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成立百亿级基金,收获一个“东北亚之首”!这个重磅论坛谋划陆海联动的“青岛路径”

2021-10-22 23:06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凭港而兴、港城联动,青岛每一次城市跃进与港口能级的提升密不可分。

10月22日,2021青岛·陆海联动高峰论坛举行,论坛以“陆海新格局共促双循环开创新未来”为主题,由山东省政府主办,青岛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港口集团承办,立足“一带一路”建设,围绕陆海联动发展,促进交流合作,助力实现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格局。

这是港口与城市的又一次互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发布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等三个指数,成立百亿级陆海联动投资基金,揭牌山东港口港产城融合发展研究院等三个机构,签署19项协议,发出《港航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倡议书》。论坛还同步举办了双循环、新格局下陆海联动新机遇,双碳目标下港航物流产业发展趋势论坛暨八省市港口(港航)协会联席会议,产业基金发展新机遇三个分论坛。

其中,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东北亚报告2021》显示,以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四国位于东北亚地区的17个沿海代表性港口为主要样本进行综合评价,山东港口青岛港竞争力位居东北亚地区港口之首。

当前,青岛正在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吸引全球航运、贸易、金融、创新等要素资源在青岛集聚。《青岛市“十四五”高水平对外开放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主要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把青岛打造成为山东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战略支点,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世界知名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竞争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青岛最大的依托就是港口。港口吸引大量资源集中,形成网络枢纽,从而带来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临港产业,城市也为港口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

01

青岛港何以能居首

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航运是基础。有了发达的航运,才能货畅其流,贸易和金融方能繁荣。

疫情以来,国际航运业出现了诸多系统性变化,集装箱供需失衡、运价大幅上涨、港口拥堵等问题频发,对全球贸易发展施加了负面影响。港口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通过陆海联动畅通了现代物流体系和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其中,山东港口旗下各大港口的表现尤其突出,航运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根据《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东北亚报告2021》,在17个东北亚主要港口中,青岛港综合得分最高,釜山港次之,天津港第三,其他港口包括东京港、大连港、名古屋港等。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港口进行“十四五”规划编制调研时,对作为发展“龙头”的青岛港提出了下功夫研究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建设。从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到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看似“两字之差”,体现的则是港口能级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差别。

角逐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青岛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釜山港。在枢纽基础设施、运营水平和智慧绿色港口发展方面,青岛港领先优势最为突出。2020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越釜山港,位居全球第六、东北亚第一。

但从网络连通能力和口岸营商环境等指标来看,青岛港与釜山港还有一定差距。釜山港作为自贸港,跨境便利化程度高,拥有与世界100多个国家、500多个港口相连的密集航线网络,无论是集装箱码头航线连通度、散货箱码头航线连通度,还是港口集疏运能力水平都处于领先。此外,釜山港重视集装箱国际中转服务,中转吞吐量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港口竞争的棋局行至当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落下,青岛港仍需乘势而上、追赶超越。

今年以来,青岛港以集装箱货种和航线拓展为突破口,海陆双向发力,持续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朝着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全速进发。前8个月,青岛港新增集装箱航线20条,增速达到历史新高,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新增航线的船公司包括达飞、万海、高丽、以星、长荣、东方海外等,充分体现各大船公司对于青岛港枢纽地位的认可。

02

港口不单单是港口

一般而言,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对应的是港口,国际航运中心指的是港口所在的城市。无论是国际航运枢纽中心还是国际航运中心,都要求跳出港口看港口,摆脱传统的物流港定位,融入航运、贸易、金融等高端要素。

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黄有方认为,高能级港航中心一定是高配置能力的港航供应链要素中心,跨国企业、总部经济、金融资本、技术研发、高素质人才等供应链要素资源集聚,国际贸易服务、航运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体系完备,船舶维修、燃料油、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结算、船舶交易、航运仲裁等国际航运补给服务体系完善。

纵观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伦敦,港口年吞吐量仅5000多万吨,远小于山东港口的体量,传统业务只贡献了港口5%的利润,另外95%来自金融、贸易、航运、服务和产城融合等。可见,只有在金融、贸易、航运、港产城融合等新业务实现突破,港口能级乃至城市能级才能进一步提升。

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列了一组数字——山东港口去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4亿吨,货物价值折合成现金超过2万亿元,如果这些货物贸易和金融服务贸易一部分放在山东、放在青岛,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将十分显著。

从组建之初,山东港口就对标世界知名港口,建立贸易、物流、金控、产城融合、邮轮文旅、航运、港湾建设等11个板块集团,探索依托港口资源深度融入产业经济和城市发展。在山东港口的规划中,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的贡献率由现在的7:3,到“十四五”期间要调整为各占50%,到2035年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对集团贡献率将成为“倒三七”,即传统业务占30%,新兴业务占70%。

以去年组建的山东港口国际贸易集团为例,已落地原油、铁矿石、焦炭、煤炭等多种大宗商品贸易业务,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了5倍。

03

成果加速落地见效

港口融入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大大加速了城市产业升级的进程,从本次陆海联动高峰论坛的落地成果可见一斑。

三支重磅指数发布。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为全球航运规则“软联通”提供重要参考标准;新华•山东港口大宗商品指数体系是山东港口以港口大宗商品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效的重要探索;RCEP成员贸易互通指数将助力地区贸易转型升级,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

百亿级产业母基金成立。陆海联动投资基金由山东港口与招商局资本共同作为基石投资人,基金总规模为100亿元,采取“母基金+子基金”的运作架构与市场化运营机制,重点投资于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领域,涵盖综合物流、智慧港航、智能制造、高端港航服务等广泛领域。

陆海联动大联盟组建。作为19项签约之一,山东港口与济南、青岛等山东7市政府签署共建大宗商品交易“1+N”布局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定价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今年6月7日,该布局的首个重要项目——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已在青岛成功落地。

山东港口港产城融合发展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将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开展跨行业、跨业态研究,探索构建“港口+产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促进港口与城市协同联动发展,构建新型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山东国际航交所设立。航交所填补了省内沿海港口城市航运高端要素配置场所的空白,通过设立“保税物流中心”,搭建“航运融资租赁服务”“航运保险运营”“外贸综合服务”“探索创新航运供应链金融”平台,着力构建集海上运输、贸易代理、通关清关、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全链条的航运贸易金融产业体系,打造中日韩海上“黄金大通道”。

山东港益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揭牌。公司由山东港口贸易集团与伊藤忠合资成立,依托山东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等优惠政策,发挥资源互补优势,面向日、韩等海外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矿石集采、存储、混配加工等定制化服务,打造“矿石超市”,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金融贸易港。

盘点落地成果,囊括了航运服务、产业基金、大宗商品交易、航运智库、航运高端要素配置、贸易等,高端航运贸易金融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这座城市,这座港口,正在为联通世界、海纳百川而不懈努力,一个冉冉升起的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未来可期。

作者|周晓峰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