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称,中国在国际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与中国打交道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一大挑战。德国政府意识到,只有了解中国文化、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全面认识,才能在交流、合作和博弈中取得成果。但德国人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5月9日报道,德国人的“中国技能”还有待积累和提高,德国需要深入了解当代中国的学术人才,也需要更多会中文的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这是德国教育科研部、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和外交部5月7日在柏林联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
▲5月5日,在德国特里尔,马克思雕像作者、中国雕塑家吴为山在雕像揭幕仪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 摄)
报道称,报告是由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几位学者撰写的。他们以德国教育机构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有关中国的知识在德国中学、大学、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中所占的地位,同50多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团体代表进行访谈,汇总了各界对“中国技能”的需求和期待。
德国教育和科研部国务秘书舒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需要更多了解中国、能与中国伙伴沟通的人,能告诉德国人中国的利益和兴趣所在,或反过来告诉中国人德国想要什么,以及如何表述。简言之,我们需要能够专业地与中国打交道的人。”
报告认为,最核心的“中国技能”除了对中文的掌握,还包括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技巧。而获取这些技能的最佳途径是在中国学习、工作一段时间。
▲资料图片:1月15日,世界旗袍联合会德国总会在杜塞尔多夫附近、莱茵河畔的诺伊斯举办启动典礼。(德国之声网站)
报道指出,有关中国的知识在德国学校里还是个“边缘题目”。就连地理、历史、经济等教材中,都很少提到中国。这与中国在全球化世界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德国的重要意义都不相称。
尽管开设中文课的德国中学和职业学校总体在增加,但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数年来徘徊在每学年5000人左右。作为对比,法国的数字为每学年3.8万人,是德国的7倍还多。同时,在德国大学以中文或中国研究为主攻专业的学生人数甚至有所下降,2016/2017学年的入学新生为484人。
报告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是程序上的,例如申请中国签证手续烦琐;有的是认知上的,比如媒体的负面报道造成年轻人对中国的印象不佳。另外,中文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外语。
▲资料图片:伦敦第一所用中英文双语教学的私立小学——肯辛顿伟德学校已成立 (图为学校官网)
报告作者向德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高“中国技能”的建议,包括在中学推广中文作为第二外语,而且越早越好,为中学教师提供进修课程,加强中文师资培养;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进高校学历的相互承认;创立交流平台,更好地聚合、协调现有的“中国技能”资源,让有兴趣有需求的企业、机关和个人全面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
舒特表示,教育部门努力的方向是,“创造对年轻人有吸引力的框架条件,鼓励他们到中国去学习。比如一个建议是建立双学位的制度,让大学生在德国和中国所获得的学历能得到对方高校的认可。”
负责德国中小学教育的文化部长联席会议的国际关系专员克里尔·德卡佩罗表示,各州主管教育部门将对有关建议进行审核,包括在地理、历史教材中增加有关中国的内容。“理论上当然一门外语越早学越好”,她说,中文课虽然目前只能作为第二或第三外语,但对学生来说这将对职业前途有帮助。
▲资料图片:2016年5月,中国驻德国使馆公使衔参赞董琦(右一)为获得“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大区决赛一等奖的参赛选手颁奖。
克里尔·德卡佩罗也承认,在学校教育方面,一些建议虽然很有意义,但涉及到资金问题,以及德国教育政策各州各自为政的现实,短期内恐难以付诸实施。她更看好一些引导个人兴趣的单个项目,认为这能激发年轻人对这个国度及其文化的兴趣。
看来,要提高“中国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文化、教育、学术交流、对外政策方面作长期的投入,需要有协调和规划。德国能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或者说,政府能不能推动更多年轻人认识中国、深耕中国,人们拭目以待。