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挂在网上”的特色街区:名不副实迷人眼

2020-01-07 12:06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文化商店已人去楼空,步行街变成了停车场……游客奔着网上信息慕名而来,却失望而归——

“挂在网上”的特色街区:名不副实迷人眼

春节临近,一些带有民俗味道的街区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令他们意外的是,网上信息与现实情况已是大相径庭。

最近,市民车先生带着外地朋友前往1388文化街游玩就遭遇到了名不副实的尴尬。

“朋友从天津来青岛出差,想利用空闲时间在市区逛逛,他就从网上查到了1388文化街,看到上面说‘这里是青岛的文化地标,不但再现了浮山所600多年的历史,还聚集了不少古董文玩商店’,就想去看看。”车先生说,为尽地主之谊,他答应给朋友当导游,去1388文化街感受一下青岛的文化氛围。

▲浮山所1388文化街石碑被堵在车辆身后。

“在开车去的路上,我按照前几年对1388文化街的印象,就跟天津朋友介绍了这里的历史渊源。到了地方一下车,我们就傻了眼。文化品牌商店已是人去楼空,门楼和浮雕仿古墙边停满了车……”车先生有些纳闷,“1388文化街怎么破落成这个模样?”

更让车先生不解的是,他出发前使用手机地图导航查询1388文化街时,显示这里是“市南区超高人气第7名1388文化街”。

1388文化街诞生于2008年,青岛人对这条街并不陌生。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1月2日,由市南区政府投资700多万元,与浮山所集团共同建设的浮山所1388文化街,在锣鼓声中热闹开街。

记者查阅好客山东网看到1388文化街的介绍:浮山所于公元1388年明朝时建制,曾是青岛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中心,随着浮山所村的拆迁改造,600年前的青岛历史也被抹去。为了保存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财富,2007年位于闽江三路的浮山所1388文化街应运而生。文化街全长300多米,建筑以展示中国古典门楼为主,是青岛的一个靓丽的景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2017国际文创产品博览周中,市南区展现推动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成绩时,在“传承”主题里就有对1388文化街和齐鲁文化创意产业园组成的岛城民俗文化聚集区的介绍。

2019年12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1388文化街,路口介绍文化街的石头碑文依然金光闪闪,步行道上仍然铺设着石板。几位居民指着从闽江三路频繁进出的车辆告诉记者:“这条路已经是名义上的步行街,南北两端的路口均没有红绿灯,车辆随便进出和停靠。”

▲店铺搬离后,浮山所1388文化街留下残垣断壁。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条文化街的道路两侧停满了车,部分路段停了3排车,仅留下了两米多宽的通道。不少从这里绕路的车辆在文化街中迎面堵住,无法调头。文化街东侧,仿古浮雕墙和门楼全部被乱停车辆挡住。文化街西侧,临街门头房几乎都处于关门招租的状态,一些店铺搬离时拆除了门头,留下的残垣断壁暴露着钢筋。

在闽江三路16号楼下,记者依稀记得这处双层琉璃瓦打造的店面曾是荣宝斋。如今,古色古香的店面门口晾晒着被褥,店面里已是摊位稀疏的蔬菜农贸市场,整条文化街已和“文化”没有一丝关联。

家住旁边小区的孙先生印证了记者的记忆:“这个小菜市场以前是著名的荣宝斋,旁边还有海川博物馆、天霖阁、平遥漆艺等商户展馆,两三年前陆续搬走了。”

孙先生告诉记者:“从2016年开始,周围居民就不断投诉1388文化街的管理混乱:文化街东侧建成了一片经营早餐摊、烤肉店、皮鞋维修店、炸鸡店的临时木屋,刻有‘抗倭英雄’‘万古流芳’‘薪火相传’的浮山所历史浮雕墙,都被这些临时木屋挡住了。步行街也没有专门的人行道,车辆随意穿行,到处乱停,别说参观旅游了,周围居民从这里经过都要从车缝里小心地钻过去。”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1388文化街上还设有一处青岛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柜台上摆放的免费地图已经晒掉了颜色。“这里什么也没有,你来逛什么,一两年前就这样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说,“文化街的商铺都搬走了,政府一直说要重新打造,但一直没有动静。”

2019年12月31日,记者以游客的身份向市南区文旅局反映了此事。工作人员表示:“1388文化街不归我们管,是所在辖区的街道办事处管理。”随后,记者拨通了1388文化街所在的香港中路街道办事处电话。

“1388文化街是区里负责文化旅游的部门和浮山所集团联合打造的,因为经营管理得不好,就成了现在的样子,但项目还没有撤。”街道工作人员说,“相关部门也想对这个项目进行改造,但没有办法。”

住在1388文化街附近的居民表达了他们的心声:“破败成这样,宣传还是文化街,游客过来看看,丢咱青岛的脸面。”“如果不能恢复文化街规划的样子,就撤销步行街恢复市政道路的功能,不该就这样‘撂荒’。”

1388文化街“名不副实”并不是个例。在本报接到的舆论监督热线中,有市民反映,地景大道在网上仍是“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电玩游艺、4D影院、休闲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地景文化体验地和地景休闲集聚地”,而现实是,地下空间里几乎看不见人影,4D影院等文化娱乐设施更是无处可寻。除此之外,十五大街古玩城、青岛海云庵民俗文化街等文化特色街区也是“现实已改了模样,网上却还是‘老样子’”,其中,当年曾是青岛海云庵民俗文化街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岛民俗馆,在好客山东官方网站中的客服电话已经成了空号。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邱正)

记者点评

文旅推介切忌信息陈旧

项目启动时轰轰烈烈,出现了经营管理问题,就偃旗息鼓无人过问,而网上的特色街区旅游推介信息,仍停留在原先的光鲜阶段。名不副实的文旅推介,让按图索骥的游客失望不已。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项目确立和启动都有责任部门,所谓“责任部门”就有责任对项目的实施负责到底,善始善终。

一个城市的文旅整体实力,是诸多旅游目的地的合力体现。每一个景点、特色街区都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文旅形象。特色街区经营不景气,有着多种原因,中间出现业态调整,也属正常。在网络时代,游客上网搜索旅游目的地信息已是常态。这些网上旅游信息已是旅游目的地的一部分,也应该成为责任部门的管理内容之一。

项目出现了变化,责任部门和开发单位在对项目及时“问诊”的同时,更应该及时更新特色街区在网络上的推介内容,避免名不副实,损害青岛的旅游形象。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