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运营“金钥匙”“象牙塔”内掘宝藏
四所驻青高校入选中国高校专利转让百强榜
日前,《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发布,对截至2020年2月5日中国高校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生效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数量进行统计排名。前100名当中,山东五所高校上榜,其中四所为驻青高校。排行榜显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转让专利259件,青岛科技大学244件,山东科技大学142件,青岛大学132件,四所驻青高校共在国内转让777件专利。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汇聚的主体,而这些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了,才能实现它们的创新价值。近年来,驻青高校的专利运营工作逐渐驶入了“快车道”,如何转动专利转化这把开启创新和市场宝库的“金钥匙”,提高科研人员实施专利转化的积极性,让专利从实验室、象牙塔里走出来,变为“真金白银”,是各个驻青高校正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释放政策“红利”,培育高校高价值专利
如何唤醒“沉睡”在高校“象牙塔”里的高价值科技成果,让其转化成生产力,是驻青高校专利转化运营工作的一大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各高校独辟蹊径,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对科技成果的归属、转化流程、决策制度等作出明确规定,以此激励师生对科技成果进行后续开发、应用、推广,形成新技术、新产品。
经过一系列改革,科研团队不仅收获了事关长远的政策“红包”,也收到了真金白银的收益“红包”。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校将发明专利的转化情况列入对教师的相应评价指标体系,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由学校统一分配,对发明团队的奖励比例最高可达90%;青岛科技大学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学校对发明团队的奖励比例不低于90%,对在“学科性公司”中所获股权或实施股权收益进行奖励时,奖励给创办学科性公司的成果完成人(或课题组)70 %的股权或股权收益;青岛大学提出的 《青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法》规定了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收益权、分配权三权的处置方式,以及货币性资产收益和股权入股等权益划分的方式,成果完成人(团队)净收益比例可高达90%,最低不低于70%。
不仅如此,驻青高校还纷纷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学校科研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方面向成果转化积极的工作人员倾斜。以青科大为例,在绩效考核方面,对以学校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学校获得的股份与分红,视同教师当年或次年的科研业绩考核中的科研经费与科研工作量。在职称晋升方面,近三年主持横向项目到账经费或转化收益达300万(理工)或100万(人文社科)可以直评教授。
牵线搭桥精准化,成果找“婆家”越来越容易
让知识产权流动起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是高校专利与市场对接的必经之路。而“象牙塔”里的科研人员想转化成果,需要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牵线搭桥”。
中石大于2018年7月27日成立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中心开展嵌入科研式的信息服务,定制面向学者及重大科研项目团队的情报分析服务,帮助研发团队分析重点研究方向、预测未来高强度专利,并给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建议。针对双一流学科中前沿技术的研发团队,还优选专业人员组成嵌入式导航团队,与科研团队接洽,在项目研发伊始进行专利导航分析,为科研团队分析全球该领域技术现状及发展态势,提供专利申请建议,挖掘有潜在合作可能的机构。2017-2019年,中石大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三年超过500件,稳居驻鲁高校前三位,驻青高校第一位。
在青科大,教师、科研工作者们有个基本准则——“不找校长找市场”,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科研、教学两不误的创新之路。学校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建有大学科技园、橡胶谷、新材料科技工业园等3个国家级孵化器,累计孵化300余家科技型创新企业。其中,橡胶谷园区与学校紧邻形成科教产融合生态圈,科研人员“敲敲门”就可与企业对接。学校逐步形成了“成果转移中心+熟化中心+地方研究院+科技特派员”的多维度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学校拥有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每年组织项目对接、路演等300余场次。针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过程中技术集成和中试熟化的关键环节缺失问题,成立了科技成果集成熟化中心,并作为青岛市科技局两个成果转化熟化试点之一获得 1200万元支持。学校还建立了300人规模的科技特派员队伍,长年开展科技项目推介和技术服务。
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山东科技大学科技园里,“U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和“成果评价、创业孵化、财税工商、投融资服务、成果交易、合同认定”链条式的服务模式走在全省前列,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了周密服务。此外,山科大先后与省内外30多个各级政府、部门建立了全面科技合作关系,与60余个国内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有力地推进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工作。
打破校园围墙,科研成果“造血”地方经济
城市孕育大学,大学滋养城市。为让校园里的科研产能转化为地方经济动能,驻青高校纷纷打破学校的“围墙”,主动对接政府和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效,为青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青岛大学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夏延致教授带领的研发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海藻纤维的高效、环保、自动规模化生产。2018年1月,团队的海藻纤维凝胶纺丝制备工艺等相关十项发明专利以人民币7200万元作价入股,并引入投资4800万元,成立了青岛源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成果转化。公司运营以来,产品供不应求,2019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除了作价入股的方式外,青岛大学还通过创办学科型公司、实施许可、股权入股等多种方式推动学校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和可持续发展,在为青岛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提升了成果转化驱动力,推动了成果转化进程的“加速度”。根据青岛大学近3年专利转让转化分析,青岛范围内的专利转化率为48%,省内(不含青岛市)专利转化率为27%,省外专利转化率25%。
为使科技成果精准服务青岛,山东科技大学校领导带队专家教授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科技成果宣传推介工作。2018和2019年,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公利带领学校中心组成员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深入青岛市大企业集团、各区市政府参观考察,为学校服务青岛地方经济实现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奠定了基础。据悉,山科大已连续两年举办多种形式的“服务青岛行动计划”产学研对接会,今年拟计划举办12场左右产学研对接活动,向青岛推介57项科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该校承担青岛横向科研项目220余项,合同经费达4600余万元,涉及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开发、橡胶化工、现代物流、高端装备、机械制造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青岛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端智库”。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