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头条图片 > 正文

青岛:风一直吹

2023-06-02 10:03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新生的青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旅程。

用74年的长时段看,也许可以更清晰地看见青岛,认识青岛的价值。所谓:草蛇灰线,伏埋千里。

在当今的中国纺织业中,基础纱线和布的产能产量最大的城市是滨州,在中国食品行业中,网红食品紫皮糖、沙琪玛生产“第一县”是临沂沂水。而滨州、临沂两座城市在追溯本地这两大支柱型产业源头时,会不约而同地提到同一座城市——青岛。

这是一段应该被铭记的历史,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间,经济发展遥遥领先的青岛抽调人力、物力、财力,对枣庄、聊城、临沂、菏泽、滨州、济宁、潍坊等多个兄弟城市支援建设,20多年间,数十处援建的纺织厂、针织厂、医学院、造纸厂、机械制造厂、食品厂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破土而立,它们犹如一颗颗种子,在这些城市中焕发出产业萌芽。

例如,1966年青岛国棉四厂择优挑选干部、技术骨干和设备,成立北镇(今滨州市区)分厂,成为滨州现代纺织业的发端;1970年青岛医学院(现青岛大学医学院)迁至北镇办学,1974年医学院留1/3的教职工和物资设备在北镇成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这就是现在的滨州医学院的前身;1985年,青岛食品厂援助临沂沂水,建设了青援食品厂,后者逐步带动了沂水食品产业的勃兴。

现代城市的起落浮沉,总是与其产业兴衰紧紧绑定在一起。

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尽管青岛是旧中国为数不多可以称之为“都市”的地方,但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多轮盘剥下,1949年青岛解放时,这座城市的产业家底并不厚——工业上,靠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创办的几家厂子支撑局面。这些工厂所需设备和大部分原料都依赖进口,设备简陋、产品品种单调,如几个棉纺厂;有的只能修理不能制造,如四方机厂。当时青岛的农业非常落后,1949年的粮食总产量为72.32万吨,广大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悲苦生活。1949年,青岛的工业总产值仅2.2亿元,固定资产4.3亿元,农民纯收入99.75元,城区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城区道路绝大部分是沙土路,公交车路线仅有3条。

△这是美国《生活》杂志知名摄影记者Carl Mydans拍摄的1948年寒冬中的青岛。从照片中我们能看到,1948年底,青岛还有不少穷苦人民领着“救济粮”,住着路边窝棚。

然而,仅仅在解放后的十几年间,新青岛不仅快速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工业体系,还具备了同时帮扶多个兄弟城市发展工业的能力。到74年后的今天,青岛的生产总值已达14920.7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197.34亿元,农产品出口贸易常年位居全国首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33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09元。青岛的重点产业,早已从纺织业“一枝独秀”,开拓至以智能家电、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代表的24条高附加值产业链。

鉴史而知未来。今天是青岛解放74周年纪念日,回首过去74年,青岛既抓住了国家和时代给予的发展良机,也曾几度于风险挑战、坎坷难关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风雨如晦,岁月如歌。132岁的青岛,为何越来越活力充沛?答案就在深深浅浅,但是铿锵如金的足迹里。

01

激情岁月

从青岛解放至1952年底,全市人民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并有了初步发展。纺织工业发展尤为迅速,生产能力在全国居第3位,青岛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基地。1952年6月,青岛联华缝纫机器制造厂成立,生产的“鹰轮牌”缝纫机成为全省缝纫机生产的发端。1954年,国营青岛自行车厂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大飞轮自行车制造厂。

解放初期,青岛人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各项事业建设中。国棉六厂一名女工在实现当工人的夙愿后,为了掌握接线头技术,不断向老工人请教、观察、练习,一般工人看200锭细砂,不足16岁的她能看300锭。这套“细纱工作法”,成为当时全国纺织系统的一大创举,并广泛推广。这就是后来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郝建秀工作初期的奋斗故事。

△1951年8月,郝建秀接受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颁发的奖旗。

这个时期,青岛重工业也慢慢摆脱旧中国时“瘸腿走路”的残缺状态。

1952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朱德来到四方机厂,交给了厂子一项十分光荣且艰巨的任务——制造中国人自己的机车。

上文已提及,四方机厂在过去只具备修车的能力,要实现独立制造机车,在设计、技术、材料等方面都面临许多困难。面对层出不穷的“拦路虎”,四机人日夜苦战、攻坚克难。例如在研制月牙板这一机车牵引的关键部件时,在工厂没有热处理设备、没有完备的化验室,还缺乏化学药品和相关技术知识这种“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老技术工人丁学文白天跑到化工商店去询问化学药品的含碳情况,晚上让上学的孩子给他读化学知识。在掌握有关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他买来原料反复改进试制,最终获得成功。

1952年7月26日,“八一号”机车试车成功。此时距离厂子接到国家下达任务的时间,仅仅过去了3个多月。

△1992年,“八一号”机车退役

02

搏击风浪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青岛产业经济开始深度调整。1984年,在被确立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青岛围绕增强企业活力深化改革,国营工业企业的厂长负责制、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制等系列以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为核心的改革全面展开。

一个中国企业界广为人知的事件,足以体现这一时期青岛企业改革的决心与力度,那就是“张瑞敏砸烂76台不合格冰箱”事件。

1985年,有消费者反馈,工厂生产的电冰箱存在质量问题。厂长张瑞敏逐一检查了仓库里的400余台冰箱,发现其中76台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有人建议将这76台存在质量问题的冰箱作为福利,折价售卖给内部员工,遭到张瑞敏坚决反对。“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随后,张瑞敏拿起锤头,砸向了不合格冰箱。这一锤,是海尔转型的起点,也唤醒了中国家电行业的质量意识。

 △1985年,张瑞敏锤砸冰箱

根据青岛市统计,从1984年至1988年,青岛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9.8%,最高年份(1988年)增长24.2%,许多新兴工业产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吸尘器等家电产品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

随着国家开放力度加大,青岛企业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都要在更加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中接受洗礼,完成进化。

这点,我们可以从青岛啤酒在90年代的一系列变革中,感受到青岛企业搏击风浪的勇气。

青岛啤酒从诞生之初,就从来没有缺少过荣誉。到80年代则发展到了极致。甚至到了1991年,当国家公布包括青岛啤酒和海尔冰箱在内的全国十大驰名商标时,青啤人甚至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当选而欣喜若狂,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毫无争议的。

但随着90年代洋啤大举进攻和境内同行群雄并起,青岛啤酒产量开始逐步退出稳居多年的老大位置,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也在萎缩。当意识到市场经济不允许哪家企业在同行业中长时间、欣欣然地以“老大”自居时,青啤着手祛除计划体制在经营管理中带来的积弊。1996年,彭作义出任青啤老总后推出的第一个治厂方略便是,不再让青啤当“富家子弟”,就从家门口开始,对国内市场展开“地毯式”轰炸。在“新鲜度管理”的崭新理念指导下,“当月酒”、“当周酒”纷纷出笼,青岛市场、山东市场上捷报频传。青岛人塑料袋打啤酒的习惯,从那时渐渐流行开来。

△青岛啤酒。

告别计划体制,青啤运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攻城掠地,闯出新天地。

1993年夏,青啤实现A股和H股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发行。股票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更重要的就是使青啤开始有了一种全新的、应对市场的思维,逼迫着自己去改变。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直到今天,青岛啤酒依然是中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品牌,美国知名作家盖伊·特里斯可以作证——1999年7月,当时还是记者的盖伊·特里斯在家里看到中国女足与美国女足的一场对决后,立即起身前去采访踢飞球的中国队球员刘英。“虽然我那时唯一会说的中文,只有‘青岛啤酒’”特里斯曾回忆说。

03

再造青岛

伴随着全市经济体量的快速膨胀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到90年代初期,当时92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显得愈发狭窄,每当全市要采取比较大的动作时,总会感到束手缚脚。问题延伸到民生领域,便是市民感到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1992年,青岛城市建设史上一次石破惊天的战略性决定正式实施——东部开发。

这项战略的规模之大,起点之高、投资之巨、建设速度之快,在青岛城市建设史上是空前的。

处在那个时代的很多人曾无法想象,在政府财政不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青岛要如何完成这项宏大的计划?

 △东部地区开发奠基仪式。

“我们以出让老市区中心的市四大机关办公楼用地为契机,迅速果断地与一批国内有影响、有实力的外商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又抓住‘青交会’和赴香港、新加坡招商的时机,做了大量宣传,增进了海外对青岛的了解,扩大了东部的影响,掀起了一次次土地出让高潮。由于措施得当,东部成为国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点,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吸引了200多个团组前来洽谈投资建议,地价由最初的每亩40多万元升至200多万元仍供不应求,以惊人的速度使东部可供出让的土地基本出让完毕,为东部开发建设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建设资金。”曾担任青岛市东部地区开发指挥部总指挥的闵祥超(2000年2月至2007年2月任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回忆说。

△如今的浮山湾

东部开发战略,塑造了青岛新的发展骨架,全新的经济、文化产业体系由此腾飞。有了这个基石,青岛前进步伐更加矫健。2016年、2021年,青岛先后迈入“万亿之城”“千万人口城市”两大衡定城市量级的队列中。

3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站在五四广场上环顾高楼林立的浮山湾时,仍会感叹于30年前的非凡气魄。

04

跨代赶超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直径3公里的平整地面上检测一个沙粒高度的凸起。”今年4月份,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同时揭牌,在阐释企业于青岛布局的新兴技术产业时,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研究院执行院长隋占疆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这家在精密计量领域拥有200多年丰富经验的企业,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中国,2005年在青岛布局,后续又将大中华区总部落在青岛。在青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海克斯康不断加码投资。而从去年起,他们又拥有了新身份——青岛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链主企业。

获得新身份的源头,还要从青岛的“危机感、紧迫感”说起。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和国际形势演变,青岛没有满足于已有的产业优势,通过洞察产业跃迁规律,于去年布局24条重点产业链,并为每条产业链确定了“链主”,主导建设相应的产业链。

向来把企业视作“最佳合伙人”的青岛,并不会让企业充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孤勇者”。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青岛打出以“链长制”引领的系列推进落实“组合拳”。16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全周期关注和跟进产业链条项目。同时制定链长、专班、部门、区市“四张责任清单”,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

△建设中的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 邢志峰 摄

在最需要托举的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建设首批15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每个园区聚焦1个主导产业,创新建立1个工作专班、1个发展规划、1套综合政策、1支专业招商队伍、1支产业基金,“5个1”工作机制,专业、高效地导入其所需要的一切发展要素。

截至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北京、上海等地走访重点企业,率团出访日本、韩国,举办17场经贸合作交流会;市级产业链“链长”带队赴香港、澳门、深圳、杭州等地洽谈项目40余家;各区(市)及市直产业链牵头部门赴境内外走访企业633家(次),洽谈引进了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

△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项目

在专业园区建设方面,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新型显示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等已相继揭牌。在这些园区里,总投资100亿元的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项目一期1号整机厂房提前交付;京东方项目已有21条产线投入生产,日产中小尺寸显示模组5万片;大朋VR总部、联想打印机总部等数十个新兴产业项目已签约落地。新兴产业园区,正在加速冲向“收获期”。

产业是现代城市前行的基石,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青岛从不惧风雨挑战。历史从没有缺席见证者的角色,在一次次紧紧握住产业变革的机遇中,青岛,不断超越自我,奔赴更好的自己!

作者 |王萌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