斓的色彩、动物书柜、树枝、儿童玩具、绿色的草皮、书本造型的入口,充满童趣。而位于大拇指广场的半开放空间的天一书房,置身于诸多音乐、美术、英语教育培训机构之中,倒也形成了某种不同行业间的集聚效应。

“现在书店在网店冲击下,都是多元化经营,单靠图书赢利非常困难。因为通常你卖10本书可能只能赚回一本书的利润。许多人搞商业广场,书店是标配,书店里咖啡又是标配,其实都是盲目跟风。算上人工、水电、房租,书店的经营成本其实很高。”励开刚说,归根结底还是要创新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走进书店,人气旺了,才能带动各类消费人群攀升。

励开刚谈起彼时在宁波的书店,曾策划组织了一项“带一本书去旅游”活动,利用宁波周边丰厚的古村落遗址资源,组织书店读者参与游历,由熟悉当地历史的作家学者担纲人文之旅导览,由此衍生出相关书籍的读后感征集、随手拍、朗读大赛、农家书屋图书捐赠等系列互动活动,成为宁波重点扶持的公益图书文化活动品牌。他透露,天一书房也在考虑将这一活动在青岛推广,而宁波已经有读者跃跃欲试,询问能否通过书店平台,参与青岛的游历。将书店的读者转化为文旅消费者,书店的这一功能转换,让励开刚也始料未及。

在书店业界工作11年、目前任复华文商集团阅见未来图书(北京)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的孙谦在提及目前书店的消费群体时,明确表示,“它已经从单纯的读者转变成了消费者。我们的顾客想要的更多,他来书店可能绝大多数时间不是为了买一本书。”励开刚则告诉我们,来书店还可能会有一个目的,是为了计划一场实质性的旅行。

孙谦将“下一代书店”归结为四种形态:超大型的文化mall;城市名片型书店;社区书店;主题书店。他说,书店不会过时,只会按照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更新换代,产生新的活力和经营能力。而西西弗书店老板金竹伟也在书店20周岁庆典上表示,“我没有办法精准预测未来5年、25年中国书业的发展,但我知道,现在中国图书市场的人均购买量和人均阅读水平都是很低的,所以这个市场很广阔。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我们放眼于十几亿人的阅读需求来思考,可以说未来中国书业一定大有希望、大有可为。”(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李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