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如何“着力”?“虚实融合”是正解 青岛要打好这两张关键牌

2021-03-11 22:25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代表委员纷纷对如何提振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这些年来,实体经济的地位一路进阶。

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表示,“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任务和具体举措。

到今年,实体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经济必须坚持的着力点。

国家的“风向标”再明确不过,地方间的竞赛主题纷纷瞄准实体经济。

3月6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分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青岛要做优做强实体经济,确保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做优做强实体经济,青岛手握好牌。

实体经济的主力是制造业。青岛靠制造业起家,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其未来,必然还要靠制造业擘画。为了重塑竞争优势,青岛正依托领先的工业互联网赋能存量,升级传统优势产业,以创新驱动增量,布局战略新性兴产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青岛手里的另一张牌是金融业。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依赖于实体经济。随着金融业逐渐回归“本分”——服务实体经济,青岛作为全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虚实融合”的优势相当明显。

如果能打好融合牌,青岛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就能着上力。

一路进阶,实体经济强势回归

所谓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主要是金融业、房地产业等。

坚持实体经济的根基地位究竟有多么重要?

一般来说,由于虚拟经济投资回报率高且回收快,当大量的资本流入虚拟领域中,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和企业“弃实投虚”加剧,就会造成实体经济“失血”和“抽血”问题。

历史上,遭遇金融危机重创的国家都表现出共同特点,那就是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实体经济萎缩下滑。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各国都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英国也强调要“重新工业化”,德国则忙着“工业4.0”。

以史为鉴。实体经济在中国的地位不断加强,从“抓上去”到“振兴”,再到“壮大”“着力点”,一路进阶。

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大力创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制度安排。

落到地方层面,实体经济绝对是城市间竞争的核心赛道。受益于实体经济建设的前排城市,如今纷纷加码。

已经晋升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上海,毫不动摇地将实体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根基。上海规上工业增加值,规模居于全国城市首位。面向“十四五”,上海提出,将着力构建“3+6”重点产业体系,夯实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加快打造重点领域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宁波作为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双子星”城市之一,实体经济雄厚,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培育了占全国7.69%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面向“十四五”,宁波明确提出,把重点放在壮大实体经济、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上。

泉州是中国最强悍的地级市之一,GDP连续22年保持福建第一位,并于2020年迈入“万亿俱乐部”。2021年泉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五年成绩和经验时,第一条就是“坚持发展为先、实业为本,迈入万亿GDP城市行列。”在部署2021年工作时,再次强调“实体经济当然是泉州发展的‘至宝’”,要做强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产业支撑。

青岛也把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

青岛“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分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态度鲜明地指出,“山东是工业大省,应把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青岛将努力展现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现实路径,着力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

加码实体经济,各城市无不锁定制造业。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力。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青岛形成了实力比较雄厚、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体系。一定程度上说,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实体经济是青岛的优势,是成就青岛未来的战略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岛要想重现“上青天”的辉煌,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核心关键在于如何打好制造业这张“王牌”。

3月8日下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答记者问,解读制造业发展的破题路径。

这无疑是对包括青岛在内各城市的重要指引。

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存在供需不匹配问题,即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无法满足需求,生产供给能力大而不强。“十三五”时期,尽管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瞩目成绩,但生产能力大而不强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面向“十四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对此,肖亚庆提到两个方面:既要对传统行业实施现代化的技术改造,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5G、新材料、新装备、通信技术、芯片等。

这与青岛制造业发展定位、产业体系构建的思路不谋而合。

青岛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迭代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

当下,工业如果没有科技的赋能,也很难实现产业的蜕变。

青岛的家电、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优势传统产业要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迈进,工业互联网是关键抓手。

去年以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疫情的双重作用下,工业互联网成为超级风口。青岛把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城市崛起的绝佳机会,旗帜鲜明地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而青岛对工业互联网的希冀,首先就是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全面重构。

现在看,效果显著。卡奥斯平台去年在为2993家青岛企业赋能后,平均提效30%,增加产值117亿元。

目前,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全面起势,下一步,应该抓住难得的窗口机遇期,发挥卡奥斯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优势,以工业互联网串联起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脉络,激发出青岛制造业的实力和潜力。

优化存量的同时,青岛也要布局增量。

这个增量就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部分。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一个新动能“孵化器”。对城市来说,定义未来的能力很大程度蕴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之中。

青岛已经超前谋划布局。2019年,青岛规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6%,高于全市规上工业4个百分点;面向“十四五”,青岛提出,要打造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

当前,青岛正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努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但这还不够。企业强,产业才能强。青岛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构建大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让创新的“热带雨林”中,既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也有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还有大量“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成为青岛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力。

坚守本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大有可为

发展实体经济,青岛还有一张虚拟经济的王牌。

首先,需要认识到一点:经济“虚”和“实”不是非此即彼的绝对对立关系。

一方面,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互交织,相辅相成。以互联网为例。在发展初期,互联网经济有着较强的虚拟特征,常被归为虚拟经济。但互联网经济发展到今天,已不能将其与虚拟经济画等号了。不论是消费互联网,还是工业互联网,都直接服务于制造业,带动实体产品的生产、销售,是实体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虚拟经济也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对于实体经济具有服务和支持作用。

因此,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并不是简单地打压虚拟经济,而是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让虚拟经济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尤其是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通,实体经济增长才有活力。金融,恰恰就是青岛手里的一张王牌:

拥有我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兴华基金落户,填补了山东省公募基金的空白;光大理财和青银理财的落地,青岛理财行业开启双子星时代;待批复的恒丰理财如成功落地,青岛将成为继北上深之后理财子公司第四大聚集城市;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80家,拥有七大金融牌照。

目前,金融业已成为青岛的支柱性产业。2020年,青岛市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6%,高于全市GDP增速3.9个百分点;金融业税收增长14%,占全部税收的10%。青岛也是全省首个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突破2万亿元的城市,其中贷款增量占全省的1/4。

如何才能打好金融这张王牌,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青岛展开实践。

在“十三五”期间,青岛通过一系列金企对接活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

为了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青岛还建立了“金企通”“融资通”等平台,推动金企对接常态化、便利化、高效化。实施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17条措施,仅2020年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97亿元,增长37%。实施“千名金融服务专员联系万户企业”活动,累计为3286家企业提供融资1172亿元,稳定就业岗位13.25万个。

不仅于此,2019年起,青岛在资本市场厚积薄发,上市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这是青岛找到的另一个突破口。

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前期投入大、回报期较长的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资本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翻开历史画卷,自1993年青岛啤酒在上交所敲钟上市,到2000年澳柯玛上市,青岛“五朵金花”齐聚资本市场,共同开启了青岛制造业荣耀时代,资本的力量功不可没。

1月11日,征和工业在深交所中小板敲钟上市,成为青岛市2021年度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制造业企业,也是山东省的开年首股。至此,青岛45家上市企业中,制造业相关企业多达30家,占比超过60%。

随着青岛企业运用资本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制造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的机会,以虚拟经济的金融之水灌溉实体经济。

当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广度、维度还有很多探索实践的空间。换言之,只要朝着“做大做强现代金融业,集中优质资源投入实体经济”的方向进发,做好“虚实融合”,青岛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就有了更多可能性。

作者|长亭 策划|沈默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