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8293人死于脑卒中,最小发病年龄仅5岁
脑梗死是我市脑卒中病人最主要死亡原因,青壮年发病率虽低但病死率高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市卫生计生委日前组织专家对2017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脑卒中和冠心病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形成了《2017年青岛市脑卒中和冠心病监测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全市新发脑卒中病例19637例,发病后死亡8293例;冠心病发病10033例,发病后死亡7899例;脑梗死是我市脑卒中病人最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而脑出血发病后最易死亡。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以脑梗死和脑出血为主,其中脑梗死的发病和死亡比例最高,分别占各类脑卒中的73.23%和58.87%;脑出血报告病死率最高,高达72.96%。可见,脑梗死是我市脑卒中病人最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而脑出血发病后最易死亡。
80岁以后老人是脑卒中死亡主要群体
2017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市脑卒中最小发病年龄为5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12岁,最小死亡年龄为12岁,最大死亡年龄为112岁。急性心梗最小发病年龄为15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15岁,最小死亡年龄为15岁,最大死亡年龄为112岁。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和急性心梗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之增长。
《分析报告》显示,脑卒中和急性心梗的发病和死亡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其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60岁间呈缓慢上升趋势,从60岁后呈现迅速上升趋势,80岁以后,脑卒中和急性心梗报告发病率、死亡率、报告病死率均为最高。表明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后的老年人是脑卒中和急性心梗发病和死亡最主要的群体。这可能是因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罹患高血压风险较年轻人大,病程长且造成伤害大等原因加剧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伤害作用。
脑卒中和急性心梗40岁以下报告发病率虽仅为6.31/10万、2.90/10万,远低于40岁以上人群,但报告病死率却很高,分别为40.34%、71.96%,表明青壮年心脑血管疾病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发病后致死率高。这可能与现在生活节奏较快、工作生活压力过重、精神紧张等社会因素及吸烟、饮酒、饮食不节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50岁以下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较低
《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我市脑卒中和急性心梗的男女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组的增加而增高。男性报告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且各年龄段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更易暴露于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喝酒、不合理饮食等有关,也可能是男性面临的社会压力较大造成的。
50岁以下女性,急性心梗的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这可能得益于绝经前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但报告病死率很高,40岁以下为94.74%,40-49岁为80.82%。
脑卒中和急性心梗的发病和死亡以11、12、1、2月份最多。这几个月份为寒冷大风季节及冬春季节转换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寒冷刺激易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循环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
城市脑卒中死亡率低于农村
《分析报告》显示,城市(市南、市北、李沧)新发脑卒中病例3797例,死亡890例;新发急性心梗病例1500例,死亡755例。农村(崂山、城阳、黄岛、胶州、即墨、平度、莱西)新发脑卒中病例15840例,死亡7403例;新发急性心梗病例7956例,死亡6567例。城市脑卒中和急性心梗的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报告病死率均低于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普及、深入,群众对自身疾病防范意识不强,对基础保健不重视,农村医疗条件缺乏如急救设备不足,抢救水平较低等,都是出现农村高死亡率、高病死率的原因,但农村监测的高病死率亦不能排除受农村发病监测漏报率高的因素影响。(记者 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