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1岁娃一天拉了16次,原是“中”了这种“毒”

2019-11-01 09:13 来源:环球网
分享到:

1岁的小苗苗,感冒还没好,拉肚子又接上,一天拉了16次,折磨了苗苗,也折腾了家长,到医院一查,原是感染了轮状病毒。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副主任黄莉副主任医师提醒,秋季幼儿腹泻增多,轮状病毒高发。如果2岁以下的宝宝频繁腹泻与呕吐,警惕中招轮状病毒。

本以为娃受凉,竟是感染轮状病毒

记者在中大医院儿科门诊发现,像小苗苗这样频繁拉肚子的小宝宝有很多。该院儿科黄莉副主任医师介绍,秋季幼儿腹泻明显增多,大多是感染轮状病毒引起的,多是6个月到2岁的宝宝,发病时间多在9到12月份。

据一些幼儿的家长描述,孩子感冒后,开始不停地拉肚子,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受凉了,有的刚喂完食后就又吐又拉,让家长都十分揪心,都急忙送到儿科门诊来。

黄莉副主任医师介绍,轮状病毒起病急,初期伴有感冒,一些患儿还会出现低热症状。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并呈蛋花样,少数还会带有粘液或脓血。小患儿大多没有什么精神,还伴有呕吐现象。

这种“毒”会自解,但要防范中招

专家介绍,虽然宝宝“中”了轮状病毒的“毒”拉肚子,但是不必过度担心,这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5-7天症状就会消失。应防范感染,注重卫生。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减少感染机会。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宝宝腹泻可以先外贴脐贴,宝宝患病后如果病情较轻,每天腹泻在四五次以内,精神状态良好,家长可在家中为宝宝做好饮食喂养和口服补液。如果频繁拉稀,就要立即到大医院专科就诊。除外,可以通过给宝宝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防止轮状病毒感染,一定程度上也起到预防幼儿秋季腹泻的作用。

宝宝拉肚子真揪心,这些误区家长踩中了吗?

误区一:拉肚子不会传染,不需要消毒处理。

真相:病从口入,彻底消毒。

解释:专家介绍,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甚至病毒还会弥漫在空气中。因照顾宝宝的人双手不干净,污染奶瓶、玩具、奶制品等,可能会造成感染。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卫生,喂宝宝前认真洗手,宝宝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生病的宝宝的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易污染环境,因此要进行彻底消毒。另外宝宝玩耍后,饭前便后也要注意用手卫生。

误区二:轮状病毒自己可以好,不需要治疗。

真相:时刻观察,出现脱水及时就医

解释:2岁以下的宝宝频繁腹泻,并且出现脱水的表现,如眼窝凹陷,皮肤没有弹性,“欲哭无泪”,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家长要引起注意。还有些孩子有腹痛,但是不会表达,还会出现阵发性的哭闹。要尽快就医,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引起肠炎、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等问题,甚至会引发脑炎。

误区三:宝宝腹泻要用止泻药,药劲越强效果越好。

真相:滥用止泻药会伤到宝宝,最好用微生态调节剂。

解释:宝宝拉肚子,首先想到的就是用止泻药,但是真的适用于轮状病毒引发的腹泻吗?专家介绍,因为发病初期,腹泻能将体内的致病菌和病毒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不适合使用止泻剂。专家建议,可以使用以双歧杆菌为主的微生态调节剂,促进正常菌群恢复而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如腹泻频繁,持续时间长且出现脱水症状者,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前提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酌情使用温和的止泻剂。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 祖名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