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女大学生借25万到手7.3万 被逼吞下60多颗药轻生

2018-09-06 09:13 作者:张申 来源:封面新闻
分享到:

这段借款的经历,对宁波大学生小王和小陈来说如同一场噩梦,不但到手的借款大打折扣,对方提出的种种要求更是把她们逼上了绝路。在轻生获救后,经历了生死的小王,终于走向了派出所……

开学了,对宁波大学生小王和小陈(化名)来说,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安心踏入校园了。

三四个月前,她们经历了一场噩梦。因为陷入“套路贷”,两个人的生活完全被打乱。躲在宿舍的小王,被迫走向绝路,吞下60来颗药自杀。

近日,宁波江北警方摧毁这个校园“套路贷”团伙,10名犯罪嫌疑人被抓,其中有9人是宁波本地人,最大的32岁,最小的24岁。

第一次借钱就被要求陪睡

小王和小陈(化名)是一对闺蜜,宁波本地人,某高校大二学生。

两个人家境一般,但日常花费不比身边的同学少。父母给的生活费不够,她们分期付款,通过网络平台“零用贷”借钱消费。慢慢地,随着消费升级,两个人还贷的窟窿越来越大,每个星期,她们都为还贷发愁。

今年3月底,小王通过微信朋友圈认识郑某,说可以找人借钱给她。

小王马上答应了。

郑某带着借款人小黑到她家里“考察”后,同意借款1万元。

实际上,小王到手的只有5000元。其中,小黑以提前支付一个月的利息和上门考察费等理由扣下了2500元;中间人郑某从中抽走了1500元中介费和1000元好处费。

令小王想不到的是,当天晚上,小黑打来电话,竟然要她去陪个朋友吃饭、喝酒,甚至提出要求陪睡!

这个晚上,小王吓坏了,通过朋友凑了5000元,第二天就把小黑的一万元还上了,损失了5000元钱。

没过两天,还债压力摧毁了小王的理智,她又找到中间人郑某以及担保人王某,联系到了小黑,要求借款2万元。他们提出需要利息、担保费、好处费、中介费、押金等,小王都快被搞晕了,连连点头,最终,她拿到手的,只有5500元……

套路贷的套路,就是让人陷入“漩涡”无法自拔。

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先后6次通过郑某等人总计借款12万元,实际到手仅4.2万元。其间,她的闺蜜小陈也多次通过郑某等人总计借款13万元,实际到手的仅3.1万元。

“到后来,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他们说借多少就多少,只要能借到还债就行。”小王说。

两人总共借了25万元,实际到她们手里的,总金额才7.3万元。

看到小王和小陈涉世未深,郑某等人还盯上了她们借到的钱,“如果你们不急着用钱,帮你们把钱放到赌场里放贷,一万元一天赚300元,一星期结一次账。”

她们转出去的钱多达3万元,不仅没收到利息,连本钱都没拿回来。

一口气吞下了60来颗药轻生

随着还款日期的到来,这伙人开始向她们催债。

这个学期,小王和小陈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他们到我们家里,还到学校去,辱骂、恐吓我们,在我们家泼油漆,用牙签堵上门锁。”

她们接到他们打来的各种威胁电话,比如,要到她们家门口送花圈,打断她们的腿,绑架她们去卖淫。

对方在小陈家门口的行为被家人发现了,迫不得已,她向父母和盘托出自己卷入“套路贷”的事情。父母东挪西借,先后帮她还了7.4万元的借款。

小王一直瞒着父母,躲在学校宿舍里不敢回家。

5月9日,借款人陈某来到小王的学校,找到她,威胁她上了车。车上,看着她实在没钱,转走了她微信里仅有的300元钱,并拿走了手机。

晚上,她还接到了中间人郑某的电话,让她转点钱过去,不然,自己就在她家附近,不给钱去找她爸妈。

小王本来就有癫痫,一直吃药控制。这一个多月来,不敢出门,不敢面对父母,一直处于紧张害怕状态的她,终于精神崩溃了,有了轻生的念头。

瓶子里,60多颗治疗癫痫的药,她一口气吞了下去。

幸运的是,室友回来得早,看到倒在地上的她,慌忙把她送到医院,经过洗胃后,她脱离了生命危险。

当晚,经历过死亡的小王,想清楚了自己的处境,跟小陈一起鼓起勇气走向派出所。

通过微信朋友圈寻找作案目标

宁波江北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抽调网警、刑侦、属地派出所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展开侦查,很快查明这个校园“套路贷”团伙的人员结构以及各个成员的身份信息。

8月8日,最后一名嫌疑人王某抓获归案。至此,江北警方成功打掉这起影响恶劣的校园“套路贷”团伙。

办案民警姚天宁说,这些犯罪嫌疑人没有固定工作,平时结伙以放贷为生,中间人靠介绍借款人收取介绍费、好处费等,借款人收取10%-15%的利息。

“他们主要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寻找作案目标,特别是无力还贷的在校大学生和刚毕业想创业的大学生,然后通过当面辱骂、威胁恐吓、言语侮辱方式进行暴力催债。”

姚天宁说,校园贷广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洗脑。套路贷广告常隐藏在各个角落,广告文案简单粗暴——小额贷款,安全、快捷、方便、随借随贷;只需身份证,就可以借款;只需两小时,立刻到账……

大学生阅历浅,没有收入来源,又有一部分人有攀比心、虚荣心,校园贷正是抓住了他们的这个心理,通过“无抵押”“放钱快”等方式引诱年轻人借款,再一步步将借贷大学生骗入“套路贷”,无法自拔。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