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为了加强文化交流,胶州市两位剪纸非遗传承人走进贵州省镇宁自治县,开设为期半个月的剪纸技艺培训班。镇宁当地的非遗文化也将被带回胶州,推动两地非遗文化共同发展。
“大家叠好纸后,我来教大家画形。”12月11日,胶州市剪纸非遗传承人董丽正在认真指导孩子们操作剪纸。每天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的4小时,是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孩子们自由参与剪纸技艺课程时间,短暂的课后时间承载了孩子们的快乐。日前,山东省胶州市派出两位剪纸非遗传承人到镇宁自治县开展非遗教学、交流工作,并在镇宁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开设为期半个月的剪纸技艺培训班,同学们在老师的细心教导下,一张张普通的红纸被剪成一幅幅形状各异、生动形象的图案,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着胶州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两位胶州市剪纸非遗传承人一位叫董丽霞,胶州剪纸非遗传承人,胶州市“金剪子”艺术研究会会长、新时代文明实践“金剪子剪纸志愿队”队长。另一位叫董雪松,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胶州市民间剪纸艺术家。
董雪松告诉记者,弘扬文化艺术的关键在于创新和传承,有传承才能让文化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其次,在于文化交融,此行到贵州,希望尝试将胶州剪纸与安顺蜡染、刺绣等文化进行融合。“胶州剪纸艺术课程开课以来,吸引了学校40余名师生参与,咱们孩子学习能力很强,培养他们的耐心和动手能力,独立剪出不少作品,等课程结束,我们会举办一个作品展,孩子们都很开心。”思源学校老师郑洪介绍。
据了解,交流期间,两位剪纸非遗传承人还到镇宁民族文化产业街区了解镇宁当地非遗产品,双方互相介绍了“胶州剪纸”“镇宁蜡染”的历史传承情况、经验,以及引导贫困地区妇女通过传承非遗带动脱贫的成效。董雪松称,他们将把镇宁的非遗带回胶州,争取两地很多的文化交流,建立两地非遗融合平台,推动两地非遗文化共同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震 通讯员 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