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非遗大集欢乐多 “非遗在社区”走进城阳峄阳文化园

2021-07-15 16:14 作者:张力伟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7月15日讯(记者 张力伟)咚咚咚……震天的洼里盘鼓敲起来了,只见表演者手脚规律性变换动作,时而叠罗汉,时而围成特定队形旋转……迄今已传承了400余年的洼里盘鼓以其别具一格的演奏形式震撼世人,令人拍案叫绝。

今日上午10时,随着鼓声雷雷,青岛市“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暨第五届青岛峄阳“非遗大集”在城阳区胡峄阳文化园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青岛市城阳区委宣传部主办,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东流亭社区等共同承办。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文革现场致辞,他表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着持续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青岛独特的历史和地理因素,造就了青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截至目前,青岛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67项,省级55项,国家级16项。其中胡峄阳传说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第五届青岛峄阳“非遗大集”是青岛市“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传承展示等活动,增强社区居民对非遗的认同感,激发社区居民参与“非遗在社区”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

自青岛市开展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以来,城阳区积极发挥责任担当,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实施社区非遗传习展示设施建设、社区非遗保护与传承、非遗传承人能力提升、社区非遗保护等举措,推动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促进非遗在当地社区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发挥积极作用。

现场聆听峄阳古曲实属难得

随后,精彩的非遗节目一一表演,让现场观众连连喝彩。首先登场的是峄阳古曲《渔姑谣》及《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相信很多市民对“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俗语并不陌生,这句经常被岛城人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出自咱城阳老乡胡峄阳口中。作为一位流亭人,生活于明末清初的胡峄阳因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深受当地人爱戴,他还被塑造成“胡仙人”,保佑一方百姓。300年前,峄阳古曲就已在民间流传,古曲将管乐、弦乐、弹拨乐、击打乐器融为一炉,现场极为震撼,曾一度面临失传。“能现场听到这种古曲可不容易,这也是胡峄阳先人留下来的宝贝,震撼得很。”市民刘先生品评道。

接下来柳腔《胡影寻父》登场,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极具古风古韵,格外迷人。柳腔起源于民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2008年,柳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演员们还带来了古筝合奏《春光好》、葫芦丝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称竹》、箜篌合奏《大鱼海棠》等表演,最后一曲器乐合奏《唱支山歌给党听》,表达百年征程、梦圆小康的喜悦,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共同祝福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

“吃喝玩乐”尽在非遗大集

而在胡峄阳文化园门口广场上展开的第五届青岛峄阳“非遗大集”早已是人山人海,只见各个非遗展位一字排开,场面甚是浩大,上百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前来参展,现场制作和售卖非遗文创产品,包括木版年画、鲁锦、泥老虎、中国结、面塑、剪纸、滕式烙画、潍坊扒绣、葫芦雕刻、糖画、吹糖人、民间布艺、桃木雕刻、泥塑、木偶戏等,每一项非遗都是一份独特的手工艺,精巧又传神,难怪人们驻足观展拔不动腿,欣赏品评或直接买下当做纪念品。

面塑、吹糖人、木偶戏等部分非遗项目还在现场设置互动体验环节,市民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创作,别提多开心。“吹糖人,最关键的就是‘吹’这个动作,这个环节大家最喜欢,每次到这个环节我都会邀市民自己吹,试一试就知道容不容易。”非遗吹糖人的传承人笑着对记者说。

孙卫传统剪纸技艺的传承人孙卫,一把小剪子,剪出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她的展位前同样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今年50岁的孙卫自5岁起,跟随姥姥学习剪纸,此后就痴迷了,如今她是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理事,平时她四处授课,不仅教孩子剪纸,也教老年人剪纸。“非遗大集,只要我有时间都会参加,这是个特别好的传承传播机会。”孙卫说。

城阳打造“舌尖上的非遗”

记者在非遗大集上注意到,城阳区非遗项目大放异彩,尤其是非遗特色美食,品类之丰富令人大开眼界。如陈氏花饽饽、胡氏老酒、流亭大馒头、寺后老烧锅、鑫复盛猪蹄、奇香缘火腿、秋临酱货、峄阳山泉等,这些非遗特色美食充分展示了城阳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体现了城阳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城阳,古称不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几度风雨,几度辉煌。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勤劳智慧的人民留下了灿若群星、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城阳区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传承前人的智慧、赓续文化的薪火、丰富文化多样性作出突出的贡献。

“非遗在社区”提升百姓参与感

而在非遗大集一侧的互动体验区,古老而传统的竞技项目投壶、蹴鞠等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及孩子们的目光,“这些老游戏太好玩了,其实古人也很时尚哦!”前来参加体验的市民排起了队,秩序井然。此外,结合建党100周年及非遗大集的元素,大集现场还设置“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拍照墙,市民游客们纷纷上前合影留念,深情表达对党的生日的浓浓祝福,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

多种多样的互动方式,以非遗活动体验、网红拍照墙为载体,极大地丰富非遗大集的内容,从而引发市民游客的观展及参与的热情,掀起一波自发的传播热潮。可以说,“非遗在社区”系列主题活动,让社区居民对非遗认同感、参与感越来越强,也让越来越多“植入式”的“非遗进社区”真正变成“造血式”的“非遗在社区”。

启动仪式结束后,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接续召开了青岛市“非遗在社区”现场工作推进会暨非遗保护工作专题会,各区市文化和旅游部门、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等就进一步深入开展青岛市非遗在社区工作和做好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李文革副局长作了工作部署。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