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2月20日讯(记者 任俊峰 通讯员 刘伟 张锋)“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没有谁是旁观者,大家都是参与者、战斗者。”青岛胶州市里岔镇党委书记刘京明说,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全镇1000多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线,用爱心和奉献守护着群众的身体健康。
巾帼志愿者不让须眉
“嫂子,怎么又来啦,这还有很多大碗面,足够我们吃的了。”2月19日上午,在青岛胶州里岔镇王子山村的疫情防控检查点,执勤人员逄焕江从志愿者孙香梅手里接过“爱心午餐”,打开一看竟是炉包,“水饺、馒头、面条,几乎每天都不重样,吃着暖心又暖胃。”
“吃好喝好,才有力气值班。”孙香梅笑着说,看着大伙24小时在岗,经常吃冷饭、吃泡面,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帮他们改善一下伙食,让值守人员吃上暖饭。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里岔镇200多名巾帼志愿者,主动请缨、走街串巷,在做好村庄站点后勤保障的同时,既当“宣传员”又当“战斗员”,每天在村庄大喇叭播报战“疫”动态,传播防疫知识;利用微信在家庭群、朋友圈号召不聚会、不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村庄人口排查、站点值班,她们也同男同志一样坚守岗位。
文化志愿者以笔为枪
“新型肺炎来势汹,病毒蔓延病情重,里岔上下齐动员,防控!”2月8日晚,谭家三村检查点的文明实践专管员刘忠芳,一边在村口的板房执勤,一边带着志愿者们排练新创作的三句半。
为鼓舞士气,里岔镇建了邻里艺术团微信群,邀请胶州市文化志愿者在群里给文艺带头人们指导点评。
目前,《抗疫三句半》、快板《防疫战》、小品《特殊婚礼》等一批文艺作品新鲜出炉,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展现了全镇疫情防控的举措,以及取得的防控效果;里岔镇文化志愿者在抗疫期间创作的剪纸、绘画、小戏等乡土文艺作品,充满里岔乡音的抖音小视频,同样深受当地村民喜爱。
“文艺工作者虽无法前往一线,但同样充满火热的激情,在文艺战线上呐喊声援。”胶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马锦秀说,文明实践凝聚战“疫”合力,“抗疫版”的文艺作品更加振奋人心,激励着广大市民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和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应对疫情。
最美胶州人引领“潮流”
“俺姥姥说,年纪大了出不了力了,给村口的年轻人买点吃的,别冻坏了身子。”2月5日上午,卢吉伟代表105岁的姥姥宋杜氏,来到西张应村检查点,送上了500元捐款和百岁老人的心意。
宋杜氏家庭是2017年当选的胶州市文明家庭,宋杜氏也是里岔镇东张应村最长寿的老人,她明理善良而且非常幽默,在她的教育和影响下,四个女儿都家庭幸福、友善和睦,女婿、外甥也都积极参加村庄的义务执勤。
在疫情阻击战中,“青岛文明市民”“最美胶州人”“最美里岔人”等先进典型纷纷请战,为战“疫”一线捐款捐物、或出人出力。
“儿子按期成婚,但特殊时期,谢绝宾客,只求祝福!”1月31日上午,寺西村村民张桂法在微信上群发了这一特殊“请帖”,决定正月十三在自家院子里,给儿子儿媳举办了一场只有双方父母见证的婚礼。
作为村文书的张桂法说,近些年来,胶州市文明实践落地开花,里岔镇也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党员干部都带头从简操办红白事。“婚礼只是一种形式,小两口日子幸福才最重要的!”
为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作用,里岔镇还专门开设“保卫家园英雄榜”,每周两期定时推送在战“疫”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开展战“疫”之星积星活动,鼓励群众通过做好事“赚”取星牌,三星获得者将直接荣获“最美里岔人”称号,接受大张旗鼓的表彰。
目前,胶州共有20000余名文明实践志愿者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在村庄、社区主战场,65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7900余名志愿者,在路口值班站岗、为公共区域消毒;在火车站、汽车站、高速路出口等25个交通卡点,1421名机关党员干部志愿者24小时不间断检查车辆;1000余名心理服务志愿者分9个小组,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云平台,线上线下统筹14家卫生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在线心理咨询;社会志愿服务队对全市重要场所陆续进行消毒消杀工作,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