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1亿人落户!新一轮城镇化“开闸” 青岛的机会很大!

2020-04-11 21:12 来源:观象山
分享到:

诸多迹象表明:新一轮城镇化浪潮即将到来!

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在朋友圈刷了屏。

这个意见太重要了。因为只有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出台这个意见的目的就是要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要素有哪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这4个是传统要素,《意见》还提到了一个全新的要素:数据。

其中,最核心的要素——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或许更为广大民众所感知和期盼。《意见》提出,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明确提出,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这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供了“顶层设计”。

同一天,国家发改委印发《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勾勒了今年城镇化的愿景与路径。

blob.png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与城镇化相向而行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但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市民化进程滞后、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

城镇化,从地理上讲是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转换,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人的城镇化。

《任务》提出,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如何自由流动如前文所述,中央已经做出了顶层设计,接下来就是落实的问题了。

要在一年内,把与菲律宾或者埃及一国相当的人口落户城市,这绝对算得上是一项“宏伟工程”。要让农村人变成城市人,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登个记”就可以了事。

人口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面对这样一块大蛋糕,各大城市自然是希望能分得一块。

青岛作为新晋特大城市,应该说实力是有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任务》明确提出,优化发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提升其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青岛作为计划单列市,将得到重点扶持,如果能用好政策红利,顺势而为,不仅能分到蛋糕,还有机会在这轮城镇化浪潮中补齐城镇化率低这块短板,从根本上提升整体实力。

1、不再“平均用力”,中心城市优先

改革总是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也好,城镇化也罢。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

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但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

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问题的出现,让上上下下都在思考,到底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城镇化道路。

blob.png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立了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这个规划有一个明显的不足,那就是有些平均用力,各个层级的城市都要发展,没有明显的优先级。

特别是鉴于当时特大超大城市面临的各类城市病,这个规划明确提出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尤其是在人口规模上指向明确:“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经过五六年的发展,中国城镇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和规律,那就是特大城市“马太效应”不断显现,在集聚资源与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优势不断彰显。

这就如同大型跨国公司与中小企业,其实力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大不相同,如果忽视这种差异,片面强调协调发展,甚至搞平均主义、大锅饭,那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就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中央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去年12月16日出版的2019年第24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篇文章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文章充分肯定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主力军”地位。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文章指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要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为城镇化今后怎么走,定了方向。

此次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就是落实这一指示。

在人口规模上,也为特大、超大城市“松了绑”: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鼓励有条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区新区落户限制。

2、强者将愈强

全新的资源分配规则决定了大城市将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权,也就是说,强者将更强。

而实力不济的城市在新一轮竞争中,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弱者愈弱。“马太效应”将更加显著,分化势必加剧。

哪些城市将在这一轮城镇化中居于有力地位呢?很明显,将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

首先就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国家中心城市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

blob.png

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力相当之大。郑州的逆势,就是一个范例。2016年,郑州晋级为国家中心城市,此后便开启了“直升机模式”——

2016年,郑州市GDP完成7994.2亿元,增速高达8.4%,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8位。

2017年,郑州GDP直接越过“8000亿级”,进入“9000亿级”,达到9130.2亿元。

2018年,郑州GDP成功迈入“万亿俱乐部”,成为仅次于北京、天津、青岛的北方第四城,全国排名进一步上升至第15位。

郑州人口的高速增长同样令人瞩目——

2017年,郑州市常住人口增加了15.68万人。2018年,增量达到25.53万人,并一举突破一千万大关。2019年,增速不减,增量依然高达21.6万人,在全国处于第二阵营。

在这一轮城镇化进程中,这些城市将获得更大的资源配置空间,加之自身强大的实力,必然强者更强。

当然,《任务》提到的中心城市不仅仅专指国家中心城市,还包括“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将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

同时,城市群将在这轮城镇化中处于优势地位。《任务》明确提出,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全面实施城市群发展规划,推动哈长、长江中游、中原、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支持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实施联席会议制度落地生效,推动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城市群健全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促进天山北坡、滇中等边疆城市群及山东半岛、黔中等省内城市群发展。

3、这是青岛的机会

在中国近代史上,青岛的城镇化应该算得上是早的。

在青岛,曾经诞生过多个中国第一:开办了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电影院,上映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中国第一个有汽车的城市,建设了中国第一条公路,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火车机车、第一瓶矿泉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帆船俱乐部,建设了亚洲第一个海洋馆等等。

这些都是现代城市的重要表征。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全市划分为七区: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也就是说,新中国建立初期,青岛全是市区没有郊县,城镇化率几乎为100%。

随着胶南县、胶县、即墨县、平度县、莱西县先后划归青岛市管辖,青岛才有了农村郊县。也正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布局,导致了青岛城镇化率始终不高。

blob.png

近年来,随着东扩、北上,拥湾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青岛的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人口规模显著提升。

2016年,青岛市城镇化率达到71.53%,成为山东省首个城镇化率超过70%的城市。2019年末,青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4.12%。

但即便如此,青岛城镇化率在全国仍然处在第二个梯队靠后的位置。同为特大城市的其他城市,城镇化率大多高于青岛。南京2019年城镇人口707.2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达83.2%;武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0.49%,杭州为78.5%,西安为74.61%,成都为74.41%。

总体而言,山东以中小城市为主,城镇化率较低,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不明显。这种城市发展格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山东人口的增长和近年来的转型升级。

因此,做大做强城市平台就十分关键。《山东省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济南、青岛两市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均达到500万人以上,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这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近日,住建部发布《2018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备受关注的全国各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排名揭晓,青岛城区常住人口突破500万,正式晋级特大城市。

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中央连发重磅文件,为中心城市撑腰,这为青岛实现进一步跃迁带来了重大机会。

此次发布的 《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青岛的机会很多——

比如,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为降低落户门槛,青岛不断升级政策,目前在同类城市中拥有相当的竞争力。

《任务》提出,加快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青岛将充分发挥作为黄河九省区出海口的独特作用,把开放的风吹向黄河流域去,推动黄河流域整体开放,做龙头中的龙头。

再如,《任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重点城市群,推动山东半岛等省内城市群发展。今年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以同城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有了中央和省两级支持,青岛有足够的底气。

《任务》还提出,优化发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青岛作为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将享受政策利好,胶州“撤市划区”也有望提速。随着市辖区规模的扩大,青岛城镇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

青岛还有一个很多城市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青岛拥有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一区两市”这个含金量很高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任务》提出,推动试验区在健全城乡人口迁徙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发展路径。这是青岛的机会。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当前青岛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城镇化来破解,包括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内需不足的问题、扩大投资的问题、突破平度莱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机会就在眼前,青岛如果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就在这一轮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