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产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莱西市四大传统产业之一。先前莱西市传统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受到工业基础、产品结构、科研能力以及科技人才的多方面制约,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内龙头引领型企业欠缺,中小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零部件制造企业居多,成套设备制造企业偏少,科研投入比重较低,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为了突破发展桎梏,近年来莱西市通过产业链整合优化、产学研深化融合,涌现出诸如吉明美机械、博瑞克制动、奥斯登精密、海松机械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企业32家,工业产值27.9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4%,同比增长5.0%。
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链整合优化
2020年11月28日—29日,跨尺度机械设计制造学术研讨会在莱西市成功举办,18位来自欧亚科学院、中科院及国内知名高校的院士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跨尺度机械设计制造前沿学术科研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讨,谋求突破当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国际欧亚科学院莱西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及国际欧亚科学院跨尺度机械设计制造创新研究院相继揭牌启动,这是莱西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完善先进制造业发展生态上迈出了一大步,必将在更大范围内吸引人才、技术、资本向莱西集聚,为莱西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开辟更大空间,创造更多可能。
莱西市面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等战略机遇,聚力高端制造业发展,围绕产业升级“招大引强”、围绕集群发展“补链强链”、围绕创新驱动“招才引智”的产业链招商将成为破题之举,聚焦存量变革、增量崛起,新旧动能转换步伐进一步加快。
北京汽车制造厂全国总部迁至莱西并开工建设,成为青岛市第一个整车全资质总部企业;年产70万套五菱柳机发动机、赛捷公务机和万丰飞机整机制造等重大制造业项目落户莱西……由于汽车和航天产业是与传统机械保持最为紧密的两大行业,这两大行业的高速发展必然直接带动传统机械的大幅增长。
深化产学研融合以“智”提质
走出去,请进来。为深化产学研融合,促进企业“产之能”和高校院所“研之需”无缝对接,莱西市招才和引智并举,千方百计聚集一批学有所长、掌握高新技术的专业人才,打造一支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
位于姜山镇的青岛奥司登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高精密、高性能汽车铸件、泵类铸件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该企业积极与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交流合作;坚持自主创新,2015年9月成立技术部,拥有科研人员79名,约占全部职工总数的12%,不断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新突破。目前,公司已拥有17项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另有2项受理的发明专利。这家创立于1994年传统机械制造企业,经受了时代的考验,保持着优良的自我革新精神,加工能力仍排在国内同行的前列,熔模铸造能力和技术已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
同样以自主研发为基础,持续研制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的传统机械制造企业还有位于经济开发区的青岛海松机械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从事挖掘机、叉车、装载机、发电机等工程机械散热器的研发和生产,企业高度重视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发展壮大研发技术队伍,目前拥有“一种新型散热器”,“一种散热器芯体组装系统”等14项实用新型专利。利用专利技术优化装备配置,从人工焊接升级为机器焊接,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为推进机械生产“机器换人”提供技术装备支撑。另一方面企业还积极参与科技技术普及活动,服务社会,通过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带动行业及相关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莱西制造”加速拥抱工业互联网
目前互联网已开始从消费、零售、娱乐等领域逐渐渗透到制造业,而工业互联网在加速连接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在设计、研发、采购、生产制造、营销、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开始融合,革命性提高工业的运营效率。莱西市与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以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等行业为试点,紧紧抓住当前“新生产场景”和“新消费场景”频出的“窗口机遇期”,建设工业大数据平台,争取打造属于莱西独特的示范平台。动员全市中小企业将设备连接、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等“上云”用平台,积极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形成工业互联网“莱西经验”。
“莱西制造”加速拥抱工业互联网,向智能化“要效率”,莱西市传统产业在“云平台”不断聚集。运用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传统机械制造产业,加快强链补链延链,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创新升级,向着建设胶东先进制造业强市、山东开放创新高地的目标阔步前进。(程强 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