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这两项指标全山东省排第一 青岛7月份"气质"今年来最好

2020-08-14 05:40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分享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3日讯 近日,青岛市发布上半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上半年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为近六年来最好,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提高8.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4.8%,排名全省前三位。13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青岛市7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各镇街空气质量排名情况,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55,为今年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在省内排名第二。从全省最新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青岛市7月份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其中PM2.5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0.3%,两项约束性指标均位列省内16市第一。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蓝天白云成“日常”

空气质量优良率全省排第一

7月份,市区环境空气中,PM2.5浓度为15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为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浓度为0.6毫克/立方米,臭氧浓度为156微克/立方米。同比,PM2.5改善10微克/立方米,PM10改善1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升高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升高2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改善0.2毫克/立方米,臭氧改善18微克/立方米。7月份六项污染物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PM10、一氧化碳为2013年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以来同期最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3%,在省内16地市中排名第一,与去年同期位次相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55,为今年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月份,在省内排名第二,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位次。

7月份,青岛空气质量成绩亮眼,究其客观原因,7月份平均气温同比降低2.3℃,日最高气温达28℃以上的天数同比减少8天;大风天同比增多3天,多云天同比增多3天;雨量增多128.4毫米,降雨时数增多50个小时,相对湿度基本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本月降雨量和降雨持续时间明显增多,湿清除作用增强,同时气温低、风力大,扩散条件好转,颗粒物浓度同比明显降低。

随着青岛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近来“青岛蓝”频频刷屏盛夏的朋友圈

莱西空气质量优良率改善最大

具体来看各区市排名情况:

各区市综合指数由差到好排名依次为:胶州市3.09、平度市3、市北区2.8、即墨区2.72、西海岸新区2.7、莱西市2.63、李沧区2.63、高新区2.59、城阳区2.51、市南区2.42、崂山区2.4。各区市同比均改善,同比减量最大的是市南区、高新区,均为0.7。

各区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范围为67.7%~96.8%,由差到好依次为:平度市、西海岸新区(并列第9)、胶州市(并列第9)、市南区(并列第7)、高新区(并列第7)、李沧区(并列第4)、崂山区(并列第4)、即墨区(并列第4)、市北区(并列第2)、莱西市(并列第2)、城阳区。平度市同比反弹,反弹幅度为6.5个百分点;其他区市同比均改善,改善幅度最大的是莱西市,为25.8个百分点。

各区市降尘量均低于9.0t/km2·30d,符合省生态环境厅考核要求。各区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1.2-3.6t/km2·30d之间,平均为2.3t/km2·30d,由差到好依次为平度市、西海岸新区、即墨区、高新区、胶州市、莱西市、城阳区、市南区、李沧区、崂山区、市北区。

背后揭秘:今年青岛“气质”为啥这么好?新机制让部门“红脸出汗”成常态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为了让蓝天常在,青岛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针对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合力推进蓝天保卫战各项“作战任务”。如今,青岛的天更蓝、空气更加清新,“颜值”在线的青岛,成为市民朋友圈的“点赞王”。

一个“新机制”,让部门“红脸出汗”抓治理

时针指向8月5日下午14:00,青岛市政府中心会议室,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第18次半月调度会议按期召开。会议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带领市生态环境委员会10多个成员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各区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各辖区镇街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同步在分会场通过视频参会。

会议现场正在播放市住建、城管、公安、生态环境等四个主要牵头部门大气攻坚检查发现的问题通报视频,其中涉及建筑工地裸土覆盖不严、城市道路积尘未及时清扫、柴油货车冒黑烟、企业未采取有效废气治理措施等80多个大气污染相关问题正被逐一曝光。

自2019年9月起,在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带头组织起草和部署推动下,青岛市启动了“每周通报、半月调度、全月考核”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

“新机制”首次将具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职责的区市、部门、镇街及相关单位全部纳入成员管理范围,统一要求、统一监督、统一考核,严格实行大气工作分级排名管控措施。机制运行后,坚持每周通报全市141个镇街空气质量现状值和下滑幅度排名情况,各区市组织进行排名靠后镇街相关负责人约谈等通报会;市政府每半月组织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议,制作突出环境问题专题片,现场进行视频通报,并对排名靠后且未完成约束性指标月度目标、问题突出的区市和镇街实施预警提醒、约谈、问责等措施;每月对各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施生态补偿考核。

该机制运行10个月来,相关责任部门纷纷感到“辣味十足”,特别是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针对各区市、市直有关部门、辖区各镇街,分别提出了“6+5+4”约束性工作目标要求,堪称近年来最严厉措施。

“新机制”下,部门“红脸出汗”成了常态,以目标促进度,以考核促提升,督促各相关成员单位各负其责、严格落实,全方位开展大气污染强化攻坚。截至目前,“新机制”累计通报并解决全市各类大气污染问题1400余个;市委、市政府召开相关空气质量约谈会议及各区市表态发言18次,组织对辖区镇街及有关部门进行约谈共计300余次;针对相关市直部门本领域重点方面通报、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移交涉嫌问责案件办理通知单等涉及各类重点大气问题,各区市采取诫勉、约谈、通报批评、书面检查和批评教育等方式问责26人。

大气“新机制”的实施运行,有力推动了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逐步形成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格局。

一套“组合拳”,“保卫战”任务强力推进

青岛市的大气污染既有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等深层次的问题,也有建设扬尘、燃煤散烧、道路积尘、柴油货车污染、工业无组织排放等一些管理层面的问题。

今年以来,青岛市持续加大控车、降尘、压煤、减排等重点工作力度,加强环保、发改、公安、住建、城管、交通、商务等部门的对接联动,突出问题、目标、结果导向,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深度攻坚,开展建设工地扬尘专项整治、渣土车污染联合执法、成品油煤炭市场专项整治及工业炉窑综合治理等攻坚行动,推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从各部门措施看,建立建设各专项整治长效管控机制,今年1-7月全市共计淘汰国三营运柴油货车10852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审核编码15921台,查处取缔自流黑加油点71个,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天然气)公交车占比总量的87%,7月份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矿石等大宗货物铁路和水路等清洁运输占比分别达到86.8%和78.9%;实施煤炭消费压减专项行动,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减少37.8万吨;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治理,建立完善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散乱污企业4项重点工作动态管控机制,进一步削减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850吨;开展夏秋季挥发性有机物强化攻坚行动,实施全市重点行业帮扶执法检查,指导企业提升治理水平,出台全市错时加油绿色出行方案措施,全面遏制臭氧污染多发态势。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资金支持,建成全市出租车道路走航监测系统,利用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和黑烟车抓拍系统加强超标排放车辆监管;建设重型柴油货车车载诊断远程监控系统。利用卫星遥感实时观测技术,严密监控,科学管控,实现全市域秸秆焚烧“零火点”。争取中央、省级大气污染治理资金8021万元,用于支持工业企业、机动车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一个“总目标”,微克必争、每天必争!

青岛市制定了各区市空气质量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优良率年度改善任务,并根据“新机制”要求,将全市三项指标目标逐一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区市、每个月,深化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管理,建立镇街大气污染源网格化精细管控机制,以全市141个镇、街道和功能区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为基础单元,细化监控网格、明确网格化监管职责,构建“国控-省控-市控-镇街”全覆盖空气质量监控网络体系,实行镇街综合调度、部门联动执法、辖区督导协调、限时整改反馈等联防联控工作制度,实现大气污染问题快速响应和多部门实时联动的一体化闭环流程运转。

按照“新机制”目标要求,今年以来截至7月,各区市PM2.5、PM10和空气质量优良率三项控制性指标均完成并好于目标值。相比2019年同期,各区市PM2.5改善幅度为15.8-30.2%,PM10改善幅度为11.1-31.5%,优良率平均增加10.1个百分点。全市镇街均未出现空气质量连续两周以上排名后十位且未完成所在区市当月控制性目标的情况。

在全省16城市排名中,青岛市1-7月整体环境空气质量位列前三。主要指标PM2.5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1.4%;PM10为6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3.8%;臭氧(03)为147微克/立方米,低于全省均值34微克,按浓度值由低到高排名全省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85.4%,同比增加8.0个百分点。

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胜之年,青岛市也将立足自身、绝不松劲儿,持续推进各项目标任务。

通过推动各区市各部门全面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和青岛市“1+1+8”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措施要求。努力做到“每天必争、每微克必争”。综合运用全市综合考核、生态补偿、镇街排名等管理手段,促进网格化管理发挥优势,推出大气污染网格化精细管控技术服务,通过聘请专业技术团队,进行驻点跟踪、综合技术观测、镇街空气网络智能化应用等方式,指导各镇街建立大气污染网格化精细管控运行机制,帮助排名落后的镇街解决实际的困难。充分运用好信息化技术,提高城市污染防治管理水平。用更强的力度、更严的措施,实现环境监控更精细、预测预警更及时、问题处置更迅速,以全新的工作机制为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增添更强劲动力!(青报全媒体记者 吴帅 通讯员 王诺 代玮 张韬 刘奇)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