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儿时的端午:吃粽子、撞蛋...你还记得哪些?

2019-06-07 17:59 来源:中新网
分享到: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这句词里的“端阳”,说的便是端午节。

从古至今,中国人过端午节的方式渐渐发生了些许变化。在一些人的童年记忆中,端午节就是要吃粽子、赛龙舟;对另一些人而言,还有做香包、插艾草……一事一物,全都浸透着浓浓的温情。

“粽子?自己包的才好吃”

如果问端午节的“网红食品”是啥,十个人里大概会有一多半的回答是“粽子”。

准备粽子,是许多孩子们记忆中最期待的事。在全国不同地方,一个粽子可以包出各种不同的造型,比如有一种锥形长粽子,一角尖长,更耗费粽叶和馅料。

资料图。苑立伟 摄

每年离端午节还有几天时,王莉的妈妈就开始置办包粽子的材料,除了糯米、红枣之外,有时还会放一点花生和红豆,粽叶则多半是亲戚之间互相送。

特地为端午节包的粽子,总是带着一些温情。正式开工前,红豆和糯米先要先用清水浸泡2小时;这个时候粽叶早已经洗干净,放进锅里一煮,满屋都是粽叶特有的清香。

两片粽叶,一把糯米,再加上几粒红枣,不过一两分钟时间,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王莉说,煮熟后,咬一口粽子里的红枣,幸福感简直爆棚。

“长年累月地看着,我也会一点。”不过,王莉说,这些年家里很少自己包粽子,都是偷懒买来吃,“太忙了。”

“‘撞蛋’是端午最好玩的游戏”

王烨来自温州,对她而言,记忆中儿时的端午,是有趣的“撞蛋”游戏。

“我家乡那边,端午节除了粽子外,还会吃咸鸭蛋或者茶叶蛋。”端午还没到,王烨的妈妈便会买回鸡蛋和鸭蛋,煮熟备用。

在煮蛋的时候,还要放一种当地特有的“香茅草”。当成品出锅时,也会带上一种香味。王烨说不清那到底是什么味道,“反正挺好闻”。

除了做成咸蛋,妈妈会给王烨留几个熟鸡蛋,供她玩“撞蛋”游戏。王烨会挑一个看上去皮厚点儿的,拿看上去比较结实的那一头去撞小伙伴的熟鸡蛋,蛋壳先被撞破的那一方为输。

“每年大人都会给做一个‘蛋兜’,装上熟鸡蛋,挂在脖子上出去做游戏。”王烨说,蛋兜的样子像一个小网兜。她有一个红色的“蛋兜”,还带着一圈花边,好看极了。

资料图。刘瑞玉 摄

如今的端午,王烨还会照着习俗吃些咸鸭蛋或者茶叶蛋。在她的记忆中,端午不只是粽子,还有小伙伴和那个温馨的游戏。

“门口插上艾草,就知道端午节到啦”

在端午节的各类习俗中,“艾草”扮演着重要角色,古人认为,用艾草泡酒,饮之可以“祛邪”,又或者以“蒲龙艾虎”悬于门户禳毒气,

小时候,每当端午节快到了,芦岩的奶奶都会提前去市场买艾草。她记得,新鲜的艾草最长的差不多得有一米,外观绿油油的,然后选一些插在门口。这个时候,就知道端午节到了。

艾草也能用来做香料,放进“五彩丝线小粽子”里。芦岩说,这个粽子不是拿来吃的,而是小挂件,要用硬一点儿的纸做外壳,折成粽子的形状,然后用五彩丝线层层缠绕。

再讲究一点的话,还可以在线绳上连缀一些小珠子。在她心里,这种自己手工做成的小项链,就是端午节的特色“首饰”。

资料图。泱波 摄

端午节的记忆,可以不只是“吃粽子”

对端午节,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童年记忆。

端午节最初并不是一个良辰吉日,此时天气炎热,容易令人感觉身体不适;蚊虫叮咬更易于造成疾病流行,人们为了驱邪避害会采取许多措施,“避瘟保健”是最早的节日主题。

岁月流逝,端午节俗中增添了新的元素:汉魏六朝时期出现“先贤纪念”的主题。长江中游地区的“龙舟竞渡”,传说就是为了追悼屈原。而佩艾采药、斗草送扇等活动,具体在南北方又略有不同。

在古代,人们将端午节视为社会交往的重要机会,多半会全面参与;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在记者采访的十余人中,大多数对端午的记忆只剩“吃粽子”。其他习俗,似乎正在记忆中渐渐淡去。

好的民俗文化值得传承。如专家所说,通过举办一系列民俗活动,端午节仍然可以成为人们情感交流、团结人际关系的机会。

端午节的记忆,可以不只是吃粽子。(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为化名)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