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进入心梗发病高峰期 记住这两个“120”能救命

2018-11-21 07:18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分享到:

一天最多40多台手术

最小死亡年龄仅15岁

岛城进入心梗发病高峰期,专家提示:年轻人突发心梗更易诱发猝死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急性心梗是人类最凶险的急症之一,临床统计,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约100万人,去年青岛市急性心梗最小发病年龄为15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15岁,最小死亡年龄为15岁,最大死亡年龄为112岁。随着年龄增长,急性心梗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之增长。

11月20日是“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今年心梗日的主题是“牢记两个120,关键时刻能救命”,即发现有心梗症状时需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120分钟的黄金时间内尽快得到有效救治。

80岁以后老人是急性心梗死亡主要群体

市卫生计生委日前组织专家对2017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的脑卒中和冠心病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形成了《2017年青岛市脑卒中和冠心病监测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市急性心梗最小发病年龄为15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15岁,最小死亡年龄为15岁,最大死亡年龄为112岁。随着年龄增长,急性心梗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之增长。

《分析报告》显示,急性心梗的发病和死亡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其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0~60岁间呈缓慢上升趋势,从60岁后呈现迅速上升趋势,80岁以后,急性心梗报告发病率、死亡率、报告病死率均为最高。表明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后的老年人是脑卒中和急性心梗发病和死亡最主要的群体。这可能是因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罹患高血压风险较年轻人大,病程长且造成伤害大等原因加剧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伤害作用。

岛城已进入心梗发病高峰期

20日,记者从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访了解到,目前岛城已经进入心梗发病高峰期,仅20日,该院导管介入手术室就安排了23台手术。青岛阜外医院副院长路长鸿表示,对于急性心梗时间就是生命,发现胸痛千万不要有“拖延症”,以免错过抢救的黄金时间。

20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阜外医院导管介入手术室时,两台心脏介入手术正在同时进行,路长鸿介绍,每年秋冬季节交替时,来院就诊的心梗患者就会大幅增加,有时一天里要做40多台心脏介入手术,这样的工作频率,在青岛阜外医院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路长鸿说,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2小时,俗称“黄金120分钟”,若能在120分钟内打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绝大多数心肌可以免于坏死。

目前,心梗的抢救需要闯过三道关,一是患者自己,二是急救运送,三是医院救治,其中患者这关尤为关键,直接决定抢救的成功与否。“很多中老年人缺乏疾病认知和急救意识,当身体发出心梗的预警信号后,常常心怀侥幸,觉得上床睡一觉忍忍就过去了,往往会拖延七八个小时才来就医。”

年轻人突发心梗更易诱发猝死

近年来,年轻人急性心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对老年患者来说,年轻人心梗一旦发生,坏死程度往往更严重,对心脏的打击更大。《分析报告》显示,急性心梗40岁以下报告发病率虽仅为2.90/10万,远低于40岁以上人群,但报告病死率却很高,为71.96%,表明青壮年心脑血管疾病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发病后致死率高。这可能与现在生活节奏较快、工作生活压力过重、精神紧张等社会因素及吸烟、饮酒、饮食不节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在大家的印象里,突发心梗的患者以‘50后’‘60后’为主,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患者出现在手术台上,我们接诊最年轻的心梗患者是一名‘90后’,他被送来急救时只有26岁。”路长鸿说,心梗早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特别是近两年,岛城心梗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三四十岁的心梗患者并不少见。

路长鸿介绍,年轻人心梗数量上升趋势明显,与时下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他发现,这些“80后”、“90后”心梗患者都有共同的特点:爱抽烟、喜欢吃肥甘厚腻的食物,体型偏胖、熬夜、经常宅在家里,很少运动。路长鸿说吸烟和熬夜是所有生活习惯中最伤害心脏的。经常熬夜的人,生物钟被打乱,会导致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过度兴奋时,人体会产生儿茶酚胺类物质,导致体内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和血糖升高,大大增加了心肌梗死的风险。

更可怕的是,相比老年人,年轻人突发心梗更容易出现猝死。路长鸿解释,老人的心梗是多年冠心病所致,血管的狭窄状态是慢慢形成的,他们的心脏已经初步适应了缺血,部分患者都已产生侧支循环,血流能通过“支路”保证心脏供应。而年轻人的心梗一旦发病,血管可能完全闭塞,心肌梗死面积会更大,极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发生猝死。(记者 赵波)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