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16日讯 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开航投运。山航工程技术公司的转场工作也随之进入紧锣密鼓的冲刺阶段。作为本次转场的“重头部队”,山航工程技术公司专门成立十个工作专项小组,责任到人,根据每项工作制定跟踪落实清单,并通过召开工作组协调会、周调度会,有效缩短解决问题周期,全力以赴迎战转场大冲刺。
山航青岛机务维修区占地面积约110亩,是集综合办公楼、机库、航材库、航化库为一体的综合工作区。作为胶东机场单体面积最大的机库,山航维修机库最多可穿插停放五架B-737NG系列飞机或两架B-787系列飞机。机库钢结构横跨138米,是山东省内最大的钢结构横跨建筑。
相较于只配备电源的部分机库,山航机库内除了具有满足维修工作要求的水、电、气源、光源,还配备了暖风机和市政供暖双重取暖系统,并在维修车间内配备了温湿度控制和防尘措施。胶东机场山航航材库主体为砖石结构,面积5000平方米,配备有完善的空调消防系统以满足器材环境的要求,发动机库房内配备安装5吨的欧式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一台,用于完成重大设备的装卸工作。可以说,山航在新机场整个机务的维修面积和维修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此外,山航工程技术公司新建集办公、培训、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并打造单侧式负一楼食堂,充分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为提高员工工作、生活的舒适度,还在员工生活区新增员工浴室、休息区等;新机场培训部面积约5000平方米,相较于在流亭机场的培训部,培训面积约扩展了十倍。
山航工程技术公司转场冲刺阶段计划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将流亭机场用不到的一部分冬季物资先行搬运,如除冰液、除冰车等;第二阶段是对培训中心、非生产必需物资以及部分机库物资进行搬迁;而各类生产物资的搬运则放在最后一阶段进行,而这其中便包括8月9日至12日重点物资转场的关键阶段。仅用几天时间实现所有生产物资的转场,第三阶段的搬运工作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为此,山航工程技术公司多次开展模拟演练,提前熟悉转场工作,切实做到对胶东机场新设备设施、机坪机位、飞机拖行路线、办公场所区域熟悉到位。截至目前共组织完成胶东机场演练16次,656人次参加演练。
据了解,山航工程技术公司是驻青基地航司中最早开始机务转场工作的,从7月7日便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搬运工作,目的是在实际体验中尽早地发现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做好各类风险预判和应对,积累搬运经验,如合理规划转场路线、与搬运公司明确物品交接责任等,从而保障第三阶段生产物资的搬运更加顺畅、高效。
之所以称机务为本次转场的“重头部队”,就是因为它涉及了锅炉、剪板机、升降梯、培训用客舱段、发动机等大型设备的搬运工作。对于这些大型设备的转场,既要对超高超宽的设备进行切割,还要对超大的专业设备进行拆解包装,到达新机场后更要重新焊接复原,因此任务量十分繁重。以梯架为例,因道路运输的长宽高限制,在搬运过程中就需要对梯架进行处理,按照宽5米、高4.5米的标准进行切割,送达新机场后再进行焊接。工作人员表示:“第一天搬运梯架的时候,我们从早上六点开始工作到凌晨两点,连搬家师傅都说这活没法干,后来几次搬家,那两个师傅都怕了不敢来了。”
为了助推转场的高效运行,同时保证两机场生产的顺利实施,山航工程技术公司在胶东机场按照流亭机场同等标准的架位进行了设计,以保障生产物资在“一夜转场”中实现位移;采用“虚拟货架”模式,做到即使在运输途中也能准确定位航材的位置,保持生产过程中的无缝衔接。也就是说,在飞机运行的同时,航材工具从流亭打包上车到胶东的整个过程都是在系统的监控内,维修人员随时想要哪件航材工具直接可以去车上找、去托盘上找,做到生产物资随时随地可用。
因流亭机场航班保障到8月10日才开始削减,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航材需要到8月11日才能开始搬运。“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已经跟搬家公司积累了不少经验,11日当天的工作就是跟搬家公司把运力协调好,板车、货车、叉车、吊车齐上阵,30辆车循环发车搬运。”山航工程技术公司工作人员表示。(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马以妹 孙刚 吴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