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山东是经济大省,更是产粮大户。2022年,山东粮食总产1108.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产量位居全国第三。
山东还是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过万亿的省份。蔬菜肉蛋奶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2022年农产品出口额达1394亿元,连续24年全国第一。
“齐鲁粮仓”一直努力为“中国饭碗”多装“山东粮”。
如今,在“努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的指引下,山东不断探索海洋牧场绿色、协同、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向海图“粮”,闯出了一条耕海牧渔的山东路径。
截至目前,山东拥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9个,超过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2022年,海水产品产量高达724.9万吨。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专门发文推介“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经验”。
山东,不仅捧起了“蓝饭碗”,丰富了“齐鲁粮仓”的底色,还在用海上产出的优质蛋白,不断满足千家万户的需求。
01
耕海牧渔,山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山东陆地海岸线约占我国的六分之一,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我国首位。
更为重要的是,山东海洋科研机构聚集。
以青岛为例,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这为山东“藏粮于海”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国人餐桌上很多已经习以为常的海产品,都是从山东“走出去”的。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经历的“藻、虾、贝、鱼、参”5次海水养殖浪潮,均起源于山东,之后推向全国海岸线。
“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让从来不在中国海域生长的海带,成为中国重要的养殖品种。
“多宝鱼之父”雷霁霖,从欧洲引入多宝鱼,养殖成功,带动形成年产值60亿元的大产业,相关产业总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引领推动了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产业化浪潮的兴起。
……
山东见证了中国人“藏粮于海”的生动实践,具有耕海牧渔的深厚底蕴。
因此,当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工程装备为支撑,以深远海养殖为标志的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逐步兴起之后,山东责无旁贷地将目光投向深蓝,探索深远海现代化工业养殖的新方式。
2018年,在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指导下,山东省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
02
建设海洋牧场,构筑“蓝色粮仓”,是毫无疑问的“国之大者”。近些年,通过山东的探索,“蓝色粮仓”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在发展理念上,山东更加注重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加快由资源获取型向生态养护型转变。
一方面,涵养生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增殖放流。5月25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透露,截至目前,累计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055亿单位,增殖规模效益、管理模式及技术水平全国领先。
目前,首创的云放鱼、大放流等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为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资源养护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山东力量。
另一方面,建设人工鱼礁,优化海洋生物生态环境。截至2021年底,全省人工鱼礁总投放量已超过1930万空方,极大地促进了全省渔业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方式上,挺进深远海,通过科技支撑拓展养殖空间。
图源丨中国日报
2022年5月,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付运营。它载重量10万吨,养殖水体9万立方米,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从鱼苗入舱、投喂养殖、起捕到加工,几乎所有的流程都能在船上完成。
现代科技范儿的智慧渔业在这艘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为模拟野生养殖环境,形成适合鱼儿游动的旋转流场,养殖舱内的水体始终保持每秒0.2—0.4米的流动速度。
再比如,船载舱养模式下,“国信1号”可以根据鱼类养殖特性,在选定的锚地之间依据水温和环境变化自航转场,选择最适合鱼类生长的海域进行养殖。
“深蓝一号”与收鱼船 图源丨青岛早报
之前,山东还建造了“深蓝1号”养殖准备,直径60米,重约1400吨,养殖水体达5万立方米,设计研发突破了沉浮控制、鲨鱼防护等多项关键技术,同时配备摄像头、传感器等,打造了智慧化的养殖集控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通过一块大屏就能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投喂量、投喂次数等信息。
“国信1号”“深蓝1号”是山东挺进深海、打造“海洋牧场”的生动写照。据悉,在山东近远海,共“漂浮”着129座省级以上的“蓝色粮仓”。
而更多的“海洋牧场”尚在建造之中。以青岛国信为例,计划在5年内,陆续投资建造50艘大型深海养殖工船,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海水鱼40万吨、年产值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船队。
03
山东之所以能在海洋牧场上突飞猛进,与山东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密不可分。
“国信1号”由青岛北海造船建造,“深蓝1号”为青岛武船重工建造,全国首座坐底式大型深水智能网箱“长鲸1号”则由位于烟台的中集来福士“出品”。
海工装备产业,山东走在全国前列。数据显示,2022年山东省造船完工量全国第五;企业排名中,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造船完工量全国第六、新接订单量全国第三,大型散货船接单量、交付量、手持订单量稳居全球第一。
全球首个现代化、全自动智能海上养殖装备——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就是在青岛建造的,并于2017年6月运往了挪威。
按照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保持在全国前三位,产值占全国的30%左右,产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助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
深厚的科研实力与强大制造能力,共同撑起了山东“蓝色粮仓”的底座。
今年67岁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有个夙愿:在我国的海里规模化养殖三文鱼。
2011年开始,董双林和团队走上科研攻关之路,并实现了在温暖海域养殖冷水鱼类的重要突破,为养殖三文鱼铺平了道路。而当看到“深蓝1号”智能网箱一条条近10斤重的三文鱼长成收获时,董双林不禁眼角湿润。今年4月16日,“深蓝1号”再次收获一批生长超过一年半的三文鱼,董双林表示,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三文鱼的产业化路径基本成熟。
董双林的梦想背后,正是山东“科研+制造”共同塑造“海洋牧场”的完美落地。
相信,随着经略海洋的不断深入,山东“海上粮仓”的实践会结出更多硕果,“齐鲁粮仓”的蓝色成分会更足。(刘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