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陈志伟
“向阳路上有人醉酒躺在路边,需要救助。”“京口路上邻里纠纷,请调解化解。”“书院路上有人醉酒闹事,请现场处置。”……
凌晨2点的李村派出所依然灯火通明,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派出所处置群众报警20余起。救助群众、化解纠纷、处置治安案件……民警的身影穿梭于大街小巷。
李沧商圈是青岛商业网点最集中的商圈,人流量大、纠纷多,解决矛盾的难度大。在李沧公安分局李村派出所,有个为民排忧解难的“高手”,他就是李沧公安分局李村派出所副所长李嘉顺。
01
李村商圈是目前青岛最大的商圈,日均人流量约20余万人次。李村派出所也成为最繁忙的派出所之一,日均接警量超过80起,纠纷类警情占了一大半。如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从最前端维护辖区治安环境的和谐稳定,治安民警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家人,以家人的身份和当事人沟通交流,交流久了,感情深了,心就近了,老百姓就会信任我们。”李嘉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21年3月,李村派出所辖区的一家医院发生医患纠纷,严重影响了医院秩序。李嘉顺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往医院,分别与院方及患者家属沟通,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对双方进行劝解和法律宣传。看到患者一家人生活贫困,李嘉顺主动拿出1000元钱,让一家人买点营养品补补身体。
李嘉顺的态度感动了双方,经过李嘉顺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一起看起来非常棘手的医患纠纷,在他的努力下得到妥善处理。
02
从一名排爆特警到治安民警,李嘉顺不仅能拆炸弹抓歹徒,还特别会“劝架”。
2010年,李嘉顺从排爆特警的工作岗位上转到了派出所,工作内容由原来的拆炸弹、抓歹徒变成了调纠纷、搞防范。他认为,苦口婆心化解群众矛盾纠纷,旁观者看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当事人是天大的事,一旦解不开疙瘩,最终可能酿成悲剧。
有一名市民因为薪资问题求助到了李嘉顺,他了解详情后,劝解当事人要冷静处置,并将自己随身携带的700元钱给了对方,让他先找地方住下,耐心等结果。随后,李嘉顺主动对接欠薪方,积极协调责任主管部门,经过多方协调,成功帮助当事人拿回了欠薪。
当事人拿回了欠薪,掏出1000元要报答,被李嘉顺婉言拒绝。“700元钱能救你一条命,我宁愿多救一些。”李嘉顺告诉对方。
“这类纠纷必须要趁热打铁、快速调解,拖得时间久了,可能导致双方矛盾升级,重则引发刑事案件。”谈到曾处理过的这起纠纷,李嘉顺说。
李嘉顺有个习惯,写日记。他把每天分析接处警记录和案件记进去,并把各类案件和矛盾纠纷分类,对应总结处置每一类案件和矛盾纠纷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比如,有的纠纷调处就要趁热打铁,充分利用周围群众帮忙劝说,现场进行调解,我把这叫做‘热调法’。而有些情况,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一时难以调解,就先让双方冷静一阵再调解,采取‘冷调法’。”李嘉顺说,再比如,现场纠纷比较简单,站着把道理和法理一摆,现场就能迅速调解,称之为“站调法”,而遇到现场复杂,情况不明朗的纠纷,就比较适合采取“坐调法”,需要与当事人分别坐下来进行询问、做笔录,然后进行案情分析、调解。
“在工作中我总结了不少调处矛盾的方式方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说到底就是要用真心为群众解决问题。”李嘉顺告诉记者,群众利益无小事,要着眼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小事情,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他善于捕捉案件当事人双方的心理和案件‘关键点’,围绕‘关键点’找出案件的‘平衡点’。”李嘉顺的同事们告诉记者,他经常站在双方的立场上考虑,让双方都感觉到公平公正。李嘉顺态度谦逊温和,话语有理有据,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技巧智慧地化解矛盾。
03
李村派出所处于李沧区经济文化中心,辖区人口众多,人流量密集,公共交通四通八达,治安状况极为复杂。如何更加快速、便捷、有效地解决矛盾纠纷,是对传统警务组织形式和警务工作模式的全方位挑战。
为适应新时代警务工作的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李嘉顺结合创新警务工作模式,创新提出“1+3+N”的纠纷调处模式,通过吸收“多元化力量”,多措并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了形成合力,工作室先后与李村法庭、李村司法所、李村街道、居委会、律师事务所、市场监管局、城管执法局等多部门联合,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大调解+快调解”工作格局,将“民调入所”“庭所对接”“律师进所”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引入调解室,共同化解矛盾,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实现调解资源共享、化解效能最优的调解模式。
市民张先生、孙先生两位老人因琐事发生争执,并引发肢体冲突,双方向李村派出所报警。为提升纠纷化解效果,嘉顺警务调解工作室与李村法庭取得联系,法庭干警与民警协调联动,推动纠纷就地解决。
调处过程中,法庭干警详细讲解了侵权责任相关法律规定、明确了双方应负的法律责任,李嘉顺对双方反复劝导、耐心释明情理。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互相赔礼道歉。
随后,李村派出所出具了《治安调解协议书》。考虑到协议的履行效果,为避免再起争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法庭干警当场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至此,纠纷圆满化解。
近两年来,“嘉顺警务调解工作室”共调处纠纷3000余起,化解率达到99%。
从警21年来,李嘉顺始终以拼命三郎的精神,主动担当,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就地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