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大戏院代表了青岛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坐落于平度路22号的它,曾有“华北第一大剧场”之称,在全国也仅次于上海的天蟾大舞台。那时的梨园就流传:没到青岛永安大戏院唱过,就不算名角。最近走进市北区老四方剧院的岛城戏迷朋友可能已经发现,老一辈青岛人记忆中的永安大戏院又回来了。
座落于市北区人民二路6号的原四方剧院,始建于1958年,是老青岛人记忆中的“黎明大戏院”和“井冈山影剧院”,2012年改造后作为老城区的重要剧场之一向市民开放。如今走到剧院门前,可以发现主楼最高处已经换上了“永安大戏院”的醒目标识,剧场的外立面也装饰一新。
青岛永安大戏院总经理宁伟华:从去年的八月份更名为永安大戏剧,十二月四日完工以后,正式对外营业,现在的改造从底下看它是有龙柱,四个龙柱,以红色底子为主,旁边两边以欧式的风格为辅。
永安大戏院原址位于平度路22号,1924年修建,1994年拆除重建后,作为群众文化馆向市民开放。为了让中国戏曲史上红极一时的永安大戏院不只留在历史上、记忆中,2020年青岛演艺集团专门立项,将常年作为岛城京剧演出“大本营”的四方剧院更名为永安大戏院。
青岛永安大戏院总经理宁伟华:这张照片是老的永安大戏院,在平度路的一个老照片,它原来是欧式风格,现在在四方这边改成永安大戏院也是根据这个照片设计的,第二个是它的历史,山东省《文化艺术志》里边整个这个篇章,原文复制下来的。
走进全新亮相的永安大戏院看戏,观众在剧院走廊就能了解它近百年的历史变迁。顺着楼梯拾级而上,还能一睹半个多世纪前曾经在永安大戏院粉墨登场的名家风采。
青岛永安大戏院副总经理刘媛媛:因为永安大戏院曾经有,华北第一大剧场之称,所以它当时在全国是非常闻名的,吸引了众多的京剧名伶前来青岛演出,京剧的四大名旦,都是我们大家众所周知的,你看梅兰芳先生,尚小云先生,程砚秋先生,荀慧生先生,还有许多其他生行流派的创始人,都曾经来到我们青岛老的永安大戏院演出过。
新中国成立后,永安大戏院划归市文化局。上世纪50年代青岛市京剧院成立后,言少朋、张少楼、张春秋等多位京剧流派大家来青传承发展,都曾在永安大戏院登台亮相,步入剧院二楼的展陈厅,可以看到他们流芳溢彩的舞台剧照。建团时期的文武场老乐器、手绣行头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手写剧本等等,青岛京剧史上的部分珍贵实物让人大开眼界。
青岛永安大戏院副总经理刘媛媛:这两顶一看非常有年代感,比较陈旧,大概是在青岛京剧院建团(上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就已经有了,这是凤冠,一般是娘娘,公主在正式场合当中,要穿蟒所佩戴的,这个罗帽就是我们京剧当中代表英雄人物戴的,叫做硬罗帽,也叫做英雄盔。
目前永安大戏院所有展厅向市民免费开放,正月期间剧场安排了多场京剧演出。新一年,剧院也正精心安排演出和邀请计划,希望重拾永安大戏院的辉煌。
青岛永安大戏院党支部书记白洁:我们将进一步引进一些国内的名团名家,打造一个戏曲为主题的剧场,把我们更多更好的戏曲作品奉献给岛城的观众,也把我们永安大戏院这个品牌延续发展得更好。
(记者:宫丽丽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