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初,当张瑞敏走进青岛日用电器厂(后改名“青岛电冰箱总厂”)时,欢迎他的是“53张请调报告”,还有一股难闻味道。
“上班8点钟来,9点钟走人,10点钟时随便在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时隔多年,张瑞敏回忆道。
为了整治工厂,新官上任的张瑞敏制定了13条规章制度,第一条是“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第十条是“不准在车间里大小便”,这一条让人啼笑皆非的规定,成了中国企业管理史上的经典印记。
2021年11月1日,在青岛首个“企业家日”座谈会上,张瑞敏说:“我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我认为企业家精神强调的绝对不是企业家应该具有的精神,而且企业家应该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个人都拥有企业家精神。”
4天之后,海尔集团传出重磅消息,张瑞敏退休:主动提请不再参与新一届董事提名,董事局邀请张瑞敏担任董事局名誉主席,选举周云杰为新一届董事局主席。
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成为张瑞敏退休之前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亮相。
这位中国企业界标杆式的人物,悄然挥手作别。而两段相隔37年的“自我对话”,遥相呼应之中,将张瑞敏作为一名时代企业家的成功与独到之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坚持以“人的价值最大化”为宗旨。
正是这一点,让他成为同时代企业家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企业家与管理学大师集于一身,荣誉等身。与众多成功企业家一样,争议也时有相随。
无论怎么说,张瑞敏一手缔造了一家世界级企业是不争的事实。
回望张瑞敏37年的企业家生涯,中国改革开放中企业的起起落落,都能在他身上找到投射的影子。他留给中国乃至世界企业界的思考,还远未结束。
1
时代塑造人。上世纪80年代投身商海的企业家,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一书中,有过一段形象描述:
十多年的荒芜岁月,让一代人不再风华正茂,对现实有着近乎残酷的冷静,被岁月嘲弄,被苦难打磨,在底层社会的滚打历练和理想幻灭,让他们对生活有着近乎残酷的清醒,他们具备了“狼”一样的素质,如果命运给了一次翻身的机遇,他们会把所有一切都用上,豪情一搏。
这种对“生活近乎残酷的清醒”,在张瑞敏与海尔的成长岁月中,不止一次的上演。
1985年,张瑞敏带领20名员工去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培训,当时与他们培训班同时去的,还有武汉、杭州两个地方的兄弟单位。
当时出国一趟不容易,所以很多人出去之后,花很多时间去游玩、购物。只有海尔的人,认认真真学习,每天学到12点甚至凌晨2点,连周六日都不放过。德国的专家不禁感叹,青岛来的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不一样。
这种孜孜矻矻的苛刻在砸冰箱事件中演绎到极致。
1985年,面对76台质量不合格的冰箱,张瑞敏在员工的注视下挥锤砸烂。在当时年代,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在企业普遍存在,残次产品内部消化是常态。
他反常规的做法,不仅警醒着厂里所有员工,更代表着中国企业管理者质量意识的觉醒。所以,挥锤一刻成为海尔贡献给中国企业界的第一个传奇。
1988年12月,对自己下狠手的海尔拿下同行业全国质量评比金牌,从此奠定了海尔冰箱在中国电冰箱行业的领军地位。
海尔的起飞,要归功于张瑞敏的“先觉意识”。而他的这一举动,给当时全国的企业家上了一课。
2
2001年,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里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成功企业家身上,几乎都流淌着危机意识的血液,张瑞敏也不例外。
他曾在多个场合说过“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正是基于危机意识的推动,37年里海尔历经了六次转型。
从时间上来看,依次为:名牌战略(1984年~1991年);多元化战略(1991年~1998年);国际化战略(1998年~2005年);全球化品牌战略(2005年~2012年);网络化战略(2012年~2019年);生态品牌战略(2019年至今)。
很多人认为,这些年海尔始终不停的“折腾”。但是,回过头来看,海尔每一次“折腾”几乎都准确踩准了中国经济的步点,很多时候还成为了“启蒙者”。
最典型的当属1998年开启的国际化战略,彼时的中国犹如一个刚进入课堂的新学生,盼着融入集体得到认可。
海尔在美国等地建厂,输出品牌,恰好满足了国人的期待。一时间,海尔成为民族品牌的骄傲。
不过,海尔的国际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后来,张瑞敏承认,海尔海外项目整整亏了10年。压力最大的那一年,由于海外项目的拖累,整个集团利润率降到了1.2%,几乎到了亏损边缘。
挺过来的海尔,成功将中国品牌输入了世界。
经过六次转型,海尔从1984年营业额只有348万元、亏空高达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发展到2020年全球营业额超3000亿元、利税总额超400亿元的全球化企业。
其中,海尔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之一的海尔智家荣居世界500强。
3
改革开放之后涌现的企业家中,嗜书的张瑞敏是最早深入思考企业管理的企业家之一。他曾透露,自己平均一周肯定会读两本书以上。算下来一年会读一百多本书。
1994年,为了庆祝海尔创业10周年,张瑞敏写就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海尔是海》。
“海尔应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弃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
“要把所有的海尔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迸发出海一样的力量,这就要靠一种精神,一种我们一贯倡导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我们还应该像大海,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只要我们对社会和人类的爱‘真诚到永远’,社会也会承认我们到永远。”
从上面每一个字当中,都能感受到一个企业家的魅力与格局。“这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用清晰而富有战略气质的语言勾勒出了企业的管理哲学、公司使命与精神”。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尔都是中国企业学习的楷模。它为“青春期”的中国企业输出了很多管理方法与模式。
比如,海尔从1989年开始搞的“日清日高”,至今仍影响着众多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兼并之风在企业盛行,海尔又适时提出“吃休克鱼”理论,激活了一批企业。
1998年,海尔走进哈佛讲堂。林恩·潘恩教授实地调研后撰写的《“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进入哈佛案例库。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以一种商业思想的方式为世界所关注。
当年,张瑞敏也成为第一个登上哈佛讲堂的中国企业家。这代表着中国企业探索成果在全世界获得认可,也开启了一个新阶段。
4
37年的创业,张瑞敏赋予了海尔两项鲜明的气质,一是开放,二是创造。
背后蕴含的是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尤其是2005年提出的、伴随多年争论的“人单合一”理论。今年9月,在第五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上,张瑞敏说,人单合一就是人的价值最大化,给人以尊严。
张瑞敏在这一理论下,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胆尝试:砍掉1万多人的中间层,让每一名员工变身创业者。个人与企业,利益攸关、利润共享。
由此,海尔脱离了传统企业进化的传统路径,逐渐成长为一个巨型生态平台:
孵化了上市公司海尔生物、盈康生命;培育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还有场景品牌三翼鸟、智慧领域的海纳云等等。
其中,海尔生物是青岛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如今市值约276亿。上市仅仅两年,市值规模已在青岛股中排名前五。
海尔生物总经理刘占杰曾表示,海尔有创业的土壤,让创客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发展。“人单合一”的文化理念,让我们可以和攸关方共创,持续围绕用户需求,持续迭代。
用张瑞敏的话说,海尔进入了一个“无限游戏”。这是一盘大棋,海尔也被误解了多年。
张瑞敏特别追捧管理学大家彼得·德鲁克,曾多次说到其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的一句话:“管理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从其37年的经历来看,张瑞敏一直以这句话为戒。
而对后任者来说,如何让“无限游戏”循环下去,仍将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5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海尔,也就没有今天的张瑞敏。
张瑞敏进入青岛日用电器厂的1984年,被称为中国公司的元年。日后如雷贯耳的王石、柳传志、李经纬都是在那一年真正开启了自己的事业。
他们与改革开放一道经历风浪彩虹,有人功成名就,有人黯然落幕。
张瑞敏是他们之中最后一个退休的。转身而去,事业未竟。
他们见证并推动了中国企业的成长、突围与日渐成熟。他们的故事,依然会回荡在历史深处,向未来延伸。
(作者 青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