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再见,黄岛路!百年石阶道、被遗忘的海鲜市场…

2019-09-22 07:25 来源:青岛人
分享到:
每个人的记忆里,
都有一条泛黄的老路,
它像一道道不深不浅的疤,
刻在记忆里,又痒又痛。

黄岛路便如这道“疤”一般
深藏着老青岛人温情的岁月:
是清晨,长街飘来的果子香,
是夕阳下,放学打闹的童年时光.....
然而这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

只留黄岛路矗立在原地,
默默等待来打捞回忆的人。
01
 114多年的石阶道  

到黄岛路时,是一个阳光活泼的下午。隔着川流的安徽路,黄岛路显得沉默又寂寥。它并不长,仅400来米,却像足了人生,有平缓有起伏。

从1905年出生,几经繁华与落寞,处于黄岛路中部的石阶路,被岁月打磨的油亮。

如今整改后,石阶上早已不见昔日沿街叫卖的身影,唯有一家狭小的房屋中介店与杂货铺,还在支撑着这里的“繁茂”。

杂货店的老板娘60来岁,热情又干练,她告诉我,原本她是老市区企业的工人,单位改制后,就回到黄岛路,在靠近人行道的里院门洞摆地摊。

“这一干就是30多年呦”她望望空旷的街道出神“以前这里有理发店、煎饼水果摊、修锁......现在都搬走了,这里的生活太慢了,年轻人熬不住!”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墙上一道道“征”的疤痕触目惊心;斑驳的墙壁,也让整条街显得有些疲惫。

是啊,能坚守在这里的只剩下老字辈了。黄岛路,将来你的记忆,谁来延续呢?

02

里院的春秋
- 上锁的里院 -

中段路上的里院大门,被铁索牢牢缠住。它背靠杂货摊,远远望去,昏暗又孤僻。
一位87岁的老爷爷坐在门前,他说自己从小就在这里生活,见证了无数变迁。

如今这个院里的一层住户中只剩下他一个人是“土著”,子女早已搬到新开发的地区居住。

虽然房子即将被征收,但老人仍然守在这里,对他而言,脚下的黄岛路已经如同血液一样融入到生命中,此生无法更改。

- 开满阳光的里院 -
回头望着老人逐渐变小的身影,一路下坡向西。现今黄岛路上能进的里院,都在西段,它们依傍人烟较多的海鲜店,没那么颓败。

穿过黝黑的大门洞,视线豁然开朗。里院虽然墙壁颓圮,乱瓦破旧。

可纵横的晾衣绳和交错的被褥旧衣,仿佛为它涂了一层淡淡的口红,显得平凡又世俗。

里院是由西式洋楼与四合院巧妙结合而来,所以它虽然可以算是“小高层”,但门与门最近也不过半米,极利于邻里之间串门拜访。

五六十年代,许多来青岛务工的外地人也曾居住过这里。狭小的里院,地方拥挤,却也容纳了外乡人对家的渴望。

几十年后,当年的务工人或去或留,他们曾经凭倚的栏杆上,放满了孩童的新鞋。一声声稚嫩的笑声从屋里传来,一切都包容在开满阳光的里院中。

03

被遗忘的海鲜市场

2014年曾来过一次黄岛路与四方路交叉口的海鲜市场,那时这里人来人往,叫卖吆喝、讨价还价、鸡叫犬吠、孩童嬉闹、老妪蹒跚......

虽然有些喧嚣嘈杂,可谁都不能否认,这里海鲜便宜新鲜,呛面馒头绵软香甜,炸肉香酥适口,保留了老青岛最原始的滋味。

而今日再至此地,小摊小店稀疏了不少,但仍然热情好客,水果店的老板会主动切开新鲜的蜜桃,让客人尝甜;

海鲜店的老板娘虽然困眼朦胧,还是会挣扎起身,介绍卖品;一位淘气的老爷爷,拿弹弓打着对面的空啤酒桶玩,发现有人在看他,尴尬一笑。一切都依旧絮叨着人间烟火。

“生意不如从前啦。”卖海鲜的冯姐说,她不想在去其他地方发展,怕回头客过来扑个空,“要搬也得在附近,还是对这片地儿熟悉。”

面对东部高楼林立的俯视,老黄岛路终究逃不过被遗忘的命运,但衰落简陋并没有泯灭人们生活的尊严。

一盆花、一条海鲜味杂交的小道,一张张笑脸,不正是人们探求幸福生活的印证?

或许老黄岛路即将消失在记忆中,
随处可见的封条,
正规划着它将来的形象。
但不管未来的它变化成怎样,
那种热爱生活的姿态,
自足闲慢的生活印象,
会一直印在我们的心底
一起还原黄岛路最初的样子 
每座城市 都需要老街承载记忆
若群已满 
IN岛城
作者/摄影 乳酸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