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视频直击隔离区 医生15天没回家孩子生病都顾不上

2020-01-28 21:34 作者:江东旭 陈通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马广仁在医院指挥中心协调指挥。

青岛新闻网1月28日讯(记者 江东旭 陈通)“我爸妈妈都是医生,为啥偏让姑姑来照顾我,我在这住了8天院,他们白天从来都没看过我。”

1月24日,大年三十,马广仁来到儿童医院帮孩子办理出院手续,面对孩子跟护士的“吐槽”,马广仁忍不住流下眼泪。作为一个父亲,他很想跟自己6岁的儿子解释,为什么爸爸妈妈在他生病住院的时候消失不见了。孩子重症肺炎刚出院,对于“肺炎”俩字有深深的恐惧,他怕说出真相后,孩子会担心爸爸妈妈的安全。

青岛市胸科医院是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在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防控视频会议后,立即进入战备状态。作为全院疫情防控的牵头部门,医教科要负责调度各个科室的工作,负责人员安排、物资储备、病房准备、各种用品洗消等事项,是全院的指挥中枢,千头万绪的工作重担都压在马广仁身上。其实在武汉疫情发生后,市胸科医院已经开始启动相关工作,作为各个处室工作协调的“总指挥”,马广仁已经开始未雨绸缪了,提前检查医院防护用品储备数量、负责协调采购各种洗消用品。

普通病房巡视。

孩子肺炎住院来不及照顾 夫妻扎根防治一线

1月17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马广仁6岁的孩子因重症肺炎住进了儿童医院。晚上把孩子安顿好后,马广仁接到通知,一名从武汉回日照工作的患者来青就医,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春节即将到来,人员流动频繁。马广仁在孩子病房里跟妻子商量片刻后,便回到了自己医院。

“马主任和妻子林梅是医院里有名的“夫妻档”,他们俩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一个在前冲锋,一个在后方保障全院的‘粮草弹药’供应。”医院院感科副主任杨素珉告诉记者,作为同事,他们很敬佩马广仁夫妻俩弃小家顾大家。“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状态,全员奋战,医院里还有好几对这样的夫妻档,不仅家里顾不上,两口子在医院里也是各忙各的,一天下来能打个照面就不错了。”

医护人员穿防护服准备进入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病区。

马广仁的妻子林梅是胸五科副主任,日常工作中承担科室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医疗工作。马广仁回医院值守的第二天,林梅请孩子的姑姑到儿童医院陪床,然后也回到了自己的岗位。林梅是医院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梯队第二梯队的队长,疫情爆发后,她一边忙科室的常规工作,一边还要组织参加培训、演练,随时准备进入应急病房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晚上还要到儿童医院照顾生病住院的儿子。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广仁虽然都在医院,但连面都没见上。”为了让刚出院的儿子放心,林梅跟儿子保证,一旦下班,一定回家陪他。连续多日的劳累奔波,林梅不小心感冒了。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她每天都是在医院打完点滴,回家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陪孩子。

马广仁脚步匆匆,准备赶往下一个科室。

十五天没回家累也要坚持  我们是最后一道防线

医院里的医教科“杂事”特别多。作为全院疫情防控的牵头部门,每天组织各种协调会、人员轮流排班、后勤物质供应、其他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诊治协调。马广仁既要当好“管家”,还要当好医生的角色。随着疫情的发展,医院的工作越发忙碌起来,每天加班到很晚,马广仁干脆住到了办公室。昨天是马广仁在医院连续坚守的第15天,晚上他回了趟家,拿完换洗的衣服便回到医院,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

据了解,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隔离病区,医护人员每四个小时一轮换,穿上隔离服后就不能喝水、上厕所。由于防护服和口罩密不透气,一个班次下来,医护人员后背全都湿透了。

“虽然我们睡得少点,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一些,这样广大市民就能安心地过个好年,这就是节日里最灿烂的烟花。”马广仁说。

医护人员要穿两层防护鞋套,一个班次下来袜子都湿透了。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