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头条图片> > 正文

青岛时尚体育:迎来更多“高水平队友”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 | 责任编辑: 2020-12-11 07:19:26

中国足球运动学院青岛分院、国内著名电竞俱乐部等15项合作落地,10名专家担当产业发展“智库”

青岛时尚体育:迎来更多“高水平队友”

■中国·青岛时尚体育产业大会现场。

■帆船之都是青岛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之一。

■马术成为岛城市民又一项喜爱的体育项目。王雷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羽 许诺 张芝萌

12月10日上午,以“体育融合时尚、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2020中国·青岛时尚体育产业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大会由山东省体育局、青岛市政府主办,10日召开主题会议后,11日和12日还将在城阳区举办山东省体育产业优质资源推介会、山东省体育产业培训会。此次大会旨在汇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青岛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真知灼见,通过搭建优质体育资源的展示平台,聚合高端赛事、资本、人才的交流合作平台,引导更多经济实体投资青岛体育产业,壮大青岛体育消费市场。

首日的主题会议上,青岛市体育局与20家体育组织、企业、金融机构签署了15项体育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聘请10位专家学者、体育界人士为青岛体育产业发展智库专家。国家体育总局对青岛2家体育产业项目和单位进行了授牌,山东省体育局对外发布了山东省首届品牌体育赛事名单。受邀嘉宾就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向、体育和时尚融合路径、体育赋能国际时尚城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和交流发言。

下大单,签署15项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体育资源的支撑,更需要各方形成合力。此次大会上签署的15项体育产业战略合作协议,为青岛招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体育合伙人”。青岛体育既引来了中国足球运动学院青岛分院这样的“金凤凰”,又着力打造时尚体育产业发展合作平台,同时对设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研究探索,并着手引进台球、电竞等一批世界顶尖时尚体育赛事。

在这些合作中有5项多方协议和10项双方协议。战略合作涉及主体广泛,覆盖了青岛七区三市,充分调动体育行政部门服务群众、服务体育产业的热情;协议内容多维立体,涉及行业有金融、教育、工业互联网、医疗、投资、赛事,全面体现体育融合的思维,拓宽了体育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由青岛市体育局与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和城阳区人民政府四方共同建设、管理和运营的中国足球运动学院青岛分院特别引人关注。这个分院将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模式,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举办品牌足球赛事、推动足球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合作,打造国家与地方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体育发展样板工程。中国足球学院青岛分院与白沙湾足球基地配套设施组成的白沙湾足球基地配套综合体项目,在今年9月29日举行了开工仪式,规划用地面积约18亩,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76亿元。

国内电竞界著名的VG电子竞技俱乐部,是这次签约仪式上的主角之一。作为“王者荣耀”KPL联赛中的顶尖战队,他们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青岛市体育局共同签订了《关于支持青岛市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规划安排体育赛事、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王者荣耀战队注册落户、带动社会资本在青岛进行电子竞技产业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俱乐部创始人丁俊表示,VG之所以选择青岛,就是看中了这里是“山东省体育产业最前沿、最年轻的城市”,俱乐部希望在未来带动整个青岛电竞产业的发展。“目前来看,VG肯定要长期落户在青岛,我们会把我们的赛训体系、青训体系,整个管理团队放到青岛这座体育产业欣欣向荣的城市中来。”丁俊说道。

添光环,国字号体育产业基地又多两个

作为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的“主攻手”,青岛体育在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2019年底,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628.9亿元,产业增加值249.5亿元,占GDP比重达2.10%,不仅在山东省内高居榜首,在全国范围内也位居前列。在青岛这片创业者的“热带雨林”中,一批高素质、高成长性的本土体育企业和自主品牌赛事,逐渐成为国内标杆,为青岛体育产业开辟了新的战略高地。

在大会的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环节,山东英吉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和“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分别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至此,青岛的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总数已达5个。

在现阶段的青岛体育产业中,制造业的作用举足轻重。借助本次大会的展示窗口,不少健身器材的研发、生产商将最先进的体育、健身器材搬到现场,智能跑步机、攀爬机、气阻双臂功能性训练器等智能体育器械纷纷亮相。

在本次大会的发布环节,还发布了山东省首届品牌体育赛事名单。本次评选自2020年6月中旬正式启动,共有49个国际级赛事、42个国家级赛事和1140余个赛事项目参与评选,共评出“山东省十大精品体育赛事”“山东省首届十大自主知识产权体育赛事”“山东省首届十大马拉松赛事”“山东省首届十大体育赛事评选特别奖”等四大奖项,青岛共有“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崂山10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挑战赛、青岛(莱西)2019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和第四届“远东杯”国际帆船拉力赛等五项赛事上榜。

频落青岛的这些重量级授牌和奖项,是对青岛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褒奖。青岛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已经走在国内前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竞赛表演业精彩纷呈、休闲健身业发展迅速,体育旅游、体育健康等深入融合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有特色、有品牌的骨干企业,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搭智库,10名专家将为青岛体育发展出谋划策

会上,青岛市体育局聘请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志良,温州大学教授易剑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电子竞技研究室主任杨越,青年长江学者黄海燕,青岛紫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德才,艾伯杯中国代表拉斐尔·马查多,中奥体育产业集团总裁刘亚群,世界休闲组织理事、欧盟—中国经理人协会主席马忠强,信中利董事总经理王旭东,“中式八球”国际协会主席乔冰等10人为青岛体育产业发展智库专家。

在智库专家的助推下,青岛体育产业发展将延续产业大会的交流合作平台作用,推进青岛体育产业和智库专家学者们开展常态化交流,加深日常合作。在今后产业发展中,通过邀请智库专家座谈、培训、提供参考意见等形式合力解决青岛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为青岛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智库中,黄海燕和易剑东是两位“学院派”代表人物。前者现任上海体育学院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运动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长三角体育一体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入选“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致力于体育产业和体育赛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后者则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技术教学、科研与相关社会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体育赛事媒体服务、体育组织媒体公关。

在新兴的电子竞技方面,来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电子竞技研究室的杨越主任是国内知名专家,他专注于从事电子竞技与电子竞技产业相关理论与政策研究。基于对当代电子科技和国际体育发展动态的深刻认识,杨越也是国际与国内率先进行电子竞技研究的理论学者之一。

泰山集团董事长卞志良则是企业界的杰出代表,他麾下的泰山集团是我国竞技体育市场的龙头企业,仅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就有近万件器材是“泰山制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302枚金牌中,有122枚在泰山集团生产的器材上“诞生”。对于“智库”的荣誉,卞志良十分看重,他表示要充分发挥企业的桥梁作用,“把国际国内的赛事落在青岛,把国际国内的人才、培训落在青岛。让世界体育的精品通过青岛这个大平台进入中国,也让中国体育的精品通过青岛走向世界”。

摆沙盘,主题对话刮起“头脑风暴”

作为大会首日的“压轴大戏”,在紫文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德才支持下,现场嘉宾就“探索时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双循环新格局下体育产业何去何从”两大主题展开交流。

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电子竞技研究室主任杨越表示,在推动体育与时尚深度融合过程中,重点是“抓住”年轻人。在他看来,当下年轻人对体育行业的注意力正在转移,比如世界杯、NBA等体育赛事,关注者多以中年人为主,年轻人不再关注顶级体育赛事,这意味着年轻人的注意力正在发生变化,体育发展也需要根据年轻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倪庆东认为,体育与时尚融合,意味着体育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时尚体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比如整个时尚体育文化的塑造、引导民众的时尚体育消费、城市体育景观的时尚化等,如此,才能调动大众对时尚体育的参与度。”

国版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安波将打造体育IP视为体育与时尚融合的着力点。在他看来,体育并非简单的体育运动或体育产业,怎么让时尚与体育融合得更好,首先就是打造好的IP,好的IP意味着超高的流量和广泛的传播,可以成为大家争先消费、模仿的对象。

泰山集团新事业中心总经理高爱东以小众运动跑酷举例,生动诠释了如何做好时尚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他说,时尚体育作为体育产业的新生力量,当下还存在很多问题。他用两组数据展现了当下中国跑酷运动的现状,目前国内参加跑酷的爱好者只有300万人,其中专业人员不到千分之一;跑酷赛事、活动,每年具有一定规模的不过十几场,2020年全年只举办过2场。300万爱好者对体育产业的拉动、平均消费在3000元左右,跑酷培训和运营体系在中国的数量为零,大部分跑酷专业人员退役后只能转行。在他看来,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小众项目怎样普及,怎样推广,怎样成为更好、更广泛的体育项目。

针对双循环新格局下,体育产业何去何从这一主题,不少专家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观点。

倪庆东说,在双循环的新格局下,体育产业怎样循环,实际上是体育产业的供给增效问题。所以,对体育产业而言一是怎么把产品、质量提升上去,二是怎么把体育产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消费掉。

安波就此议题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发挥平台作用,用平台做乘法,解决信息不对称,为优质项目集聚资源;二是加速跨界融合,打造体育+产业;三是实现资本化,利用资本的逻辑和市场的力量;四是实现体育产业化,要解决好信息透明化的问题;五是优质项目的孵化、展示,打造精品项目。

高爱东说,“体育产业在双循环下何去何从,最重要的是站在国内大循环的战略高度上,最大化把体育消费激发出来;第二是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利用体育与科技融合,实现体育产业进入千家万户、刺激体育消费的目的。”

体育产业历来被看作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在人民健身意愿普遍提高、对美好生活愈发向往的当下,承载着更大的期待和使命。大会的举办,让青岛理清了思路、看到了未来,通过积极探索时尚与产业融合的路径,将让体育产业在激发青岛城市消费中大有可为。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