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达到稳步增长的常态化水平!青岛经济“上半场”:主要指标全面进位

2021-07-27 07:01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岛日报
分享到:

上半年GDP6539.21亿元,同比增长13.8%

青岛经济达到稳步增长的常态化水平

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整体向好态势 各项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已达到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6日讯 2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上半年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我市生产总值(GDP)为6539.21亿元,同比增长13.8%,高于全国、全省1.1和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7%,高于全国、全省1.2和0.6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3.96亿元,同比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244.94亿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080.31亿元,同比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7.1%。

“总体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整体向好态势,各项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已达到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伟表示,这意味着青岛经济发展达到稳步增长的常态化水平,为实现全年目标和“十四五”开好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业稳产保供成效显著。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0%。夏粮生产形势良好,产量有望实现增长。猪牛羊禽肉产量27.8万吨,同比增长41.3%。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7.3%,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35个大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实现同比增长,有29个行业两年平均增速实现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96.0%,两年平均增长17.9%。

现代服务业增势显著。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5.7亿元,同比增长42.2%,两年平均增长20.0%。32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实现增长,增长面96.9%。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6%,两年平均增长36.8%;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7%,两年平均增长40.0%。

重点项目投资稳步增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10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9.8%,两年平均增长1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4.3%。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485个。其中,10亿元以上大项目100个。6月份新开工项目665个,创历年月度新高。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2.1亿元,同比增长23.5%,两年平均增长5.9%。旅游市场加快复苏,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99.8%,两年平均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4.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0.0%,两年平均增长13.3%,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

外贸保持强劲势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3975.2亿元,同比增长39.6%,两年平均增长19.2%。其中,出口2193.6亿元,同比增长31.3%;进口1781.6亿元,同比增长51.4%。前三大贸易市场东盟、欧盟和美国进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71.5%、26.0%和44.2%。

财税金融稳健向实。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1.6亿元,同比增长23.3%,两年平均增长8.1%,比一季度提升4.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547.0亿元,同比增长26.8%。6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各项贷款余额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4.4%。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44万人,同比增长1.7%,两年平均增长3.6%。(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青岛日报2021年7月27日3版

2021青岛经济“上半场”:主要指标全面进位

“外循环”增势强劲“内循环”加快复苏,经济总量、投资、农业、工业、服务业、消费等主要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全部快于一季度

强劲的增长数据彰显了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核实力与奋进姿态。

今年上半年,我市GDP同比增速达到13.8%,高于全国、全省1.1和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7%,高于全国、全省1.2和0.6个百分点。无论是同比增速还是两年平均增速,青岛在已公布数据的“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中均居前列,在北方地区更是位列第一。

“把握‘双循环’战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外循环’保持强劲势头,‘内循环’加快复苏,这是上半年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所在。”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伟在解读上半年青岛经济运行特点时如是说。

疫情暴发后的一年半时间,几乎每座城市都经历了暂停、重启、恢复的过程。曾经的繁华未必能够恢复如初,数字经济的加速崛起让许多传统产业不能再依靠原有的发展路径,产业新赛道蕴藏着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隐含了诸多未知风险。对于开放程度高、经济外向度高的城市而言,仍要对世界经济的“自我修复”保持足够耐心。

再次细读经济半年报会发现,青岛经济的不断提速,并非一场城市间的“定向竞速”,而是一次审视自身优势、自我实现的超越。表象上是规模与速度的变化,实质上是发展理念与质量上的自我赶超。

主要指标全面进位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唯有主动适应、主动调整、主动应对,才能在危机中找到发展的方向。今年以来,青岛不断加压奋进、自我扬鞭,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这样的势头从有力的数据中可窥见一斑——

“外循环”保持强劲势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不平衡带来供需缺口,同时国内经济稳中加固、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上半年,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3975.2亿元,同比增长39.6%,高于全国12.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9.2%。其中,出口2193.6亿元,同比增长31.3%;进口1781.6亿元,同比增长51.4%。

“内循环”加快复苏。在节假日消费以及消费促进月活动等带动下,市场销售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2.1亿元,同比增长23.5%,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9%。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3.9%,两年平均增长8.3%,限上传统零售商超销售额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速1.2%;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99.8%和60.0%,两年平均增长6.4%和13.3%。

与一季度相比,青岛的财政、外贸、外资同比涨幅扩大,生产总值、工业、投资、消费涨幅受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影响有所收敛;同时,主要经济指标两年平均增速全部快于一季度。青岛经济稳定向好的态势增强,并呈现三大突出特点——

从供需角度看,生产亮点较为抢眼。上半年我市工业生产回升势头延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高于全省增速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3%。服务业恢复不断加速。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5.7亿元,同比增长42.2%,高于全省6.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0.0%。

从消费结构看,生产性消费增长较快。在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带动下,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0.7%,两年平均增长40.8%。其中,生产资料类销售额增长98.6%,两年平均增速49.9%;生活资料类销售额增长43.6%,两年平均增速22.1%。从服务业看,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48.8%和51.9%,与生活相关的居民服务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等行业分别增长31.8%和32.6%。

从货币供应看,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增强。6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全市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02亿元,同比增长44.5%,高于贷款余额增速30.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302亿元,同比多增113亿元;制造业贷款新增210亿元,同比多增55亿元,其中信用贷款新增122亿元。

项目投资为发展蓄能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抓项目就是抓投资,就是抓发展、调结构的“牛鼻子”,就是为产业发展的后劲蓄能。今年以来,青岛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项目落地年”取得明显成效。

半年报数据显示,青岛上半年投资增速高于全年10%的计划目标,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投资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7.8%,比去年同期提升7.7个百分点,比2019年上半年提升4.2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明显改善。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10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9.8%,两年平均增长18.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4.3%。

大项目开工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485个,其中,10亿元以上大项目100个。6月份新开工项目665个,创历年月度新高。

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增强。高技术产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6.0%、14.7%和12.6%,分别快于全市投资24.3、3.0和0.9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占比提升。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6.5%,比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比2019年上半年提升3.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14.3%。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58.8%,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工业扭转被动局面

工业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从上半年指标看,青岛规模以上工业保持16.4%的增长,高于全国、全省0.5和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3%,增速快于一季度且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数据表明,青岛工业经济已经基本扭转了疫情造成的被动局面,向稳、向好、向优,是当下“青岛制造”涌现的新势头。

骨干行业拉动明显。上半年,全市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5.7%;有29个行业两年平均增速实现增长,较1-5月份增加1个,占比达到82.9%。重点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加值排名前10位的骨干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69.6%,同比增长16.6%,高于规上工业平均0.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1.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分别增长18.4%和24.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4.5%和13.7%。从企业看,上半年,全市3963家规上工业企业中,2656家企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占67.0%,增长面继续保持在七成左右。

产能利用率明显提高。上半年,全市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6%,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仪器仪表等18个行业产能利用率均达到80%以上,家具、造纸、纺织服装等5个行业同比均实现两位数提升。在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于上年同期。从工业用电量看,上半年工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21.5%,较1-5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

质量效益持续好转。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7.3亿元,同比增长96%,比2019年1-5月份增长39%,两年平均增长17.9%,延续了去年7月以来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在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行业增长面近七成。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8个行业利润增速超过100%。

工业出口走势稳健。1-6月份,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8.3%,较1-5月份提升1.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0.7%,出口比重达到16.1%,拉动全市销售产值增长4.4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看,金属制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6.6%,拉动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6.0个百分点。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7.9%,家具制造业同比增长38.7%,家用电器制造业同比增长37.9%,视听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3.1%,4个行业拉动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3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稳定有力

经济发展的“速度”,最终要落在民生保障的“温度”上。上半年,青岛在经济“加速跑”中,民生数据也亮点纷呈。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青岛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1.6亿元,同比增长23.3%,两年平均增长8.1%,比一季度提升4.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24.1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卫生健康、教育、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9.9%、19.1%、15.2%和12.1%。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上半年,青岛城镇新增就业18.44万人,同比增长1.7%,两年平均增长3.6%。其中,服务业吸纳就业12.28万人,同比增长6.7%;制造业吸纳就业4.07万人,同比增长7.0%。民营经济吸纳就业14.68万人,占就业总量的79.6%。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29元,同比名义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58元,同比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35元,同比增长14.4%。从收入来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8%、13.6%、8.6%和9.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1.84,比上年同期缩小0.09。

从数据看,青岛经济发展已经步入稳步增长的常态化水平。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行业恢复不均衡现象仍较突出,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

行至半山不停步,中流击水再出发。今年经济下半程已经开启,青岛只要砥砺奋进,聚力深化“项目落地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释放内需潜力,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定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