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青青岛观察】创新驱动 海洋科技"航母"从这里起航

2021-02-26 05:00 作者:陈志伟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陈志伟

日前,青岛灵山湾畔的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传来好消息——国家级平台、省重点项目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式完工。

“针对本项目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挂牌作战、倒排工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全部完工,后续我们将积极配合中国科学院做好后续工作,保证今年按期投入使用。”融发集团总工办副主任项目经理高磊兴说。

这意味着,集聚了中科院13家科研力量的海洋科技“航母”将从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核心区扬帆起航。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鸟瞰图。

集聚资源 打造海洋科学发展新引擎

“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多学科交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国际一流创新团队,产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性成果,造就一批国际著名的海洋科技领军人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富超表示。

经略海洋,离不开海洋科技支撑。

2018年1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其他12家研究机构,共同筹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成为古镇口核心区第一所先行开工建设的海洋科研机构。

李富超介绍,筹建三年多来,该中心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中心大融合、大平台的构建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前瞻谋划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国家评审;形成了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核心科学家团队、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协同攻关的“1+X+N”模式,在健康海洋与生态安全、海洋农业与生物安全等方面,产出一批标志性重大原创成果。目前,已经梳理13家共建单位300多项可供转化落地的海洋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中。

“未来的五年,我们将以平台资源共享,畅通创新价值链,实现海洋原始创新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发挥核心骨干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李富超说道。

华大基因北方中心——世界最大国家海洋基因库。

“破解海洋生物密码,更好造福人类。”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姗姗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工作,“我们正在着力解决海洋生物在发育、进化、活性物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研究短板,力求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新产业。”

近年来,青岛华大基因联合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共同发起了海洋哺乳类动物基因组计划、红树林生态系统基因组计划等,这些科研计划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先发的海洋生物遗传资源的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主体的合作,将释放出更大价值。

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西海岸新区成立海洋生物千亿级产业链专班,聚大洋藻业与修正药业合作的国际海洋寡糖制备中心产业化基地正式启动。

“我们将在2021年全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先打造100条线的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的产业化基地,把我们的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实现跟修正药业整个医药产业的配套,使我们实现业绩倍增,使更多的海洋医药生物产业引到新区来,实现新区海洋医药的集聚发展,产生一个集聚效应。”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董事长吴仕鹏介绍。

西海岸新区加快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优质科技资源集聚,相继建成一批高端科技创新平台。2020年,集聚海洋大院大所13家,新增市级创新平台25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42家,其中:国家级12家,山东省级36家,青岛市级94家;涉海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累计达到170家;通过大平台协作攻关,组织实施关键技术120余项,30余项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全球最大吨位级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

大国重器 推动海洋工业转型升级

2020年12月18日,“海洋石油119”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的LPG(液化石油气)轻烃回收处理装置调试开车成功,该装置将在有效降低油田气体排放量、确保燃料气质量的同时产生经济效益。

这座每天可以处理2.1万立方米原油、54万立方米天然气的“海上超级工厂”,拥有国内最复杂的海上油气处理工艺流程,SIT大型内转塔单点系泊系统更是全球技术领先。

中船柴全球首台W6X72-B柴油机成功出厂交验。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集聚13家涉海科研院所优势,引领新区海洋科技创新走在前列。

中船集团海洋装备研究院已经投入使用,中船青岛人因工程研究院建成国内首个深海隔离密闭试验舱。北船重工连续交付4艘32.5万吨矿砂船、开工建造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大型养殖工船;中海油建造的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船体和组块在完工装船;中船柴交付了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新一代绿色环保船用低速智能柴油机……一大批“国之重器”从西海岸走向世界。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信局局长谢龙目表示,新区将重点发展高技术及特种船舶、高端海工装备、关键配套系统和关键零部件、深远海渔业装备等研发制造,补齐产业发展设计环节,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全链条贡献度,推进船舶海工产业转型升级。

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创新驱动 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动力

近日,山东省海洋局公布2020年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名单,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明月海藻集团申报的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海藻糖类生物制品)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此次获批的单位全省仅3家,明月海藻集团是青岛市唯一一家入选企业。

“当时,通过葡萄糖这个路线转化生产甘露醇是一个新的技术,还没有人敢去吃这个螃蟹。明月有多年的技术积累,所以我就决策吃这个螃蟹。我们投资三千多万,建立了第一个用新的合成法生产甘露醇的生产线,结果非常成功。到现在,这个产品一直是明月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所以我觉得一个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可能会颠覆一个行业,颠覆一个企业,所以必须要抓住科技的脉搏,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明月海藻集团董事长张国防说。

据了解,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产业基地,海藻酸盐产能全球第一。2020年10月,又建成年产200公斤体内植入用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生产线,实现了该材料的产业化。目前,在海藻酸钠的规模和纯度上,明月海藻集团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平。

这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科技创新赋能海洋产业的生动缩影。

2020年,西海岸新区涉海高新技术企业161家,其中规上企业7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8家。瞄准大型、高端、深水、智能发展方向,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同步发展,建成交付了一批世界首制、国内首制船舶海工产品,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国际国内前列,2020年船舶海工产业实现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9.79%。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等10个海洋产业按期完成目标,预计增加值549.80亿元,增速10%。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

今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继续凝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发起海洋攻势,抢占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贡献力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