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消费城市格局生变,重庆晋级,广州滑落,青岛跃迁的机会在这里…

2020-08-17 07:28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在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拉动国民经济的马车中,消费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已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已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消费的“发动机”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消费力将成为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一大关键因素。

疫情之下,哪个城市能够让消费发动机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哪个城市就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今年上半年,各城市在“消费赛道”上的竞争格局发生较大调整:上海、北京牢牢占据头部位置;长期位居第3的广州上半年表现欠佳,与一直排名第4的重庆位次互换;排名前10位的城市位次变动较大,苏州上升3个位次名列第7,郑州从17位跃升至第10位;疫情重灾区武汉直接从第6名跌至10名开外。

blob.png

注:广州、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根据2019年上半年度数据测算,天津、佛山未公布相关数据

得益于有效的消费刺激政策,青岛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行榜上由13位前进至12位,势头不错。面对正在加速到来的“双循环”时代,作为重要的节点城市,青岛消费跃迁的机会来了!

1 苏州、郑州大幅跃升

无论是在GDP排行榜上,还是在投资、工业等关键数据榜单中,苏州都是一个耀眼的存在。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保障,苏州在消费领域同样表现出了强大的潜能。

2019年上半年,苏州凭借3486.4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全国第七,相比2019年前进了三个位次,在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苏州消费市场回暖底气来自经济向好、政府措施大力拉动,对城市消费产生的持续推动力,来自迎难而上的创新勇气,在消费业态、消费模式的全新探索中跑出“加速度”。

苏州全市联动力促消费复苏,围绕“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突出特色开展各类商旅文体融合的消费促进活动,举办促进消费主题系列活动1000场,2.96万家企业参与。疫情发生以来,苏州各级政府和企业累计发放消费券约1.28亿元,撬动消费15亿元,极大提振市民消费信心,激发消费热情。

17座“万亿之城”中,郑州的表现令人感到意外,其凭借着2307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第十,占河南省近1/4。在这个榜单上,郑州2018、2019年均排在第17位,此番跻身前十无疑是一次重大飞跃。

郑州市充分发挥消费的“压舱石”作用,把扩消费作为稳增长的重要着力点,通过举办网上购物节、消费券发放、“醉美·夜郑州”等系列活动,引导网上消费、带动实体消费、挖掘潜在消费,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稳步复苏注入新动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是郑州消费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2019年,河南常住人口达到9640万人,位居全国第三;作为省会,郑州常住人口更是突破千万,达到1035.2万人,海量人口撑起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2难以撼动的“第一梯队”  

即便是在疫情对消费带来“休克式”冲击的情况下,由上海、北京、重庆、广州四城领衔的“第一梯队”仍然无法撼动。自2017年起,这四座城市已经连续三年稳定地占据前四名的位置。

今年上半年,四座城市消费格局稳中有变:上海和北京仍然遥遥领先,一直稳居第三的广州被身后的重庆反超。而与消费一起被重庆超越的还有城市GDP。上半年,重庆GDP达到11209.83亿元,超越广州的10968.29亿元,强势跻身全国四强。

上海凭借着6946.76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毫无争议地名列榜首,甩开第二名北京973.46亿元。作为一个全年GDP达到3.8万亿的“超级城市”,上海不仅有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更形成了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上海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886.42亿元,同比下降2.2%,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上海今年大手笔推出了横跨5月、6月的“五五购物节”“六六夜生活节”等重大活动,有力促进了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根据上海市商务委数据,“五五购物节”期间,推动线下实物消费总额2846亿元,线上交易的成绩更亮眼—网络零售额达2551亿元,同比增长23.5%。

尽管凭借绝对优势(5973.3亿元)占据消费榜第二的位置,但在“第一梯队”中,北京成为降幅最大的城市(同比下跌16.30%)。但应该看到的是,北京有其特殊性。在全国开始复产、放开消费的时候,北京的启动相对较慢,后期又出现二次疫情,所以表现不及上海也在情理之中。

上半年,重庆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消费成绩单,以5307.45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跻身全国三强。

重庆强大的消费力得益于其广阔的面积和庞大的人口基数。正如一些重庆网友所调侃的那样:“重庆,其实是一个伪装成市的省。”论人口,重庆市常住人口约为3124万人,高于吉林、甘肃、内蒙古、海南、宁夏等省区。

与此同时,重庆地处山区,在疫情防控做到位的情况下,率先开放零售、餐饮、文旅等活动,而且夜间经济发达,有效拉动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千年商都”广州则跌出了消费排行榜前三,滑落到第四名的位置。

有专家分析认为,四个一线城市外来人口比重偏高、服务业的比重也偏高,受疫情的冲击较大,从而影响到了消费的增长。

3青岛的机会在“双循环”

相比排名第14位的GDP总量,青岛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排名相对靠前,凭借2145亿元暂列第12位。与排在11位的武汉相差152.88亿元,比排在第13位的长沙多出168.23亿元。

难能可贵的是,与2019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相比,青岛由13位上升至12位。在疫情的冲击之下,能站在原地已属不易,要上升难度可想而知。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5亿元,同比下降9.2%,比一季度提升5.1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8.6亿元,总量比一季度增加132.2亿元,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0.3个百分点。消费马车的重启,为上半年青岛经济增速的转负为正提供了动力。

为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青岛上半年推出了“含金量”十足的多项举措。3月18日,《青岛市2020年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行动计划》出台。3月23日,“2020青岛百日万店消费季”活动启动,加快刺激恢复正常消费。期间,共发放400余万张惠民券,总面值640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超过4亿元,撬动倍数达6倍。

对于吃“开放饭”的青岛而言,国际循环是长板。在“双循环”格局下,如果能发挥好内外循环的节点优势,青岛在消费领域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事实上,外贸重镇青岛已经开始进行消费布局。早在2017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争创全国沿海地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主动打破“内”“外”各自为战的传统格局,转向内外统筹、融合互动的新路径,在稳定出口的同时,主动扩大进口。

2019年初,商务部明确提出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后,青岛立即响应,制定了《青岛市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程行动计划》。

当下,面对全新的国内外发展格局,青岛打造消费城市的路径变得更加明晰。背靠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青岛开始发力培育进口生活消费品产业生态链,通过扩大进口消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进口消费市场。今年上半年,青岛进口消费品209.3亿元,同比增长23.5%,占全市进口总值的17.6%。作为全国消费品进口第6大口岸,青岛口岸码头作业、仓储能力及查验、冷链等基础设施条件居全国前列。

青岛手上还握有一张拉动消费的“王牌”——丰富的旅游资源。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旅游总人数达1.13亿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旅游总收入2005.6亿元,同比增长15.87%,增幅为近年来最高。

纵观全球知名旅游城市,无不有着极强的消费力。巴黎、伦敦、曼谷、洛杉矶、新加坡等城市,优质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到访,同时也极大地拉动了当地消费发展。正是 看中了旅游城市巨大的消费带动作用,许多世界知名品牌专门在当地开设旗舰店。

通过旅游带动消费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青岛应当进一步深挖旅游消费潜力,为青岛打造消费中心城市插上一双翅膀。

作为中国最早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城市之一,百年前的青岛商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中山路是与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齐名的商业街。有过低迷,有过徘徊,但这一次,在双循环的重大机遇下,青岛商业有望再次腾飞,青岛消费有望为城市发展注入更澎湃的动能。

作者|木梓 策划|沈默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