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评价标准犹如一根指挥棒,为城市产业发展指引方向。
日前,青岛启动了新一年度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工作。按照计划,今年将在6月30日前完成2020年度评价并公开发布评价结果。
根据这一评价结果,青岛将推进差别化政策制定与实施,发挥出企业分类管理和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的政策成效。
所谓“亩产效益”,是衡量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园区,在每亩土地上能产生多少效益、产出多少税收,也称单位产出。
当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进入提速期,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要素紧缺是制约发展的重要问题,向规模要效益的发展方式越来越行不通,向亩产要效益才是破题之举。
对标先进城市,即便是山东的龙头城市,青岛在单位产出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今年的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质询会上,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姜德志也提到:“青岛市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159亿元,工业用地规模5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产出与杭州、成都、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
为此,山东推进“以亩产论英雄”改革,青岛也举起“亩产效益”指挥棒,通过一整套工作体系的运转倒逼企业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执行这种导向。
01
从“吨位决定地位”转变为“以亩产论英雄”
“亩产效益”的高低和城市竞争力正相关。
亩产效益本是农业生产中的专业术语,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工业发展质量的评价标准。工业领域的“亩产效益”,也就是单位效益,是衡量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园区在一亩土地上有多少投入,在一亩土地上有多少产出的重要标准,企业或园区的亩均税收、亩均收入等指标越高,其“亩产效益”就越高。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吨位决定地位”正在被“以亩产论英雄”所取代。提升经济密度,就是在追求高质量发展。
当前,高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而它们正是那些节约集约用地、低能耗的产业,借助有限的土地等资源,却让效益实现最大化。
因此,“亩产效益”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青岛而言,则必须正视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短板。
正如姜德志所言,青岛的工业用地产出与杭州、成都、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有较大差距。2019年,青岛全部工业增加值3159.86亿元,工业用地规模500平方公里,这样算下来,青岛工业地均增加值(即工业增加值和工业用地面积的比值)只有6.3亿元/平方公里。
来看一下先进城市的表现。
尽管深圳市工业用地规模有减少的趋势,但工业用地的效率却一直在提升,且近年来的增速在加快。2010年,深圳工业地均增加值约为15亿元/平方公里,2017年已经达到32亿元/平方公里,2019年,深圳全部工业增加值9587.94亿元,工业用地面积只有274.57平方公里,地均增加值近35亿元/平方公里。
深圳仅用青岛一半的工业用地,就创造出了青岛三倍的工业增加值,背后是何原因?
深圳一直受困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发展高质量的工业制造业成为必然选择。2019年,深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高达66.6%和71.9%。有限的土地空间,让深圳对进驻产业有着更高的要求,通过投资强度等门槛,不断倒逼深圳的产业提质升级。
近年来,深圳主政官员多次向外界传递出一个信息,“只要是符合深圳产业方向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深圳一定有地可落。”反之,则难以进入。
40年来,深圳不仅创造了全国地均GDP第一的高效生产空间,同时还保留着90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空间。因为深圳始终坚持走国土空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之路,推出了“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提升产业用地容积率等一系列改革,让优质项目始终有地可落。
02
提高“亩产效益”是青岛赢得未来的关键
反观青岛,虽然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但2019年营收过千亿的只有汽车制造业这一大类,更多的制造业可以归为纺织、食品、皮革、木材加工、橡胶、化学纤维等原材料加工业,规模小,利润低,竞争力不强。
同是制造业,但层次一高一低之间,直接拉开了深圳工业和青岛工业地均增加值的差距,也同样折射出了深圳和青岛产业乃至城市竞争力的差距。
即使不考虑对标先进,仅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青岛也必须提高工业用地的产出,破解工业发展与土地等资源紧张的矛盾。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要素日趋紧缺,过去建立在这些资源要素高投入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土地资源瓶颈越来越突出的现在,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可以倒逼企业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将会有助于山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2020年,山东省在步入新旧动能转换的改革深水区后,开始推进“以亩产论英雄”改革。青岛紧跟步伐,由青岛市工信局牵头实施“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发布了《关于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鲜明树立起“以亩产论英雄”的发展理念。
2020年,青岛针对8101户工业企业,启动了2019年度“亩产效益”综合评价。
评价以单位用地税收、单位能耗销售收入、单位污染物排放销售收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5项指标为主,对企业进行评分并划分出A类(优先发展类)、B类(支持发展类)、C类(提升发展类)、D类(限制发展类)四类。
2020年12月31日,评价结果全部出炉。3391户规上工业企业,A类727家,占21.4%;B类1852家,占54.6%;C类662家,占19.5%;D类150家,占4.4%。由此,工业企业发展质量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企业发展是动态变化的,有效的考核评价也应跟上变化的脚步。
今年2月初,青岛市工业运行工作专班办公室印发《2021年青岛市“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要点》,启动新一年度“亩产效益”综合评价,要求6月30日前完成评价并公开发布评价结果。
和去年相比,今年评价工作进一步“升级”,启动的时间更早、范围更广、目标更精准。
依据评价结果,青岛今年将推进差别化政策制定与实施,构筑一套与“亩产效益”评价相适应的差别化政策体系,如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企业集聚,促进A类企业做大做强,帮助B类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指导C类企业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能力,帮助D类企业“一企一策”提出转型升级方向。
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动能转换,这是“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的深层次目标。青岛用行动向外界传递了青岛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信号——工业发展要由从前的向规模要效益,转向从亩产要效益。
03
做大分子,做强分母
产出效益和土地空间好比“亩产效益”的分子和分母。青岛一方面坚持政策引导,种下能育出高产田的好项目,优化布局高含金量产业,做大分子;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做法,节约集约土地使用,并通过全新的产业载体模式盘活存量土地,溢出更多产业发展空间,做强分母。
“种”下好项目,才能育出“高产田”。城市要提高“亩产效益”,关键是选对高收益产业。2019年6月,有媒体曾经梳理过当时青岛的工业用地出让情况,超过半数工业用地,是被从事机械设备、建筑建材、农副食品、零部件制造等传统行业的企业拿下。
但是,到了2020年上半年,机器人、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项目,就以极高的频率出现。西海岸新区尤为明显,初步统计,2020年上半年63宗工业用地出让中,有12宗土地出让给了机器人、生物科技、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项目,新动能聚集的趋势明显。
越是在发展压力大的时候,青岛越是应该咬紧牙关,不因短期利益就粗放利用宝贵稀缺的土地资源,而应坚守项目准入门槛,控制投资强度,让优质资源流入质量更优的企业。
在坚持引入高含金量的产业项目同时,青岛也不能忽略存量土地上的老项目,要通过技术改造推动企业产业升级,提升发展空间。
产出效益和土地空间好比“亩产效益”的分子和分母。青岛既要利用优质产业项目做大分子,还要在做强分母上做文章。
近年来,为降低企业营商成本,深圳推出了一系列提升经济密度的创举,通过全新的产业载体模式盘活存量土地,溢出更多产业发展空间。青岛对此也进行了探索实践。
落户胶州的山东省重点项目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就是典型。“我们两个车间厂房从原来两层调整为三层,五个车间、仓库增加建筑高度,办公楼下增建了地下停车场,还设置了工业旅游参观通道……”
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拥军表示,优化后的项目总体容积率由之前的1.4提高到2.46,亩均产值由1830万元增长至2020万元。
作为青岛首个试点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的区市,胶州以“亩产效益”为指挥棒,加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节地增效,地尽其用,在“寸土寸金”的有限空间内产生最大化的收益。
为了推动“工业上楼”,去年西海岸新区一口气拿出13条扶持新政,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拓展工业发展空间,提高工业用地产出效益,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与现代商贸、科技创新服务融合发展的“都市型工业”新业态。
提升的路径日渐清晰,不以规模定标准,而“以亩产论英雄”的导向机制正在落地,只要坚持走下去,定能不断增强城市内生力,面向未来,愈发从容。
作者|长亭 策划|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