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8日讯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代诗人林杰《乞巧》中的“穿尽红丝几万条”的情景即将在七夕到来前的这个周末在青岛市博物馆呈现。8月23日下午2:00,青岛市博物馆将以一场绳结编织体验活动,带人们走进七夕传统,用心编织的彩绳,将唤起人们对于传统佳节、真挚爱情的美好向往。
报名活动已启动。8月18至21日,登陆市博物馆官网http://www.qingdaomuseum.com或官微进行线上报名。只需薄薄银两的绳钱,就可亲手织就美好的爱情信物。报名人数限报25人,额满为止。咨询电话:0532—88896286、17685562721。
除去“千千结”,青岛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也珍藏有一场浓情蜜意的“七夕秀”,先来看看这些承载着地域节俗,寓意美好爱情与姻缘的宝贝吧。
制“巧果”的鱼形榼子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节”,青岛地区人们会制作“榼巧果”纪念牛郎与织女的天河相会。巧果也叫“巧饽饽”,是用模具磕出来的观赏兼食用的小面食,多呈几何图形,上有各种精美的吉祥图案。这种制作馒头的工具当地人称为“榼子”,学名“果模儿”,方言里念“ka”子,是卡花的模具。
榼子最经典的五种造型是“福禄寿喜余”,传承了200多年的榼子,是胶东地区民间木雕技艺的典型代表,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乞巧节”青岛当地用饽饽榼子做巧果,有大小两种。小的拇指大,名叫“串花”,用模制出,烙熟,用线穿成串,每个之间以短麦秆间隔,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可以玩,也可以吃。据民间传说,吃“榼巧果”能使人尤其是女孩变得心灵手巧。大的叫“花儿”,用“花儿榼子”制作,烙熟,不穿成串,做节日食物。
市博物馆馆藏的几件榼子,均为寿形、喜字、元宝形、和鱼形图案,雕刻精细。尤其是鱼形榼子鱼尾的线条,十分自然流畅。不仅呈现生活气息,更有艺术收藏价值。
据了解,人们在不同节日,选择不同题材的印模,所以“榼子”的种类很多,常在一块长约40厘米的木板上刻3枚至5枚模纹,诸如“福禄寿喜”形成一套。同时常用的还有寿桃模、莲子模等,用于结婚、寿诞、年节宴会,寓意连生贵子,多福多寿等吉祥寓意。
彰显求子习俗的纸本年画牛郎织女图
这张20世纪中期的年画,水波状云纹,象征天苑与人间的分隔;人间世界,里的一头黄牛,象征着牛郎织女的爱情纽带;手执缰绳、望穿秋水的牛郎与仙苑天宫,织女的俯盼呼应,哀怨思念溢于言表。
“七夕”也有求子的习俗,隐形的物象表露了世俗的渴望。图中织女与侍女身后画有盛开的莲花,莲花寓意“莲花生人”;织女怀中所抱的石榴巨大无比,榴子仿佛汩汩而出,坚实而饱满的颗粒寓意儿孙满堂。
寓意美满爱情的故事与传统小物
一只清代雍正年间的人物纹碗上,《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终成眷属的故事栩栩如生;而在清代陈康侯描摹的绢本设色人物立轴上,《张敞画眉》的故事情境,则是古时夫妻好合的最佳祝语。在市博物馆的馆藏中,还有许多文物题材象征美好爱情。
一本清代金陵画派代表人物叶欣的纸本设色花卉册中,双鸳灵动。类似的创作题材在馆藏中并不鲜见,比如一只清康熙青花开光花鸟纹方形碗上的鸳鸯戏水图。
和合二仙也是必不可少的寓意美满的传统标配,雕刻在一件清代玉饰件上的这两位掌管婚姻的喜神,满目欢喜。百年来他们作为“家庭和合,婚姻美满”的意义早已深入人心,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合二仙”又被赋予新的象征意义,它是“和合文化”的象征,也是“和谐社会”的象征,更是“和平世界”的象征。
还有一柄唐代的双鸾镜,虽有残缺,却依然看出经年的沉淀的美。鸾者,凤也。神鸟,可通天界,给人赐福。双鸾者,相携成偶,取幸福长寿之意。因此,双鸾衔绶镜曾是婚嫁男女定情之物,也是随喜吉庆的恭贺礼品。(青报全媒体记者 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