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胶东国际机场首秀惊艳!“国际航空圈”发出《青岛倡议》

2021-10-21 05:20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当前,“空中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内容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转场后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及其所在的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首次亮相重量级国际航空合作峰会,以期在“空中丝路”征程中凝聚合力,共筑新途。

10月20日上午,第二届“空中丝路”国际航空合作峰会在青岛国际机场君廷酒店开幕。围绕“架起新时代‘空中丝路’,助力‘双循环’发展格局”这一前瞻性主题,来自中外政府主管部门、驻华使领馆、航空制造企业、航空运输企业等单位和机构的近300名代表“青岛论剑”,共同探讨航空产业国际化发展,共商合作对接机会。

峰会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绿色廉洁可持续“空中丝路”之青岛倡议》在峰会上发布,在“空中丝路”国际航空发展中发出“青岛声音”。同时,一批航空合作项目落户青岛。例如,航空工业高温碳基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将显著提升青岛航空制造业水平,助力青岛打造国内一流生态智慧航空城。

01

“空中丝路”不断走深走实

构建互利共赢的航空国际合作利益共同体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

纵观全球,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交通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使世界成为紧密相连的“地球村”。航空是现代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航空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民生福祉方面不可替代。

世界航空百年,合作共赢是根本逻辑。“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航空工业主管部门,正在会同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航空工业发展规划,推动现代航空工业建设,加快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支持开放合作,特别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互利共赢的航空国际合作利益共同体。”

在此次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致辞时指出,要促进现代航空科技应用与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各国人民,推动航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国际航空产业合作政策生态。要一道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发挥互补优势,进一步深化航空科技、工业和产业国际合作,探索合作共赢的道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罗荣怀在致辞时表示,“空中丝路”计划始终与国家倡议同频共振,坚持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需要,致力于向沿线各国提供可持续系统解决方案,并与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成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截至今年6月,航空工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涉及项目220个、金额260亿美元。例如,在民机领域,2018年航空工业向哈萨克斯坦交付1架运8飞机,这是运8飞机首次进入独联体和内陆国家市场;2020年8月,贝宁首架“新舟”600飞机验收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新舟”600飞机首次成功出口非洲大陆。

事实上,中国民航围绕“空中丝路”建设完善机场规划布局,加强航空枢纽建造,积极拓展航空运输网络,与沿线103个国家签署航空运输协定,疫情下仍与其中62个国家保持通航。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空中丝绸之路”为全球抗疫搭起了生命通道。

各地依托枢纽机场规划建设了近百个临空经济区,其中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共17个,全国147个综合保税区有26个布局在机场周边,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有36个把机场作为主要承载地,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有13个覆盖了机场区域。航空枢纽机场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节点,成为区域经济开放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标志着航空产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开辟新时代。

02

“海星”展翅激活动能

千亿级临空产业链快速崛起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守望相助、互利共赢才能赢得明天。

对于青岛的航空业而言,也必须伸开双手张开怀抱,积极融入国际航空产业链,在全球的舞台上寻求合作共赢,才能打造强大的生命力。

此次峰会上,航空工业西安航空制动科技公司与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胶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航空工业高温碳基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框架协议;航空工业文化中心、航空工业建投、上合组织示范区、胶东临空示范区共同签署四方合作协议;北京中航大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签署中航临空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框架协议。

“以航空工业高温碳基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为例,这个项目是航空工业西安航空制动科技公司主导,未来将致力于民用飞机刹车设备制造,落户青岛后将有望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聚集发展。”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招商服务部部长冷鹏受访时说,通过此次峰会牵线搭桥,他们跟不少航空龙头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项目招引过程中,冷鹏也坦言道,作为山东省首个民航最高等级4F级机场的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已成为他们招引大项目的“法宝”。自8月12日正式转场至今已两月有余,胶东国际机场运行态势日益稳健,如今日均起降飞机高达500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接近6万人次。新机场已开通203条定期航线,国内航点130个,国际航点联通50个城市,架起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空中桥梁,青岛正式进入了“新航空时代”。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海星”展翅,临空“添翼”。已开航投运的胶东国际机场,也显著激活其“经济腹地”——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活力。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与新机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紧紧抓住国家赋予的“区域性航空枢纽、高端临空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引领区、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四大发展定位,整合要素资源助力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以现代物流、航空工业、高科技制造、会展休闲等为主导产业的多元综合型空港经济,着力建设“世界一流智慧航空城”。

03

打造“空中丝路”

助力青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当今世界,现代航空技术创新发展迅猛,全球航空产业和市场格局竞争多变,后疫情时代对航空产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发展,人工智能、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绿色节能等高新技术正在加快向航空领域交叉渗透,航空科技、航空工业及航空产业发展面临着新变化、新挑战和新机遇。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航空枢纽城市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立足航空产业国内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当下的青岛,国之重任在肩,战略机遇叠加。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上合快线等国际国内班列22条,可通达16个“一带一路”及上合组织国家的44个城市,被誉为陆上丝绸之路的“钢铁驼队”。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青岛进入加快建设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名单。依托胶东国际机场区域性航空枢纽的优势,青岛市正着力推动胶东国际机场、青岛港、传化公路港与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强强联手,打造“海陆空铁”国际多式联运枢纽,为上合示范区建设提供“空中桥梁”,进一步提升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辐射力。

航空港供应链加工区项目

以青岛打造“空中丝路”的主阵地——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为例,其建设总体思路是着力推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着力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以临空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新模式,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临空经济发展先行区。为此,示范区对标国外优秀空港城,确立了“5年追赶、10年比肩、15-20年引领”的总体发展目标,未来将建成连通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成为自主创新和全球合作的国家航空产业创新区,构筑大科创、大商务、大贸易、大交通等四大平台,成为东北亚最具影响力的航空大都市,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5500万人次,人口规模达到30万。

邦达芯跨境供供应链综合服务基地建设项目

“青岛市拥有良好的产业优势、人才基础、国际化的氛围。作为上合组织示范区所在城市,青岛有独特产业优势和开放合作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支持青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积极参与到航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上合示范区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助力‘空中丝路’建设。”田玉龙说。

数印通商供应链项目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少洋表示,他们愿意与青岛开展合作,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合作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青岛被称为‘海上明珠’,航空发动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我们希望两颗明珠交相辉映,更加炫目多彩。”

千百年来,绵延万里的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如今,“空中之路”建设正群策群力,快马加鞭。站在改革开放前沿风口的青岛,集聚政策、区位及资源优势,必定能尽其所能,在空中架起美丽的彩虹,推动“空中丝路”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作者|锡复春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