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写进“十四五”,早做打算的青岛有机会

2020-11-19 21:34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又一新赛道。早早开始布局的青岛必须加快脚步。

继今年10月发布《青岛市商业网点专项规划(2019-2035年)》(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时间节点以来,近日,青岛市商务局再出实招,制定《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2021年行动计划》,提出围绕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发挥消费对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创新出台一批促消费政策措施,大力提升消费载体、积极引进消费大项目,努力覆盖消费载体、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行为、消费管理的促消费链条。

新发展格局下,消费成为稳增长的“压舱石”,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还将进一步增强,这是机会。青岛旗帜鲜明提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立足自身实际,也看准了未来。

1、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用意何在?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关键词自然是消费。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线上经济逆势上扬,直播带货、社团购物、门店到家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成为消费市场一大亮点。与此同时,在线教育、网络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不仅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也使得信息消费成为有效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6亿元,同比增长4.3%,比9月份加快1个百分点,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在新发展格局下,消费的作用正在进一步凸显。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经济循环中,消费是终点也是新起点,是加快释放内需潜力、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动力的主要着力点,也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打通制约经济增长的消费堵点,加快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使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动力持续增强,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更好发挥消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是希望进一步放大消费的“压舱石”作用。

实际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概念早在2016年就已出现。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2019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自此,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了明确的定义。

该《指导意见》还指出,将利用5年左右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随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天津、武汉等一大批城市积极响应,纷纷提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

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开放是核心内涵,而这也正是青岛的优势。仅2019年,就有超过1.09亿人次国内外游客前来,青岛实现旅游消费1955.9亿元,增长13%。其中,入境游客153.6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1.6亿美元。

2019年青岛网络零售总额达到1629.2亿元,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1.12%;电商平台交易额为1.1万亿元,占山东省平台交易额比重51.4%,较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全新的消费模式,让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充满新意。

2、都在奔跑,青岛还需要提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当前,提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国内城市已有20个左右。客观来讲,在这些城市中,尤其是与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消费走在前列的城市相比,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优势并不算明显。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一座城市消费力强弱最直观的评判标准。观象君梳理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各大城市发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现,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成都、苏州、南京、杭州和武汉位列前十,青岛遗憾没能上榜。相比较投资和出口这“两驾马车”动辄排名前茅的强劲动力,青岛的消费“马车”还要再快一些。

电子商务应用是城市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新消费、新动能的重要测度指标,对标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青岛电子商务发展在要素集聚、规模效应、创新能力等方面仍存差距。仅就电商平台店铺数量看,资料显示,青岛活跃淘宝网店有21万家,这个数字在广州是125万家、在深圳是84万家,在杭州是70万家。

商业街提档升级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7月,青岛市台东步行街正式入列全国第二批12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荣誉加身,这是对青岛特色街区取得成绩的肯定。但相较于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重庆解放碑等步行街,青岛特色街区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第一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之后,实现营业额1251亿元,增长17%,平均每条街区营业额为113.7亿元,而台东的数字是50多亿元,不到平均数的一半。

同样可以作为城市消费水平参考维度的还有首店经济。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首店经济领跑全国,新开首店320家,而根据赢商大数据,上半年,郑州在首店经济方面同样成效十足,新开59家,西安37家,深圳37家,广州30家,北京25家,杭州24家。就数量而言,相比较先进城市,青岛还需继续提速。

3、如何破局

差距就是潜力。

仍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名为例,受疫情影响,前三季度,排名前十的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无一例外均为负数,青岛同比下降3%虽然同为负增长,但却明显高于北京的-13.1%,杭州的-5.2%,在10个城市增速中位居第三,稍逊于南京和重庆。而从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7%的增速来看,经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政策刺激,青岛消费的引擎正轰隆作响。

种种迹象表明,明确提出要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青岛,正努力补齐短板、争先晋位。

补齐短板,是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第一步。

以台东步行街入选国家级试点步行街为契机,青岛将启动步行街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明确到2021年底,各区、市至少培育1条以上青岛市示范步行街,全市商业步行街总营业额累计增长20%以上,年客流量平均达到3000万人次,街区经营主体年度盈利比例80%以上,每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就业贡献100人以上。

为优化消费品供给,青岛明确将设立100家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提升消费市场能级和水平。通过中山路步行街改造、里院升级,吸引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等在青开设原创品牌店、买手店。支持青岛啤酒、饮料集团、海尔智家等企业打造“国潮品牌”,支持春和楼、崂山矿泉水等老字号企业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提升品牌价值。

区位上的优势,对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而言,同样是机会所在。新发展格局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必然是跨越南北、东西互济的循环,这将进一步释放北方和西部的市场和发展潜力,既扩大内需,又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而青岛,恰恰在其中具备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

青岛的机会还体现在开放。11月15日,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就此诞生。要知道,RCEP涵盖的国家和地区都是青岛重要的海外市场,这无疑为青岛人在家门口“卖全球、卖全球”提供了其他兄弟城市或许并不具备的便利。青岛正加快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引进国际会议、咨询、法律服务等高端消费业态,努力打造中日韩双向消费的最佳体验区、东北亚全球商品体验中心。

补齐短板,发挥好优势,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有机会可言。

作者|衣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