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头条图片 > 正文

市长发布最新攻坚成果:2157个项目“更新”青岛

2023-11-29 14:43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当下,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为主、内涵提升的新阶段。城市更新是实现发展转型、功能拓展、民生改善、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抓手。青岛正在以自己的实践,探索建立更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

发布会现场

11月29日,青岛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介绍总体情况。青岛市副市长解宏劲、青岛市委副秘书长姜德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新闻发言人刘升勤主持新闻发布会。

去年以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发展放在新发展格局中、放在山东发展全局中、放在城市新的历史方位中来审视和谋划,认真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启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

聚焦十个重点攻坚领域,两年间,青岛实施了2157个项目、目前已完工1314个。其中既有胶州湾第二隧道、重庆路快速路等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还有低效片区开发、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等产业工程、发展工程。

道路交通更顺畅、市政配套更完善、产业导入更高效……通过城市更新,在为青岛打开高质量发展全新空间的同时,更给城市面貌带来可喜变化,让“宜居宜业宜游”的成色更足!

01

立体交通,让城市节奏“快起来”

城市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青岛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摆在城市更新建设的首要位置,两年来共谋划实施了总投资4210亿元的135个基础设施项目。

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

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开挖至最深点距海平面115米处、全长17.7公里重庆路快速路全面启动沥青摊铺、停滞十多年的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顺利建成通车……近两年,以更大攻坚力度和决心,青岛推进20多条骨干道路建设,近60条未贯通道路实现贯通。

城市道路的不断“上新”,让青岛人得以持续优化自己的“通勤路线”。这一变化在官方报告中也得以印证——此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发布的《36个大城市交通运行态势对比分析报告(2023年第二季度)》中显示,青岛道路交通运行健康指数在今年第一季度排名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基础上,第二季度继续保持同类城市首位,获评II类城市A级。

青岛地铁建设也保持着“满格”干劲:地铁运营里程达到318公里、居全国第十位,随着去年年底三期规划的7条线路全部开工、在建线路达到10条,“轨道上的青岛”建设跑出加速度。

如果说,快速路和地铁建设让市内交通更加畅达,那么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则为青岛打开了外向辐射通道,让城市对外通达性更强。济青高速中线建成通车、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完成拓宽改造……这些项目的陆续落地,使得青岛的对外交通辐射体系能级明显提升,也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02

破旧立新,让低效片区“活起来”

在青岛的谋篇布局中,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是城市发展中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举的“关键棋”——它既关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也关乎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是城市发展中多条“主线”的交汇之地。

作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青岛的低效用地开发建设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创新性地以“低效片区”为着力点,在全域科学划分低效片区,将宗地式、碎片化的低效用地以“片区”模式统筹实施开发建设,并先行启动了低效用地相对集中的老四方工业区、青岛北客站及周边区域等十大重点低效片区开发建设。

经过再开发再利用,目前已有近5万亩低效用地实现腾空、正在加速产业“腾笼换鸟”。比如崂山区株洲路片区结合老旧厂区改造,建设了占地2000多亩的虚拟现实产业园,引进歌尔股份、小鸟看看等龙头企业,力图打造全球最大的虚拟现实研发制造基地。

浮岛公园

老城区的流量回归,也成为青岛激活存量空间的有力举措。近两年,对2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核心区进行整体性保护更新和利用,保护修缮老建筑35万平方米,整治提升了中山路、太平路等一批重点道路。同时,银鱼巷、劈柴院等15个老街区通过改造提升,引入了新业态,成为城市旅游“新地标”,今年历史城区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

03

民心工程,办到百姓“心坎儿里”

城市更新不仅要有速度,更应有温度。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持续加码,旧城旧村改造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青岛不断将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向纵深推进——

两年来,青岛坚持老旧小区和街区一体改造,进一步提高改造标准,完成了近800个老旧小区改造。周边街区的绿化美化、空中线缆入地等工作同步推进,实现了“改造一个小区、带动一个街区”的良好效果。

即墨闫家岭片区安置区建设完成

坚持最大程度惠民利民,两年来,49个城中村顺利启动改造,主城区规模最大的城中村——张村河片区12个社区仅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三年搬迁任务;市北区最后一个城中村——盐滩社区完成搬迁改造,昔日环境脏乱的城中村正加速成为高品质的新社区。

随着旧城旧村工作的深入推进,除了基础的改造更新外,青岛还更注重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比如青岛城中村改造中,在实施村改的同时,还优先建设路网、管网、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和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居民就近就享有优质公共服务。

不同于以往奔海而去,今年不少来青游客的第一站选择到浮山环山徒步,这一变化得益于青岛公园城市建设。近两年,青岛完成市区60个山头公园的改造提升;浮山、太平山两个市区最大的山体公园全面开放;李村河、张村河等滨河绿道正加快建设;中山公园、植物园、汇泉广场绿地等完成“拆墙透绿”“拆栏让绿”,一批群众身边的口袋公园建成开放,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正成为现实。

04

精细管理,细节之处“暖人心”

一座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在依靠城市更新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的同时,青岛逐渐把“精细化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看待。

延安一路景观桥是太平山绿道的亮点之一

聚焦重点区域“脏乱差”问题开展集中攻坚,主城区90余处农贸市场全部完成规范化创建,40余座桥梁桥下空间实现美化提升,9处海水浴场完成新一轮提挡升级,城区内300多公里高压线实现入地改造。重拳出击、有违必拆,两年来累计拆除各类违建1700多万平米。

开展交通拥堵治理,聚焦交通拥堵“大城市病”综合施策,科学论证、系统梳理出主城区200余处拥堵点位逐一攻坚破解,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以老城区、旅游景区为重点积极增加停车设施,新增泊位2.3万个;大力推进停车数字化建设,“青岛停车”平台接入泊位70万个并实现信息实时在线。

纵观青岛的城市更新脉络,不仅仅是一次肉眼可见的城市界面的美化,更是一场关乎城市功能完善、发展空间拓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活品质提升的全维度更新。

路畅了、景美了、业旺了,城市更新正为青岛的高质量发展积蓄起强劲新动力!

作者 |冰洁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