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生,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199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西海岸新区琅琊镇西杨家洼村党支部书记。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杨德生不顾个人安危、不畏风雪严寒,带病逆险而行,日夜坚守岗位,带领全村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守护百姓平安,筑起了坚实牢固的防疫堡垒。先锋者:“有什么需要就找我!”
腊月二十九,琅琊镇成立防控指挥部后,杨德生迅速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第一时间与村干部逐一电话摸排从外省回村的重点人员。仅仅半天的时间,摸排统计出10名外省回村人员,其中还有一名刚刚从武汉回村的务工人员。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杨德生立刻与其电话沟通,嘱咐她实行居家隔离观察,并安排计生主任、村医每天两次与其视频观察沟通。“现在是非常时期,你就安心在家里呆着,有什么需要就找我!”为了减轻她和家人的思想负担,杨德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做通武汉回村人员的思想工作。随后,杨德生安排村里的工作人员,部署村里的各值守卡口,及时向村民发放口罩、消毒液、带鱼、蔬菜等各类物资。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每天上午和下午,杨德生都带领党员干部和清洁员在村内进行卫生消杀和环境整治,通过村广播大喇叭、电子屏轮流播放防护知识,逐户发放防控宣传手册,宣传号召全村村民少出门、少聚会,注重个人卫生防护,齐心协力度过这个不一样的春节。
坚守者:“别劝我了,我是个党员!”“现在形势这么严峻,你们别劝我了,我是个党员,这个时候必须守在这里!”57岁的杨德生对港湾管区主任王教全说。在得知杨德生已经连续两天打吊瓶还坚持在村卡口值守后,王教全先后三次劝他赶紧去医院检查,但杨德生却连连谢绝,表示“共产党员轻伤不下火线”。
疫情防控以来,杨德生的妻子住在城区帮忙照顾两个小孩,他就索性自己住在村委会和卡口简陋的车箱里。“你不是天天说肚子疼嘛,晚上不能不休息!”杨德生的家人几次打电话,催他有空赶紧去医院检查,别把身体拖垮了,然而“我身体吃得消”“我能坚持”却是这些天来杨德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白天,输完液的杨德生坚持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排查登记、发放物资、整治环境、广播宣传,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打消村民的担忧和顾虑;夜间,为了让卡口值守人员保证充分休息,他强忍着把病痛放在一边,每天傍晚总是早早来到村口接替夜间值守,“你们晚上好好休息,我来值班!
2月15日凌晨,在一线坚守20多天的杨德生疼痛难忍,被家人强制拉去西海岸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这才发现他已经是结肠炎引发急性肠穿孔,需要做造瘘,卧床治疗3个月后才能将结肠接上。“你这个情况很悬,再晚来就有生命危险了,干活也不能不要命啊!”杨德生躺在病房,心却留在了村里,“现在要防控,也要让村民有饭吃,村里的渔船陆续要出海了,咱们村码头多,船也多,一定要给他们挨个做好登记管理,给他们配备好防控物资……等我能走路了,我就回去!”在病床上的杨德生,还电话嘱咐村主任杨洪光,他絮絮叨叨的话语,像一个大家长,让杨洪光湿润了眼眶。
带头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老书记你安心养病,我们一定能守好自己的家,不出岔子!”杨德生被迫撤离了一线,杨洪光主动接过了疫情防控战的“接力棒”。他不光是亲自上阵接替夜晚的卡口值守工作,还自费向镇指挥部捐赠物资用于疫情防控保障。一个人带强一支队伍。杨德生生病住院的消息迅速传开,激发全村党员争做战“疫”前线的“逆行者”,众志成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纷纷抢着干疫情防控中最重、最苦、最累的工作,在暴风雪寒潮的深夜,一个个默默坚守的党员身影,正是对全村百姓最无言而郑重的承诺。
杨德生的坚守和党员的奉献,赢得了众多村民的口碑和赞誉,越来越多的普通村民也自发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中有人无偿为值守卡口提供水电暖等后勤保障服务,有人主动贡献厢式货车、活动板房为值守人员避风御寒,有人义务自带工具给全村消毒……截止2月18日,西杨家洼村参与疫情防控的人数达33人,向村、镇两级捐赠的现金、物资总计超过16万元。“现在我们村大家伙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年老的党员高龄‘出战’,村里的小学生也把压岁钱捐出来了。”一提起村里的防疫先进事迹,杨洪光言语里充满了自豪。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杨德生冲锋在前,坚守阵地,为村民的安全健康撑起了“保护网”。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员和志愿者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为打赢这场人民战争凝聚了正能量。西杨家洼村生动的抗“疫”实战,充分展现了琅琊镇党员干部敢打敢拼、共克时艰的昂扬斗志,更彰显出他们对鲜红党旗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