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助学奶奶的长征:奔波二万五千里 资助超千名学生

2019-08-08 06:24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知足最好”,是耿秋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耿秋萍1999年至2011年联系资助的部分学生照片,贴满了卧室的一面墙。

28年前,退休在家的她和老伴开始近乎“痴迷”地投入爱心助学,他们用微薄的退休金,先后资助了53名贫困孩子上学。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她还带领全家奔波于偏远乡镇倡议助学,累计行程二万五千里,把一家的助学善举扩展为更多人加入的爱心接力,使得10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她,就是西海岸新区居民耿秋萍,一位被誉为“助学奶奶”的“中国好人”。

退休后就只做了这一件事儿

28年前,耿秋萍从原胶南市外贸公司退休。她跟老伴臧兴望决定要认真地做一件事:力所能及地资助周边家境贫困的孩子上学。

“1991年5月,单位成立了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站,对我们老两口来说是一个契机。”满头银发的耿秋萍眉目慈祥,语调温和。她微笑着回忆,当时他们第一个报名参加关工委的活动,慰问山村学童,购买50多本笔记本送给孩子们。而孩子们接过笔记本后绽放的笑脸,在耿秋萍夫妇心中定格成一幅挥之不去的画面。

一旦牵起贫困学子的手,老两口就再也放不下了。“看到这些孩子上不了学就觉得可惜,想想如果是你的孩子,会忍心吗?”耿秋萍很实在地说。

1994年5月,耿秋萍夫妇找到原胶南团市委,拿出两个月工资共680元,捐赠给原胶南市市美乡中心小学。

捐助贫困学子的钱,都是耿秋萍夫妇一点一点从自己生活费里“抠”出来的。

“不过生日不过年,春节不做年夜饭,上一顿小豆腐、咸鸡蛋,下一顿胡萝卜大葱和大蒜。”熟识的亲朋们把两位老人的简朴生活编成了顺口溜。

“我们把钱省下来,能多资助几个贫困学生,多好呀。”耿秋萍笑着说,个人生活上够吃够穿就心满意足,居住环境也没必要过分要求。

耿秋萍的孩子们也参与到资助学生中。这是儿子臧家春将整理好的2018年捐资助学“统计表”读给母亲听。

耿秋萍家的饭桌修补过多次,这张桌子还是耿秋萍的爷爷留下的。

从1994年捐助第一批贫困生起,耿秋萍夫妇省吃俭用,家庭出资10万多元,资助了53个面临失学的孩子。

不是把钱捐出去就完了,老两口一直牵挂着他们资助的每一个孩子。老两口的生活重心,也都转到了这些孩子身上。

18年前,孙善民是原胶南市隐珠镇郑家河岩村的一名中学生,因家庭贫困且父亲生病,眼看着学就要上不下去了。耿秋萍得知后,主动找上门结对资助,一直资助孙善民考上山东理工大学。后来,耿秋萍又帮忙联系康大集团等企业,接续资助孙善民上到研究生毕业。如今,孙善民在上海一家航空设计研究所从事飞机设计工作。“耿奶奶是我的贵人,也是与我的心贴得最近的人,她对我的爱心付出,一直是我求学路上一刻也不敢懈怠的动力。”孙善民激动地说。

这些年,受资助的贫困学子中,有孙善民这样考上大学毕业后当了工程师的,也有大学毕业后当上教师的。他们都有一个默契:不管“混”得好坏,一定要经常回来看望耿奶奶。

凝聚众多爱心,把助学做成一份事业

耿秋萍近年来获得过“青岛市文明市民”“山东好人之星”“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名至实归,在我们眼里,她就是一颗‘星’,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耿秋萍的亲朋说。

在原胶南市十几处乡镇摸底并掌握贫困学生第一手资料后,耿秋萍夫妇感觉到,仅靠自己的能力,帮助不了那么多贫困学生。“这需要更多人来拉一把、帮一帮。有爱心的人很多,但得有人牵线搭桥,我们就做这个牵线人。”  

耿秋萍夫妇热情爽直,朋友多,两人一合计,决定先瞄准熟人“下手”。他们一家家拜访熟识的退休干部,倡议出钱、出物结对资助一户贫困学生。“最近忙什么呢?咱们到理务关乡去一趟,有几个小孩上不起学……”茶余饭后、走亲访友之际,夫妇俩拉着家常就把一户户爱心人士拉进“队伍”。人多凑在一起时老两口更是当仁不让,热情鼓动。

捐出第一笔款后的第二个年头,臧兴望、耿秋萍老两口就显现出强大的“正能量”,发动亲朋好友捐资十多万元,资助了十多名贫困学生。同时,还为100多名贫困学生找到了资助者。

老两口还买来照相机、摄像机,一趟趟跑到学校、村庄,给孩子们拍照。回来后,老两口一人制片、一人写稿,投到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他们行程二万五千里,用了100多个胶卷,记录了几百名贫困学生艰辛的求学历程,先后制作“希望工程”新闻专题100多条。他们采制的新闻在原胶南电视台播出后,一批又一批爱心人士受到感染,相继加入到助学团队。  

1996年,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两位老人建立了原胶南市贫困学生档案,设计印刷“希望工程光荣卡”,将贫困学生的照片、基本情况填在卡上,使助学工作更为规范。

为让资助人明白捐助的钱款去向,耿秋萍还给每位资助人亲手设计了“爱心助学光荣卡”和受助人的资料。

1997年4月,了解到藏南中心小学有14名贫困学生,臧兴望、耿秋萍开始为他们寻找资助人。他们的事迹被录制成电视专题片《为了十四个穷孩子》,感染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来。

1998年,积劳成疾的耿秋萍患乳腺癌住院治疗。在病床上,她脑海里时刻想着的,还是助学的事儿。亲友来探望,说不了两句话,话题就被她转过来了:哪位资助人联系上了?哪名孩子的助学款有着落了?于是,亲友再来探望时,就会捎来一笔助学款,或多或少。她的病房变成了“希望工程”临时捐助点。

2000年,耿秋萍痊愈了,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奇迹。“每天都忙着,没工夫去害怕、去想这个病,病反而好了。”耿秋萍微笑着说起当年的那一幕。

那一年的儿童节也永远定格在她的记忆中。大病初愈的耿秋萍来到大珠山镇东山张村的小学和幼儿园捐款捐物。“那一天的阳光,孩子们的欢笑声,都太美了……”。

在耿秋萍夫妇倡导的助学行动下,先后有1500多名爱心人士加入到助学团队,累计捐款110多万元,资助1000多名贫困生完成了学业。

三个儿子积极“接棒”延续“爱心长跑”

14年前,耿秋萍的老伴臧兴望因病去世。临终病榻前,他跟三个儿子念叨着:“这事儿不能停,要常跟你妈去看看那些贫困孩子……”三个儿子点着头、流着泪,都没多说啥。  

14年后的今天,耿老太一家已获评“青岛市关心下一代示范家庭”。在这个小家庭中,捐资助学正在成为“传家宝”。

目前,耿秋萍的大儿子臧家川负责整理照片,包括父母多年来捐资助学所拍的1000多张照片;三儿子臧家伟负责每年打印资助贫困学生的明细表,详实记录捐资助学的爱心人士及贫困学生所在学校、班级等情况和发放的助学金数额;二儿子臧家春陪在母亲身边最多,协助母亲为贫困学生登记造册,填写“助学光荣卡”,和母亲一起去走访,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

“这些都不用教,打小就看着父母做这些事长大的,”臧家春笑着说,“我现在也这样教我的孩子,咱家这个传统不能丢!”

虽已年近九旬,每年秋天,仍是耿秋萍亲力亲为的“忙季”——到学校调研、建档案、为资助人填写“光荣卡”、开收据……

由于患病,右手不能写字,耿秋萍就学着用左手写。为尽早完成这项繁琐的工作,她每天都戴着老花镜坐在书桌前,忙时顾不上吃饭。

“那个春天,你牵起贫困孩子的手,从此再没放下。20多年栉风沐雨,俭朴小家凝聚无私大爱!泛黄的日记,写着深切牵挂;苍老的双手,呵护每一个稚嫩的梦想。”2018年1月,青岛市文明委授予耿秋萍为“感动青岛2017年度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这是颁奖词里的一段话,也道出了那些被她资助的孩子们的共同心声。

如今,耿秋萍住的房子还是1994年单位分的福利房,不大的房间内,墙上挂满了记录一位位贫困学子成长身影的照片。这方小小的空间,不仅为贫困孩子托起了希望,也映见了一份坚守、一种家风,质朴、高尚,对这个平凡的小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可以传世的财富。(记者 钱卓 摄影  邢志峰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