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取消“普职分流”的话题一度走热,甚至冲上热搜,更有不少自媒体为此大声叫好,称教育改革迎来“巨变”。
而在4月27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职业教育法相关情况。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回应:我们注意到,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公布以后,有媒体和专家把“普职协调发展”解读为“取消初中后的普职分流”,这其实是一个误读,误解。关于“普职分流”,在今年2月份的“教育新春”系列发布会上,我们已经作出了明确回复(编者注:当时陈子季说: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坚持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由此看来,此次的解读“乌龙”是不少人士把“普职协调发展”解读为“取消初中后的普职分流”。
将“普职协调发展”理解为“合流”,进一步臆断引申为取消中职学校,所有初中生全部可以上普高,这一“脑补”看上去很美,实则是一种经不起推敲的乌托邦想象。
首先来说,“分流”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也道出了教育的具体做法,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人的智商、兴趣爱好、特长等千差万别,如果抹杀这种差别实施无差别化教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另外,进行职业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全方位的发展。这也是全球很多国家的培养模式。
其次,分流是迟早的事。中考不分流,高考也将分流。虽然大学已由精英教育慢慢变成了平民教育,但总有录取比例,特别是好的大学更是难考,总有很多学生要转入职业技能的学习。
试想,假如普职不分流,学生们全部上普高,真的会降低“内卷”吗?事实很可能是“卷”得更严重,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战线”会拉长,投入会更多;对于社会来说,出口相对收窄,“独木桥”的拥堵翻倍,人才成长周期加长,社会性的焦虑恐怕也会进一步加剧。
再“极限”地想象一下,假如每个人都能拿到大学本科以上文凭,或者都获得某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会是什么情景?毫无疑问,会导致文凭大幅“贬值”,无法再具备参考价值,用人单位会选择别的方式或途径来重新衡量人才的价值,“分流”也注定是存在的。
社会存在三百六十行,人的才能各有短长,让人尽其才,各尽其用,是最理想的社会状态。但社会没有完美的“分流”路口,只有相较更加科学和更易为人所接受的时机。
其实,长期以来影响普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最大原因是观念问题。
在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里,认为上大学才是孩子发展的最佳道路,是成才的必由之路,其他的道路都不是正途。另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于心切,执拗地认为我的孩子是最好的,即使眼下成绩不好也是暂时的,一定具有相当的潜力可挖,一定可以后来居上金榜题名。
由是,有专家提出,“分流”并不是“分层次”,并不是说进入中职的学生是“差生”,是没有希望前途的,中职并不比普高“层次低”,只是换一条更加适合孩子发展的道路,家长一定要有正确认识。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也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是层次不同,而是类型不同。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职业教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的师资、管理问题不尽如人意,毕业生的出路问题难达预期等。这也需要教育部门的进一步努力,加大这一“流派”的培养力度,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倾注更多的心血,让他们成为社会建设的一股“激流”。
“普职协调发展”的提出,将进一步推动中职教育健康发展。“协调发展”的目标导向,一定是带给学生更多发展的机会,有更多更佳的选择。
最现实的情况是,比如有些孩子晚熟,进入了中职院校,待到懂事时可否修正?有没有合适的上升渠道?毋庸置疑,在进入“普职协调发展”的阶段后,那些有潜能、有意愿的学生,成才的道路将更加宽广。有专家就认为,届时会出现一些中间型态的学校,比如具备更强普通教育功能的职业学校和具备更多职业教育特色的普通学校,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
其实,在青岛,中职学校的“3+4”本科、五年贯通、综合高中、普职融通等诸多路径,为学生搭建了多条上升的阶梯。职校生考上本科或研究生的案例有很多。如这两天有报道,城阳区职教中心学校的刘小菡,逆袭考入211高校硕士研究生;青岛电子学校这几天上演了“现象级逆袭”,伴随着高校硕生录取名单出炉,截至目前,2015级毕业生已有17人顺利“上岸”,集体戴上“硕士帽”。他们将在中国海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
窃以为,中职学校学生有畅通的渠道,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考取大学固然可喜,但这毕竟是少数,比这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切实提高职校教育水平,让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能和本领,向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工匠”式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也更能实现社会价值赢得更多尊严,最终提高职业学校的教育地位,让“职业”二字更加闪光,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文/闻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