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替,砥砺前行。两年前的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亲临青岛蓝谷视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对海洋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新的期许。 两年来,全省上下站在新的高度重新认识海洋、定位海洋,聚焦海洋港口、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生态环境三大任务,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迈出了加快海洋强省建设的坚实步伐。青岛市更是立足自身优势,突出问题导向,攻坚克难、大干快上,在全市打响了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海洋攻势”。作为青岛市重点布局的经略海洋战略要地,青岛蓝谷担当作为、勇争一流,推动海洋科技和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蓝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7%;新签约项目投资额和数量分别增长30%和48%;各类人才增长33.3%,其中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增长30%。今年一季度,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青岛蓝谷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新签约项目投资额和数量分别增长236.5%和880%。
高端要素集聚
海洋科技源头创新捷报频传
“我们通过这两台电脑,就可以远程操控几千公里外深海中的‘海燕’水下滑翔机,进行上浮和下沉。”来到青岛蓝谷问海路1号,走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几台通体明黄的“海燕”水下无人航行器最为显眼。据工程师赵海侗介绍,目前“海燕—L”已实现无故障运行141天,续航里程3619.6公里,刷新了国产水下滑翔机连续工作时间最长和续航里程最远纪录;“海燕”的最大工作深度也已达到8213米,创造了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 以“海燕”为代表的海洋高端装备与前沿技术的研发进展,是青岛蓝谷海洋科技源头创新实现新突破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青岛蓝谷已聚集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大洋钻探船等“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23个,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院所23个,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0余个。在过去的两年中,青岛蓝谷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其中,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着眼国家重大战略和长远目标,瞄准世界前沿问题,发力重大项目预研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透明海洋”计划持续推进,“海底发现”计划稳步实施,“蓝色开发”计划实现多项原始创新突破。青岛海检集团主持编制的国家标准《海洋工程装备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要求》(GB/T37582—2019)正式发布,填补了国内以海洋工程装备腐蚀控制工程生命周期为对象的综合性应用指导标准的空白。中船重工725所深海腐蚀试验深度从表层海水延伸至深海3000米以下,为深海装备设计选材、使用维护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支撑这些海洋科研重大项目的,是重大科技平台的加速集聚: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协同单位增至近50家,深远海科考共享船队新增3艘科考船,规模达到27艘,2019年共享航次、科考任务、共享船时较2017年增长均超过100%;“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配建工作基本完成,已移交国家深海基地码头;青岛海检集团联合国内外60多家顶尖创新资源,开展海洋设备检验检测联合技术攻关…… 随着重大项目的开展、重大平台的构建,海洋高端人才也在持续汇集,截至目前全职或柔性引进院士等各类高端人才6000余人。青岛蓝谷的“朋友圈”,呈现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涉海精英人才等优势要素集中聚集的良好态势。 俯瞰青岛蓝谷,蜿蜒曲折、风光旖旎的小岛湾北岸,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船重工725所、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基地等科研机构如璀璨明珠般错落有致点缀其间,形成一条全国绝无仅有、名副其实的黄金科研海岸线。就在6月11日下午,青岛蓝谷管理局与驻蓝谷科研机构相关专家及企业、市民代表,共同商讨小岛湾北岸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将其打造成为“海洋科技经济文化艺术长廊”,为青岛蓝谷6000余名海洋科研人员及周边居民提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生态线、文化线。
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海洋科技转移转化成果涌现
青岛蓝谷最大的优势,是海洋领域顶级研发机构、大科学装置、人才等创新资源高度集聚,无论国内、国外,都很难再复制出这样一个区域。历经多年的“厚积薄发”,青岛蓝谷正在由创新资源集聚期大踏步向产业发展期迈进,让海洋科技成果顺利转化、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攻坚课题。 针对科研院所体制机制不灵活、企业承接能力弱、资源未有效整合等制约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突出问题,青岛蓝谷转方式、解痛点、补短板、优服务,着力推动科技成果“有得转”“接得住”“转得顺”。一方面,从供给端解决科研成果“有得转”的问题,深入高校院所征集梳理了300余项可转化成果;另一方面,从需求端解决科研成果“接得住”的问题,先是逐一对接蓝谷700余家准科技型企业,确定210家重点企业进行滴灌式精准培育,协同即墨区相关部门建立规上高企数据库,分门别类开展针对性技术需求征集,拓宽产业承接范围。今年1至5月,青岛蓝谷区域内技术合同登记额6700万元,其中企业横向登记额5800万元,同比增幅41%。 坚持专业化思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青岛蓝谷推动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与大工青岛研究院、启迪海洋创新中心合作,构建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创新端和需求端。以市场化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引进高校院所突破身份限制,通过科技成果入股等形式,合法合规成立产业化平台公司,将市场化引入院所,激发院所活力。山东大学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友明院士团队以技术入股在蓝谷成立了青岛德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新型固氮杀虫杀菌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目前试生产获得成功,向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蓝谷新增专利申请量399件、增长72%、累计达到1080件,新增专利授权量166件、增长11%、累计达到473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79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7.48亿元、增长376.43%,其中海洋技术交易额6.83亿元、占比91.31%;新认定孵化载体14家,新认定山东省标杆示范瞪羚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1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市1/4;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企业数量累计达到20家、增长25%;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家、增长69%。今年1至4月,青岛蓝谷实现技术交易额5703.48万元,同比增长18.15%;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较去年总量增长41%。
靶向攻坚“双招双引”
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全面起势
作为中国唯一以海洋为特色的高科技研发及高技术产业集聚区,青岛蓝谷本就源于青岛市委、市政府对经略海洋的自觉担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承担使命和责任,青岛蓝谷的目标定位由原来的“青岛蓝谷、中国蓝谷”提升为“世界蓝谷”,站在地球仪旁谋划未来发展,剑指全球引领性的海洋科技和经济发展示范区。 建设海洋新城,必须有产业的坚实支撑。在全力服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同时,青岛蓝谷转换路数、改变打法,找准穴位、靶向发力,以突破性的举措强力攻坚“双招双引”:成立蓝谷项目抓落地工作抓落实战队作战指挥部,围绕信息产业、海洋技术装备产业、海洋生物产业、高端服务产业、众创服务产业、金融产业建立蓝谷“3+3”产业体系,设立五大战队、22支分队,各战队分队根据作战方向和目标,在战队总指挥的率领下分工配合、协同作战,“攻山头、炸碉堡”,做深做实做强现代海洋产业。 目前,各战队工作正全速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在更宽领域取得新成效。其中,海洋信息产业以超算升级、华录山东总部基地等项目为龙头,建设国内第一个海洋大数据产业化示范基地,打造超算及大数据产业集群;海洋生物产业以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等项目为依托,引进了威刚生物科技等公司,打造海洋生物产业集群;海洋技术及装备产业以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智能航运先行示范区等项目为龙头打造海洋技术装备产业集群,以中船重工725所青岛分部为依托引进防腐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众创服务产业以斯坦福青岛研究院、OceanWe国际海洋创新工坊、国信蓝谷孵化园为依托,基本构建起从“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再到“专业产业园区”完整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启迪海洋创新中心、聚信汇智知识产权加速器等一批科技服务项目;金融产业,引进和设立各类金融机构40余家,设立了总规模超过200亿元的国信海洋新动能产业基金、鲁信现代海洋产业基金、海检航创检验检测产业基金等多支基金,其中国信海洋基金成功收购东方三文鱼养殖全产业链项目和百洋控股两家海洋渔业领域上市公司,引入央企共建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项目,全新养殖理念和养殖技术领跑世界。 蓝色动能澎湃,产业蓬勃发展,即便是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青岛蓝谷今年一季度“双招双引”依然实现“开门红”:签约项目49个,数量超过去年全年;签约项目总投资额173亿元,达到去年全年投资额的6成;新增市场主体222家,同比增长40%;涉海类项目总数达37个,其中投资过20亿元4个、过亿元15个,实现项目数量和质量的两个“大幅提升”。 海阔潮涌千帆竞,砥砺奋进勇争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海洋产业百花齐放、人才资本要素活跃的青岛蓝谷,已经开启了全新的发展境界。2020年是青岛蓝谷体制机制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效能的开局之年,青岛蓝谷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前进方向,按照山东海洋强省、青岛“十五个攻势”部署要求,抓住青岛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机遇,聚焦“科技创新”“双招双引”“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世界蓝谷”这篇恢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