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迈入“8万亿+”的山东,又现大手笔。
1月20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下达2022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包括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项目等449个2022年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及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坊至宿迁段项目等151个2022年省重大准备类项目。
重大项目既是投资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事关全省经济社会长远和全局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优质项目带动有效投资,高质量推动项目落地建设,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更加稳固,实现生产总值为83095.9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量近万亿。
在2021年度经济数据公布后的第二天,山东下达2022年600个省重大项目,用实打实的项目建设开局起步,提振信心,宣示决心,培植未来。
这个长长的项目名单,就是各地发力的重点和方向,是责任和机遇。
青岛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城市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21年做出“项目落地年”的工作部署,“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项目推进更有力,重大项目落地积蓄新动能;2022年1月12日召开的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巩固“项目落地年”成效,并公布了416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9282.1亿元。
此次下达的600个省重大项目名单,青岛共有43个项目入选,较2021年增加6个项目,包括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4号线工程、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等,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其中,重大实施类项目35个,项目总投资1866.6亿元,较2021年增加56.6%,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4.98亿元,较2021年增加65.4%;重大准备类项目8个。入选项目个数居全省第一。
这些项目投资大、质量高、拉动强,推进实施,对推动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在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具有重要意义。青岛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扛起责任,把握机遇,聚力攻坚,让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撑起更广阔的未来。
01
中央政策加持,各地加码提速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疫情下,投资的关键作用愈发凸显。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据专家预计,2022年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加快到5%左右。新基建项目将对拉动投资发挥巨大效应。此外,大量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重大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密集落地,也将促进基建投资增速回升。
项目早谋划,才能早落地早见效。在中央政策加持下,多地积极打响2022年项目集中发布和开工的“发令枪”。
2022年第一个工作日,江苏省政府召开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动员会,一季度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180个,年度计划投资超过5700亿元。
同日,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印发2022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共安排695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12万亿元。
近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2022年广东省安排省重点项目1570个,总投资约7.6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00亿元。
还有多地谋定快动——
1月4日,上海浦东8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176亿元;安徽73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760.6亿元;1月5日,浙江358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6386亿元。
项目多发展机会就多,项目大发展机会就大。
2021年山东省生产总值达到83095.90亿元,增量达9966.9亿元,创下历年增量新高;从增速来看,山东又一次跑赢全国。
山东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更加稳固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落地而积蓄的强劲动能。
2021年,山东聚焦聚力抓项目、稳投资,稳步推进制造业投资增量提质,全面塑强动能转换底板,持续提升转型发展后劲,谋划推出的12929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实现应开尽开,实施类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6万亿元,其中,186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721.2亿元。
在项目建设的牵引下,山东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0%,两年平均增长4.8%,分别好于全国1.1个和0.9个百分点,为经济持续稳定向好提供了强力支撑。
02
600个重大项目,事关全局和长远
城市经济活力如何,重大项目是“晴雨表”;经济社会能否实现预期目标,重大项目建设是“牵引器”。重大项目建设已经成为区域竞速、角力的重要支撑。在抓项目这门“必修课”上,各区域不仅追求质量、体量,更追求质量、效益。
山东此次下达的600个重大项目,包括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项目等449个2022年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及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坊至宿迁段项目等151个2022年省重大准备类项目,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导,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山东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省八大发展战略之一,加快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在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分别完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投资2655亿元和405.7亿元。
2022年,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领域,仍是山东的发力重点。线路全长225公里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项目,线路全长154.6公里济广高速公路济南至菏泽段改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315万平方米的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在600个省重大项目名单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量多、体量大。
山东经济2021年的强势表现,与持续加码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过去四年来,山东坚持把制造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和突破口,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在2022年省重大项目名单中,又集聚了多个新旧动能转换的支撑性项目。
项目谋划不仅看规模、看结构,山东更注重成长性、引领性和效益性,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坚定走新发展理念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2022年,山东安排了年产AR产品3000万件的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光电产业园四期、山东晶导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00万片6英寸硅基功率器件芯片建设等一批赋能山东制造蝶变的产业项目。
梳理长长的项目名单不难发现,一批投资大、质量高、拉动强,孕育山东未来的项目集聚于此,从中,我们能看到山东发力的方向和未来的潜力所在。
03
“省重大”里的青岛责任与机遇
青岛此次入选的43个省重大项目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产业园科创城建设、建设等领域,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这些项目凸显了青岛的特色与优势,投资大、引领作用强,推进实施对推动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在区域竞争中争先进位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青岛地铁4号线工程、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青岛市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工程(胶州段)、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及连接线工程、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启动区地下道路及基础设施项目……打开入选项目名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类的项目数量十分可观。
今年是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开局之年,一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已经全面展开。根据规划,青岛将加快构建北上融入京津冀、南下联通长三角、西进辐射沿黄流域、东出日韩经济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开启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新征程。而入选省重大项目的这6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无一不是完善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节点。可以预见,未来这6个大项目的实施,将为青岛城市建设打开新局面。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产业,某种意义上是未来所有产业的“底座”。近年来,青岛以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为统领,大力发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软件服务和网络服务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但与先进城市相比,青岛产业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层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在43个省重大项目名单中,就聚集了多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总投资81.7亿元的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项目和正科芯云(上海)微电子有限公司领芯科技产业园项目是青岛突破“缺芯少面”短板的关键一步。
去年10月,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宣布开工建设,眼下正在紧张施工中。该项目落地,不仅填补了青岛产业布局空白,更以龙头姿态引领,集聚产业链资源。目前,在京东方项目隔壁,青岛首个光电显示产业园——中南高科青岛光电产业园项目启动了详勘作业。此外,作为京东方项目重要配套,万达光电智造生产基地项目也已经签约落地。
位于莱西,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正科芯云(上海)微电子有限公司领芯科技产业园项目瞄准的是炙手可热的芯片产业。项目建成后,将协助中国半导体企业布局“青岛机遇”,带动青岛市半导体产业发展。
制造业是青岛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也是山东的强省之基、兴省之要、富省之举。青岛回归制造业初心,力促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融合共生,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抢占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此举正与山东的战略布局、发力重点相一致。
此次,在高端制造业领域,青岛有多个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名单,包括海尔胶州中央空调制造项目、三菱重工海尔空调机项目(三期)、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第二代“国信2号”“国信3号”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项目、新焦点汽车电子制造生产基地项目、台励福机器设备(青岛)有限公司丰田叉车制造项目。未来,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将为青岛制造业层级向高端迈进注入更强劲动力。
大项目、好项目的顺利落地通常需要大力度的资源投入和支持。青岛43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重大项目名单,意味着在建设过程中将获得省级层面的支持,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根据山东省政府下达的通知,省内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加大项目服务支撑力度,形成省重大项目推进合力。通过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推动项目依法合规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优势和机遇已经摆在眼前,要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夯实发展之基,培植城市未来。
作者|长亭 策划|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