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城阳”,提供最好的城阳资讯,欢迎关注有图有真相!城阳战“疫”,不煽情不造作,我们只给你看实实在在的图片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论是冲锋一线的战士,还是身处后方的群众,大家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做出自己的贡献。一张张图片,记录了城阳战“疫”的点滴。
正月初一清晨,早已移居李村的64岁老党员孟庆连便背着馒头、炸鱼、咸菜回到河套街道上疃社区,申请加入社区疫情防控队伍。“回来给社区尽一份力!”
“这里有没有医护人员,帮帮忙,那边有个孕妇要生啦。”听到呼救声,正在高速路口执勤监测的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儿科护士长江游泳,本能地飞奔了过去,现场接生。最终,母女平安。
上马街道,一位中年女性网格员趴在楼梯口,认真填写疫情防控排查表。目击者说,“寒冷的冬夜,外面下着雨,我们网格员还在逐门逐户进行排查,我不知道她是谁,但我被这个背影暖到了。”
身背60斤消毒水连续奋战20多天,这是流亭街道卫生健康工作站的老站长姜丰强,今年56岁。有几户居家隔离密切接触者所住的楼座没有电梯,他就一层层走上去,边爬楼边消杀。累了,就靠墙歇一会,喘一口气。
“疫情防控一线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岗位就在哪里!”一只测温枪,一身防护服,一套军大衣,这便是高速公路卡口处日夜值守的工作人员们的配置。他们在寒风中用餐,在板棚中小憩,只为守护平安。
城阳街道后田社区疫情防控检查站,一位老人正在登记,检查员李启夏看到老人的鞋带开了,怕老人绊倒,连忙蹲下身来给老人系鞋带。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一特殊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怀,真切而珍贵。
“世界那么大,而我也只能尽自己的一点点微薄之力”,与这张便条一起来的,还有四大箱八宝粥。写下这段文字的人名叫李伟丽,从西田社区嫁到了东旺疃社区,目前是东旺疃社区的一名抗疫志愿者。
军人出身的蓝孝林主要负责急救车队的管理、危重病号转运搬运等任务,妻子刘晓娜则是医院呼吸内科的一名护士。夫妻俩一起战斗在医院抗击疫情一线,却因不同的岗位,只能隔窗相望。
“我把自己捂在被子里,悄悄地哭,妈妈看见了,也哭了…”这篇日记中,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韩伟伟的女儿用最稚嫩的语言,真实展现着一线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工作状态。
“车已经消完毒了,记得带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一这是最近公交驾驶员丁希涛与妻子张三妮交接班时常说的话。每天的工作忙碌又紧张,但这种不同于往常的并肩战斗,也成为夫妻俩7年驾驶生涯中最大的幸福。
疫情暴发后,夏庄街道家庭医生团队护士李安安主动请缨服务居家隔离人员。其中,老年和困难群体是她的重点守护对象。为了方便操作,她常常全程跪在地上进行护理服务。
河套街道孙西社区卡口处,慢慢走来一位推着购物车的老人,工作人员准备为老人外出登记,老人却开始把车上的物品一一拿下来:“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也没有那么多力气,只能用这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
民以食为天。而对于战斗在防控一线的工作者们来说,一桶泡面、一份盒饭,就是他们的美味珍馐。他们的午饭,就是一道最美的风景线。默默无闻的人们,正用自己坚实的臂膀,筑起一道抗击疫情最坚固的防线。
“大叔,你们辛苦啦!太冷了,你们喝杯热茶暖和暖和吧。”柳春叶从车上拎出腾腾冒着热气的热饮,让寒风中连续值守的疫情防控员在冬日里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温暖。
为了防控疫情,原本热闹的大街变得空空荡荡,但不论刮风下雪,有些人默默在大街小巷做着贡献,全力以赴做好道路清扫和消杀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的“环卫防线”:他们就是环卫工作者。
“在群众最危险最需要的时候,我选择坚守不离岗”,2月12日是流亭派出所民警乔军舰正式退休的日子,突发疫情让他把所有事情抛诸脑后,向组织递交《延期退休申请书》,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一名老党员、老民警的力量。
“天这么冷,你们太辛苦了,来,先喝一杯姜汤暖和一下…”棘洪滩村社区代修栋老两口夫妇,骑着电动车手提暖水壶,顶着寒风将一杯杯热姜汤送到检查站一线防控人员手中。
“远离朋友圈步数排名前十的人”,这是网友开玩笑的一句话。最近,千佛山居委会的网格长、50多岁的杨言昌一直霸着朋友圈步数第一的位置,平均每天2.3万步以上、超过20公里。他已经十多天没来得及在家吃顿饭了。
没有伴郎簇拥,没有亲友助阵,新郎张晓涛戴上口罩自驾接亲。“日子很早之前就定好了,疫情发生以后,我们讨论了很久,决定响应号召,婚礼尽可能简办。”婚礼简办,但防控不能“简”,特殊时期的特殊婚礼,凝结着暖心的温度。
2月15日,气温骤降、风雪大作,疫情期间原本就人迹不多的街头愈加清冷起来,然而最美的身影,“平安志愿者”们还穿梭在街巷。远处,便是“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横幅。
风雪过后,天空乍明,流亭街头出现了一座标有“阳光战‘疫’,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雪人。一抹靓丽的晴云,一个朴素的愿望,严冬过后,春天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