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2月27日讯 (文/李金燕 图/王彦雯)2020年已行至末尾,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无硝烟之战”仍在继续。年初,青岛市市南区机场疫情监测工作突击队在市南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筑牢“外防输入”的“第一道盾牌”,守护好大家的健康安全。
难吗?难!怎么办?坚持!
机场作为交通运输的重点方式之一,除了客流量大,更是客流成分比较复杂的场所,几乎是国内外远程旅客的首选和唯一选择。因此做好机场的疫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很有难度。
市南区机场疫情监测工作突击队此次主要负责的任务是国内外来青旅客的分流转运。接机分流工作存在较大的危险性。虽然在岗工作人员全程穿戴防护设备,但分流人员近距离与旅客进行接触,随时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首次参加接机国际航班旅客的“新手”工作队成员难免紧张,“昨晚一晚没睡好,毕竟病毒在暗我们在明……”领导小组组长一边安慰鼓励一边帮忙整理好护具。恐惧是本性,机场突击队员们当然也在列。但同时,克服恐惧也成了他们每一位党员先锋的首个“难关”,精神压力可想而知。且因来青飞机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上班下班之分,分流值守人员也相应的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没有上班下班之分。机场突击队22人除完成旅客分流任务外,还要参加经常性的工作例会和业务培训、安全防护培训、迎接检查、发放物资、参加市区有关工作会议、完成上级赋予的临时任务等,人员不足,一直没有轮休。
青岛市市南区机场疫情监测工作突击队现场负责人韩献民告诉记者:“来机场十个月,在家过夜的时间没超过两周。为了应对突发事件,不敢随意远离机场。手机更是天天携带,生怕漏过什么重要信息。”
据韩献民介绍,疫情期间最多的时候能接打四五百个电话,睡觉时长更是锐减至2个小时。“工作人员每次平均上岗时间在7、8小时左右,最长时所有人曾连续工作了27个小时。防控工作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发挥‘盾牌’作用,难点就咬咬牙坚持!”
温暖和关爱是相互的
许多旅客是因疫情原因,几经周折才得以回国,针对这种情况,突击队开展“热心·暖心·关爱”服务活动,用家人的问候、给予家人的关爱,让旅客下飞机有种回家的温暖。遇到急躁、不配合的乘客,突击队耐着性子和颜悦色地解释安抚;遇到特殊乘客,他们根据乘客需要提供服务,如主动为乘客喷洒酒精消毒、受凉乘客提供衣物、照顾老弱病残先行、安排专人帮旅客搬运行李等。这些做法得到了旅客的好评、认可和回应。
疫情防控工作不是一份机械冰冷的工作,在这期间我们听到过也看到过很多温暖而贴心的例子。
今年年初,市南区居民刘玉兰女士从韩国首尔飞抵青岛,在等待转运过程中冻得瑟瑟发抖,二组组长黄大川见到后,不顾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主动把自己的外衣给刘女士穿。刘女士非常感激,专门给市南机场突击队写了感谢信。
6月份,突击队员接机过程中发现一位孩子出生尚不满月的入境旅客,一个人带孩子回国,刚生产隔离期间需要人照顾月子,申请她的母亲到隔离酒店陪护,机场转班以人为本,按照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协调,经批准,帮助其达成心愿,受到赞誉。
像这样递出温暖又收获感谢的例子不胜枚举。韩献民说:“这些也一直激励着突击队的同志们,大家一致表示会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守护平安青岛,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韩献民表示,尽管分流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再大的困难和问题也挡不住我们防疫的决心和前行的脚步,消磨不掉我们工作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防疫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困难克服困难、有问题解决问题。
超万名旅客的分流转运,22人的初心坚守
截至2020年12月24日,机场突击队全体和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完成了约1.2万名旅客的分流转运任务,做到了安全顺利、旅客零投诉。
韩献民告诉记者,为了完成任务,我们总结了“四定工作法”,即明确具体人员、明确岗位任务、明确工作区域、明确责任担当,把具体内容融入到工作流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除此以外,突击队还强化培训管理,狠抓岗位落实。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布置任务,并经常开展业务知识和安全防护的培训,与此同时讲解疫情防控的形式,和工作人员谈心交心,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
韩献民表示,市南区疫情防控机场突击队将继续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诚团结、奋力拼搏、主动作为、甘于奉献,以勇往直前的精神,继续奋战在防疫一线,努力为青岛市和市南区的防疫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