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1月10日讯(记者 黄晓)“双11”网络促销活动即将迎来最后冲刺,青岛市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当理性购物、警惕商家“套路”,同时提高维权意识,遇到侵权行为时应当及时向平台企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针对历年来消费者“双11”的投诉,消保委梳理出了以下常见“套路”,同时给出了应对方案:
网购要理性。“
双11”期间商家往往以“全年最低价”等优惠福利来吸引消费者下单,实际上,根据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的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可能是全年最贵。为此,市消保委提醒大家:不可迷信“双11”的所谓“价格优势”,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按需购买,不盲目攀比、不冲动消费,事先列好购物清单,将确实需要购买的商品提早放入购物车。
直播秒杀勿冲动。
不要被主播的煽动性语言和“限时秒杀”等字眼冲昏了头脑,带货主播们直播间里的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促销规则设计复杂,有消费者称“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红包一毛五”。在此,市消保委提醒大家:要留心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各种优惠措施是否有“门槛”限制、适用的产品品类和范围、能否叠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务措施等。对于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标识不清以及明显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建议慎重选择,以免事后产生纠纷。购买预售产品,还要明确预付款和尾款的支付时间及金额、商家的发货时间、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切勿因贪图便宜而进行私下交易。
预售规则要认清。
要提前了解清楚今年“双11”预售规则、时间节点的新变化,避免错过支付定金和支付尾款的时间。同时还应了解清楚商家制定的预售规则、满减范围、红包优惠券适用范围、定金退还相关规定等,避免因没搞清规则而造成损失。
低价“陷阱”要避开。
尽可能多渠道了解商品的质量,多平台进行比价,网购要货比三家,要对比同一产品不同渠道、不同时期的价格,不要被虚假折扣所迷惑,谨防商家“明降暗升”、以次充好、“同图不同货”等问题。
保留证据好维权。
注意收集和保存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页面截图、促销活动宣传页面等,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及时向商家协商处理,也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如不能协商解决,可拨打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此外,面对不胜其烦的促销短信骚扰,消费者留存证据也可进行举报。依照《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面对经营者非法推送促销信息,可保存证据后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共同遏制非法推送商业信息行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此外,为给广大“尾款人”放心购物保驾护航,市场监管总局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了《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从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规范促销行为、严格规范广告发布行为、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严格防范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强化政企沟通协作八个方面规范促销经营行为,引导各平台内经营者提高守法经营意识,切实维护“双11”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