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头条图片 > 正文

惟妙惟肖!青岛八旬老人手造“栈桥”和“湛山寺”

2023-07-15 14:18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岛早报
分享到:

墙上的砖缝有整齐的纹路、房檐的雕花和题字完全复刻、所有的门窗都能正常开启……在青岛87岁老人范起文家的客厅里,摆着青岛的“栈桥”和“湛山寺”两套等比例缩小的铜制模型,这是他13年来手工制作的成果,两件作品的每个细节,都是他亲自去实地测量后回来加工的。

范起文老人用13年时间完成了这两套作品。

栈桥回澜阁细节。

7月14日,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来到范起文老人家中,他家客厅被这两套长约2米的铜模型占去了大部分面积,打开电池组开关,模型建筑内的灯被点亮,范起文拿着小棍给记者介绍起这两套作品。“这些都是我手工做的,小到一个铆钉,没有借助任何科技手段加工,里面只有装饰用发光的小灯泡是买的。”讲起自己的作品,范起文有说不完的话,这个湛山寺的模型分为前、中、后殿,还有放生池,这套作品用了他10年时间;栈桥模型用了3年时间,前段时间刚完工。

湛山寺钟楼模型。

“所有用到的材料是各种厚度的铜板和不同粗细的铜丝,其中铜丝用量少,主要用于做花草树木,剩余的墙、地面等都是铜板制作。”范起文的“加工车间”在家里阳台的一角,一张桌子及周围的墙上放着各类工具,一个小型“车床”用来弯折或固定材料,几把不同功能的钳子和10多把不同粗细的锉刀是他的主要工具。

手作的工具。

范起文现场给记者演示了一个铜灯杆的制作过程。先用铜板截出一个小条,然后弯曲成管状,量好尺寸后再用锉刀磨出灯杆顶端不同的圆珠,最后用更细的锉刀抛光……“这两套作品都是按照和实物70:1的比例缩小的,制作过程中,我去了无数次湛山寺和栈桥实地测量,把雕花都用相机拍下来,台阶的层数也都是和实物一样。”范起文说,建筑屋顶瓦片的条数也一样,瓦片的肌理完全是他手工用锤子敲出来的。

栈桥上灯杆细节。

“我没有其他的爱好,平常喜欢宅在家里,近20年来就钻研手工,有点‘上瘾’。”范起文笑着说,家人也都很支持他,老伴是他的“后勤”保障,儿子们也都争相来找他“抢”订作品收藏。

栈桥模型。

说到为什么选择做铜制模型,范起文告诉记者,他此前是工程兵,转业到青岛照相机厂做质检和电力方面的工作。退休后,有了闲暇时间开始手工创作,最早做木质模型,后来想到做铜制模型能保存时间更长,更有历史的观感,就开始“玩”铜板。“制作过程其实也和木工差不多,比如窗框,也是和木质一样讲究卯榫结构,无非就是用铜制更坚硬,多耗费时间,也就是所谓慢工出细活。”范起文说。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