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6日讯 近日,一艘装载着50余万尾牙鲆鱼苗的渔船从红岛西大洋金龙码头缓缓驶入胶州湾,青岛市城阳区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当地渔民、志愿者等一起将最后一批鱼苗放流到大海,城阳区本年度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圆满结束。
“今年分四个批次,一共放流了160余万尾。”城阳区海洋发展局海洋渔业发展科负责人苏世革介绍,今年城阳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83万元用于在胶州湾内增殖放流,资金投入较上一年度增长18%。四个批次累计放流牙鲆鱼苗120余万尾、半滑舌鳎鱼苗40余万尾。
海洋增殖放流,是指采用人工放流方式向海洋等公共水域投放鱼、虾等活体水生生物种苗的活动,这也是增加水体生物资源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城阳区已经连续十余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投入资金也在逐年增加。今年,城阳区海洋发展局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确定了4家中标单位。增殖放流现场,第三方机构对增殖放流鱼苗全部称重,通过随机抽样计算单位重量的个体数量,折算增殖放流生物总数量。
据了解,与去年相比,在鱼苗品种的选择上,今年加大了半滑舌鳎苗种的放流规模。半滑舌鳎是近海常见的暖温性大型底层鱼类,性情温驯、适应性强、食性广、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较高。
“每年我们都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这项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鱼苗种类,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会继续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助力恢复胶州湾渔业资源种群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苏世革表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通讯员 付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