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纪录难破代表青少年体质下降?专家:不能以偏概全

2021-05-08 14:15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8日讯 5月6日-9日,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胶州举行。本届运动会是近年来参赛队伍最多、参与规模最大的比赛,57个单位的1299名运动员同场竞技。令人惊喜的是,青岛六十八中学生姜升一在第一天的跳高比赛中打破了2.09米的青岛市中学生跳高纪录。此前,这个纪录已经维持了15年。

中学生运动会纪录难破,似乎已经是多年来的一个“魔咒”。据了解,躺在秩序册上的纪录有的已经30多年。比如1990年创下的三级跳纪录至今无人打破,1987年女子跳远的纪录6.05米已经维持了34年。

有人认为,纪录难破与中学生整体体质下降有关,但也有运动专家反驳了这种观点。记者调查采访发现,田径成绩不理想确实是多年存在的现实,但球类运动、小众体育却在蓬勃发展。或许,运动会成绩不能直接与学生身体素质挂钩,但显然与教育“指挥棒”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训练场地不足、学生参与度减少,田径纪录难破成“必然”

青岛曾是著名的田径之乡,许多人会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群众体育的盛况。从第一体育场到海泊河体育场,天天运动会不断。彼时,跑、跳、投、竞走都是青岛的强项。青岛一中、二中、三中、十五中、十九中等学校年年都有田径类体育特长生选拔,青岛的学生多次在全国比赛中拿奖。不过,进入二十一世纪,初中、小学参加田径训练的学生基数逐渐减少,创造高峰成绩的运动员数量自然也就下降了。

有业内人士指出,运动场地不够是田径项目受限的因素之一。比如目前小学、初中的运动场,有400米跑道的不多,“原本中考体育是在400米跑道上进行,后来变成了300米跑道,因为考虑到学生的习惯问题。”一位田径教练表示,一些老城区的学校跑道太短,不到250米,“跑800米能把你跑晕了。”他表示,学校普遍缺乏长距离投掷场地,标枪、铁饼等项目无法在学校里训练,校运动会投掷项目只剩下铅球。

而且,孩子没有时间锻炼是关键的痛点。“社会、学校都在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当然懂,但中考压力之下,孩子哪有时间锻炼啊!”一位初三家长拿出自己的周历,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孩子要上的辅导班安排,进入4月,她还给孩子安排了体育中考培训班,随着体育中考结束,这个时间段被改成了写作提分辅导班。

在课外体育培训机构里,主力也主要是小学生。私下有初中体育老师抱怨,自己没有组织体育活动的主导权,想组织好苗子课后训练,会被班主任“拦截”。

此外,学生越来越“金贵”,也是体育锻炼不充足的原因之一。学校上课时,一些高强度的运动要特别小心谨慎。“大概十年前,青岛市的学生运动会有撑杆跳项目,但因为有运动员受伤,胳膊骨折,这个项目就消失了。不止青岛,全国大环境都如此。所以我们格外注意,就怕孩子在运动中受伤,很多项目不敢放手办,运动会基本是趣味项目,体育课也偏向游戏。”一位体育老师吐槽,“好日子养不出壮孩子”。

纪录难破原因众多,不能直接和学生体质挂钩

那么,运动会田径纪录难破,是否代表学生体质下降?针对这种论调,运动会裁判长、青岛二中体育教研组组长袁著水第一个表示反对。从2008年开始担任青岛市中学生运动会裁判长,他认为以纪录论体质是以偏概全。“纪录难破只能说明学生参与人数少,竞技水平不够,学生体质最权威的数据还是青岛市体育健康中心做的中小学生体质监测。”他介绍,这些年青岛学生在运动会上的总体成绩保持稳定。

据介绍,秩序册上的纪录分为最高纪录、赛会纪录、少年纪录,多年未更新的多是最高纪录。而最高纪录只要是青岛籍的学生创造的,无论是在哪里参加比赛获得的成绩,都可以被采纳。但因为数据收集要和体育局甚至外地体育部门沟通,数据反馈并不及时。

还有不少运动专家表示,田径项目纪录难破,其中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一些项目是之前的专业运动员创造的,很难打破。今年,青岛市体校首次组队参加青岛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这支代表了青岛学生圈里体育最高水平的队伍之前因为隶属体育局管理,并没有参加该项赛事,因而也未能为打破纪录作出贡献。此次运动会上打破纪录的学生姜升一平时就是在体校参加训练的。

据了解,为了提升学生体质,青岛也作出了一些有益尝试。2018年发布的《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当中,提到了每个学生要学会一项体育技能。“青岛二中每天一节体育课已经坚持了两年时间,每年中考招收的体育特长生都能凭借高水平运动员的途径进入名牌大学。”袁著水表示,田径类人才少了,但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项目人才辈出,国际象棋、击剑这些小众项目因为容易获得成绩,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实验高中体育教研组组长刘华也感受到了这个趋势。“学校的艺体俱乐部里,学生都有点功底。”刘华说,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专门学过体育项目,初中学业紧张放下一段时间,高中会再拾起来。

群体运动受宠,三大球等有利于升学的体育特长更有“人气”

正如体育老师们反馈的那样,虽然田径运动式微,但其他学生体育项目,如球类、水上运动、小众体育蓬勃开展起来,三大球特别是校园足球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好苗子。

近年来,青岛学生竞技体育在山东保持龙头地位。篮球方面,在山东省3对3篮球比赛里,青岛连续三年获得高中组冠军。足球方面,2018年青岛市在省级比赛13个组别里拿到了9个冠军,2019年拿到10个冠军、1个亚军、1个季军。2020年受疫情影响,比赛没有举办。2021年5月7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冬令营暨年度总结系列活动落幕。7名从青岛校园走出的足球小将入选中国校园足球国家队,入选人数居山东省首位。

一到放学时间,第二体育场的足球运动场马上热闹起来,一个大场地同时有三个队伍在训练,4点到5点半一场,6点到7点半还有其他队伍等着用场地。富源路小学三年级的王吉甫每周至少拿出6天来这里踢球。父亲热爱足球,王吉甫从小就跟着爸爸踢球。因为技术纯熟,他还入选了学校足球队,随队出征获得了“区长杯”足球比赛亚军。“团体运动让孩子保持运动的热情,收获友谊,锻炼意志品质。”王吉甫的父亲说,相比田径运动,群体运动更有优势。

除了兴趣爱好因素,不少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谋划足球后备人才的升学途径。一位学生家长表示,现在家长多数会给孩子选一个有利于升学的运动项目,“最近很多培训机构打电话推荐篮球、羽毛球、足球,但没听说有田径项目的培训班。”

升学“指挥棒”影响选科,小众项目容易出成绩异军突起

孩子学什么项目,家长首先会看看升学指挥棒指向哪里。在中考体育特长生和足球后备人才政策影响下,家长迅速调整着培养方向。

一位体育教练拿出2021年青岛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和足球后备人才招生计划表格给记者分析:青岛一中招收足球后备人才22人,田径、武术、男篮、羽毛球、帆船、国际象棋共17人,其中田径0-2人;青岛二中招收足球后备人才11人,田径、游泳、男篮、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击剑、健美操、攀岩、国际象棋共25人;青岛六中、青岛九中特长生没有田径项目……在特长生招生里,田径名额不多,并不沾光。

相反,足球因为录取人数多,这些年学生参与度明显提升,而小众项目如高尔夫、击剑、健美操等则因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也大受欢迎。随着体育运动种类的增加,青岛的学生体育赛事也在扩容。目前青岛举办的市级比赛有40多项,包括网球、击剑、帆船等。小众体育里,短道速滑、花样滑冰是青岛学生的强项。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初衷是增强体质,然而在现行学校硬件条件配置以及考试指挥棒等软件条件影响下,选择项目的“冷热不均”似乎有了明显的时代标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